A-A+

通钢工人的“盛世生活”

2025-02-15 学习 评论 阅读

通钢工人的“盛世生活”

郭春孚

我是通钢的一名工人,今年48岁了。我的父亲是通钢的一名老工人,已经退休十来年了。他是1958年通化钢铁厂兴建时招收的第一批工人,那年他刚满20岁,刚迈出中学校门就跨进了工厂的大门。

父亲说,他们那代人是幸运的。虽然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但正好赶上了建设新中国的好时候。工业大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可全国生产的钢铁不够用。国家决定在通化建设大型钢铁厂,消息传来,人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刚建厂时真是一穷二白,只有一张图纸、几样机械,像刚成立的新家庭,什么都缺,许多活全靠人来干,比如平整厂区、开挖地基、搬砖运石头等等,都是重体力活。尽管条件很差,但工友们满怀信心,热情高涨,干劲冲天,在大会战中生怕落后。大家干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双手磨起了老茧,双颊晒得黑里透红,但没有一个叫苦的,总是乐哈哈的。

毛主席说,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主席的话说得太对了。通钢人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用双手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高炉点火出钢……最难忘的是出第一炉钢,工友们都聚到高炉附近观看。热风炉向高炉送风的轰鸣震耳欲聋,炉前工人在出钢的一刹那,用铁钎捅开出钢口,钢水带着无数火花奔涌而出,从钢水槽跌落到钢水包内溅起巨大的火花,将整个车间被映照得通红,炉前工友的形像在火光中像雕刻的巨人一样。厂里举行了庆祝活动,工友们那个高兴的样子就别提了,像过春节似的。

值得一提的是,夜间钢水出炉的时候,人们可以在生活区看到远处厂区的天空一片火红。我们钢铁工人就是在这样火热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然而,这样火热的环境不仅有诗人的浪漫,也有无情的考验。以我的亲身感受,炉前工面临着高温、高瓦斯、高粉尘、高噪音,一般人很难承受。哪怕是最热的三伏天,炉前工都必须用厚厚的帆布工作服、带围布的帽子、大块的毛巾、帆布手套、厚底皮鞋等把自己包裹起来,否则高炉烤灸得人没法工作;哪怕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都可以看到炉前工友的帆布工作服上渗出的一块块汗碱斑。如果是湿法冲渣,炉渣从炉内喷出,与冲渣水接触腾起巨大的热雾,工友们被笼罩在雾气中,能见度几乎等于零,站在对面都看不清楚。有时高炉出故障,还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工友们从未叫过苦,喊过累,怕过死。经常有报社记者来采访,都要在出钢时拍照。工友们以做一名炉前工为荣。

我的爷爷是山东人,是闯关东来的东北,流浪了几个月,后来在通化找到了一个打铁的学徒工才安定下来。我的奶奶是本地人,家里穷得买不起菜刀,爷爷送了一把,没想到感动得奶奶家的人把他当成了亲人,就把奶奶许配给了他。据说,父亲之所以能够幸运地成为通化钢铁厂第一批工人,就因为爷爷是铁匠,打过铁。这是当时的劳资科长对他讲的。

火红炉旺半世纪,钢涌铁流五十载。伴随着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通钢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几代通钢人在长白山西麓、浑江岸畔建成了吉林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力地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通钢迎来50华诞。6月4日,通钢集团在通化钢铁厂举行庆祝建厂50周年座谈会。来自集团公司各界代表30余人齐聚一堂,畅谈通钢50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与会人员的言谈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通钢建设初期的艰难和辛苦,深刻感受到了通钢快速发展带给大家的激动和喜悦。工友们纷纷表示要做好本职工作,为通钢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08年6月20日,通钢集团隆重举行建厂50周年庆典。50年前的今天,作为吉林省钢铁工业的建设者,老一辈通钢人满怀创业的热情,秉承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志愿,汇集通化山城,用智慧和汗水在荒芜的土地上,揭开了通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序幕。吉林省委书记王珉发来贺信,省长韩长赋、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副省长王祖继等领导、嘉宾及通钢员工代表近3000人出席大会。场面壮观而热烈。
王珉在贺信中说,50年来,通钢集团已累计实现利税127亿元,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通钢集团着力打造吉林钢铁基地和矿山基地,早日实现千万吨级钢发展目标,把通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为全面振兴吉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祖继指出,50年来,通钢人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通钢、发展通钢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使通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企业规模、技术和产品结构实现了三次跨越,到目前已形成年产7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步入了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行列。

回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通钢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钢铁般意志,在山脚下创业,在困境中前行,在磨砺中发展,在竞争中腾飞。无论是在千军万马建通钢的会战现场,还是在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在向年产百万吨钢冲刺的艰辛征途上,还是在向年产千万吨钢攀登的实践中,通钢人都表现出了勤奋敬业的宝贵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通钢5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弘扬通钢精神的历史, 是一部坚定发展信心的历史,是一部体现顽强意志的历史,是一部展现务实作风的历史,是一部坚持不断创新的历史,是一部承载社会责任的历史。

截至2008年,通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79亿元、利税127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44位、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8名、在中国企业纳税200佳中排名第195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国有企业创“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2008年前8个月,通钢驶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实现工业总产值253.6亿元、工业增加值42亿元、销售收入238.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4.2%、52.6%和106.8%。正当通钢人加足马力冲刺时,金融风暴呼啸而来,仿佛一夜之间,产品没了市场,价格走向扭曲。9月,通钢亏损1.9 亿元,到11月中旬,建材价格跌至冰点,平均跌幅在每吨2600多元。通钢生产受到重挫。

但是通钢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2009新年伊始全面恢复生产,无疑为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缕春风。当时,吉林省委书记王珉对此极为重视,来厂考察指导工作,在炉前与工人谈心。通钢能在4个月内走上正轨,是全体通钢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对私企入股通钢一直想不通,有抵触情绪,一个好端端的国有企业,怎么能交给私企老板管理呢?大部分通钢人都有这种看法。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2005年10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运作下,全国最大的钢铁投资公司建龙集团与吉林省仅有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通钢集团联姻。建龙集团是一家私有企业,以资本注入形式入主通钢,占有通钢近40%的股份。虽然占有股份不是最多,但通钢集团与通化钢铁的总经理、财务主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换成了建龙人,美其名日“引入民营机制”。于是,一场让所有人都看得眼晕的运作开始了。从那时起,通钢管理体制完全走样,国不国、民不民,高层拿着高薪、嘴里却口口声声喊着代表党和国家;工人则被裁退、减薪。

与此同时,作为以抵押通钢老区贷款而新建的吉林新区却正常生产,工人的收入没有任何损失,有时吉钢工人的收入还高于通钢工人。同企不同酬,只因出资者或是重组之前的所有者不同,通钢工人的意见很大。其间,通钢工人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而这一切都石沉大海,就连全国知名的百度、新浪、天涯等网站论坛对反映通钢的贴子也是一封了之。2008年,通钢炼轧厂出现了一起因为管理矛盾而引发的命案,死者是炼轧厂的主管厂长。在短短的3年间,通钢的干群关系急转直下,各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因金融危机爆发,国际钢材市场低迷,2008年通钢严重亏损。经协商,建龙集团对吉林钢铁占有所有权,并控股通钢原有的矿山。今年3月,通钢与建龙集团正式股权分立。公告下达的当天,通钢居民区的鞭炮声响彻了整个夜空。工友们纷纷用这种古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

随着4万亿政策投资的拉动,钢铁行业逐渐走出了亏损的阴霾。今年6月,通钢扭亏为盈,实现盈利6000余万元。全体通钢人欢欣鼓舞。我的父亲听说工厂走出困境,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不再唉声叹气。

7月22日,从长春通钢集团总部传来消息,建龙集团将持有通钢65%的股份。这是建龙集团第二次入股通钢。也就是说,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将被建龙集团吃掉,成为私人资本的一部分。全体工人沸腾了,空气中弥散着惊谔、不解、沮丧、咒骂和愤怒。现在距离建龙集团与通钢第一次重组后的股权分立仅有3个月。“但是谁会想到建龙出尔反尔,7月份又要收购整个通钢集团,而且这次是控股。”一位工友气愤地说,“如果被建龙集团收购,有可能会大范围裁员。”

就在全通钢人都憋着劲要再打个漂亮仗时候,建龙集团要再次入股通钢,而且是对通钢绝对控股。面对国有企业如此被私企吞并,面对通钢人如此被建龙人玩弄,通钢人群情激奋、怒不可竭。吉林省国资委关于通钢重组的决定下发后,通钢有几位总经理当即集体辞职,而通钢的工人运动也全面展开。7月23日,通钢部分职工找集团领导及建龙管理层抗议未果。7月24日上午,数千名通钢职工和退休工人向厂区聚集,高举着“建龙滚出通钢”等标语,喊着口号,要求建龙撤出通钢。当日,通化警方阻拦抗议队伍,遭到工人投掷矿泉水瓶袭击。职工们在铁轨上聚集,阻止高炉向外运铁水,堵塞原料运输线,随后通化钢铁7个高炉停工。当日下午,各主体、辅助单位陆续停产。

同时,人群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钢总经理陈国军的身上,对他进行围殴,并作为人质挟持。吉林省政府调动警力,强行将陈国军救出。当晚23时,陈国军因抢救无效死亡。

陈国军死后,这些贪生怕死的厚黑分子被吓坏了,7月24日晚,吉林省政府匆忙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当然,他们很会给自己找台阶下,说这是“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如果我是吉林省省长或国资委主任,我就会宣布:“将通钢白送建龙集团,以弥补伟大的改革家陈国军死亡给吉林造成的巨大损失。”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而且事态规模之大,出乎所有人的想像。直至7月25凌晨,我依然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我见过陈国军,在大会上讲话手脚都发抖。就是这么一个人竟口出狂言:“我要在3年之内让通钢姓陈!”并放出狠话:“等我上台,所有通钢原来的人一个不留,全滚蛋!”在他任通钢总经理期间,年薪高达300万元,而工人的月薪平均仅为300元。据我所知,通钢没有人认为他是个合格的总经理,但上面的人对他满意,因为他听话。应该说,他的结局是个悲剧。他的死是吉林钢铁企业改制失败结出的恶果,是吉林省高层领导的工作严重失误酿成的毒酒,是建龙人巧取豪夺制造的惨局。

陈国军因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罪有应得。

我的工友们都是血性的汉子,面对几代人用耗费50余年的血汗建立起来的基业,无法释怀,不愿意让私人吞并,特别是企业正在走出困境、向好发展的时刻,在得不到上级理解与支持的情况下,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建龙集团的领导,是一群资本运作的高手,有着复杂的背景,但他们作梦也不会想到,这次竟栽了这么大的跟斗。通钢领导层,除几名实干派之外,是一群泛泛之辈,而且官本位思想、利己主义思想严重,心无大志,胸无大局,有的只是散发着铜臭的私利。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的鞭炮声仍响个不停,通钢人发泄着压抑久已的苦闷和愤怒,庆祝着自己的胜利。我的父亲也不惜花钱,买来几挂一千响的鞭炮,在厂区燃放。他说:“不吃饭也要放鞭炮。我们献了青春献子孙,每吨钢里都凝结着老老小小的血汗,怎能让狗日的吞并?!拼了这条老命,也不能让他们捡便宜。”

在我听来,那惊天动地的鞭炮声是来自地狱的嘲笑声,嘲笑那些当权者的自以为是,嘲笑那些富人的贪得无厌。我看着匆匆旋转的时针,从心底升起浓重的悲怆,这是对吉林省高层领导急功近利的悲怆,是对私企老板化公为私的悲怆,是对社会发展畸变的悲怆……

由此,我联想起几件吉林省发生的丑事——长春市委副书记米凤君腐败案、吉粮高管腐败案、松原市高考舞弊案、通化市公安局涉黑案……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吉林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作为一个农粮大省,吉林应该是一个培育诚信和良知的基地,而不应该是一块滋生私欲与贪婪的土壤。通钢的问题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改制失误的问题,而且反映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难道非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换来关注、换来反思、换来纠正吗?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牺牲了工人太多的利益,是该改的时候了。

从通钢“7·24”事件的前前后后来看,私企老板对待工人与旧社会的资本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私企老板的立场与工人是对立的,对待工人的态度是蛮横无理的,对工人的生活是从来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的。

有郑关西就有鲁智深。生活在盛世中的通钢人,无法接受私人资本吞并几代人用血汗建设起来的国有企业,自觉行动起来,捍卫工厂、捍卫国有资产、捍卫工人的利益,是符合宪法和法律的,是正当的、正义的、必要的行为。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制止一些人继续犯罪。

通钢人爱厂如家,具有强烈的国有情结,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试问:一个不爱家、不爱厂的人,怎么会爱国呢?

我从媒体上看到,7月29日上午,“7·24”事件处理指挥部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总指挥、通化市公安局局长纪凯平要求公安机关各相关部门打破常规,摸清查实“7·24”事件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核心、骨干成员。各参战单位要树立花钱买情报意识,对重要和核心情报信息,必须舍得投入。通化市局拿专项经费给予必要保障,以及时获得有价值情报。

我觉得不惜花重金买情报是极其错误的,公安机关的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用劳动者的钱买情报对付劳动者,岂有此理?军警是人民武装,是人民子弟,立场、观点、利益是一致的,不该将枪口对准工人,更不能对准没有犯罪的工人。通钢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立场,保持高尚的情操,防止被利诱、被胁迫、被出卖、被利用。

一位工友对我说,7月29日上午他被民警叫到市公安局,让他回忆当天事件经过。警方还拿出一张名单让他指认名单上的人是否在场。听公安人员的口气似乎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

有人说,可能是一些社会上的人对陈国军下了“黑手”。也有当时在场的人说,多数人穿着工装、戴黄色安全帽,根本认不出是哪个厂的,是工人还是社会上的人。

据我了解,近年来通钢周边有很多废铁回收公司,靠通钢牟利,收入比工人高得多。有人将钢铁成车从通钢偷出来,卖给废铁回收公司;废铁回收公司买通通钢内部管理人员,在过磅时做文章,钱像是白捡的一样。有一段时间,通钢曾雇用武警守钢材。在陈国军任总经理期间,盘踞在通钢周边的“李氏三兄弟”涉黑团伙被打掉。“李氏三兄弟”横行于钢铁公司的原料进口渠道。他们在大车底下焊上十几吨、二十来吨的铁板,然后装载铁粉卖给通钢,过磅的重量比铁粉实际重量高出许多。唉,通钢人不如收废铁的,更比不上黑老大了。你想想,工人的心态能不失衡转而激愤吗?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工厂是工人的命根子。虽然通钢人过得清贫,过得憋气,但通钢人没有忘本,撇不下自己的工厂。通钢是国家的,也是通钢人的。我们为自己是通钢人而感到自豪。

1958年,毛主席视察武钢第一炼铁厂一号高炉,时值这座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毛主席与我们钢铁工人心连心。在毛泽东时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钢铁厂是我们钢铁工人亲手建设起来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贡献的“金色的炉台”,而不是私企老板剥削压迫工人的“铁打的营盘”。私企吞并国企,我们坚决不答应!

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新起点,新平台……通钢是一枝民族工业之花,是长白山脚下的钢铁明珠,我们光荣的通钢人有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信念、钢铁般的精神,一定要在新的征途上谱写新篇章。

标签:工人   钢铁   集团   吉林省   发展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