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小年与【南方周末】记者谈话的粗浅看法
给善良的人民的警示!
——对许小年与【南方周末】记者谈话的粗浅看法
自从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以来,除了美国布什政府以外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反思和反省。同样,在各国的经济学界,也对引起这一场世界性的经济衰退的,主流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当然,作为主张并且以前大张旗鼓的宣传“市场化”的主流经济学家,也以分析这一场世界性的经济衰退的原因为名,继续以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和理论,为“市场化”的经济理论辩护。而通过对这些言论的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种种言论所包涵的前提和内涵,包括他们的做法,竟然是如此颠倒是非和不合逻辑,不负责任,和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大众的,必然会带来的灾难性的结果。这些,将足以给善良的人民以警示。
许小年与【南方周末】记者的谈话,就是这样的一个范例。
许小年在这一谈话之中,以“人性的贪婪”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来解释这一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发生的原因。那么,真正造成美国和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原因,是“人性的贪婪”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吗?
一
美国次贷危机之中的消费者的消费,就客观而言,的确是造成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的原因之一。但是,这并非是主要的原因。很简单,消费者的贷款能够获得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同意,就表明了银行和金融机构认为,这一做法并不会对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减值。也就是说,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看来,最起码,他们的宣传一定是,这是一个银行和消费者“双赢”的金融创新。否则,银行和金融机构是不会同意这样的做法的。如果说,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看来,这样的做法,只是对消费者有利,而对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利的话,银行和金融机构是不会同意和提倡这一种贷款模式的;如果这一种贷款对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利的话,银行和金融机构也是无法持续经营下去的。所以,事实的真正内幕是,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看来,这一做法首先是对他们有利,也正是这一点,才能够被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接受。所以,主要的责任在于银行和金融机构,否则,他们是不会执行这样的贷款政策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只是对消费者有利的贷款政策,比如说,现在美国的社会大众要房屋贷款零利率的政策,或者是银行给100%的房屋首付的政策的话,美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难道能够接受吗?他们肯定是不会实行这样的房屋贷款政策的。所以,必须分清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和次要责任问题,如果不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以所谓“人性的贪婪”来混淆责任,各打五十大板,实际上就是为主要责任者推卸责任。
其次,以所谓“人性的贪婪”来说明社会大众的贷款行为,足可见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对社会大众的冷血和为“市场化”,为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而必然产生的社会大众无屋可住的社会制度所作的掩饰。
在美国这样一个“遍地都是黄金”的,被中国视为“十全十美”的奋斗目标的“市场化”的社会,社会大众需要贷款来解决自己的住宿,这是作为社会一般人都需要得到政府保护的权利。但是,现在,这样的权力却被主流经济学家们形容成了“人性的贪婪”,难道说,要这些许许多多暂时买不起房屋的“无家可归者”露宿街头,他们才没有人性的贪婪?当由“精英”组成的银行家,向这些暂时买不起房屋的无家可归者,大力推销低利率的房屋贷款政策的时候;当也是由“精英”组成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大力向这些需要买房屋的人宣传,他们国家和个人今后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他们完全可以放心贷款买他们自己可以承担责任的房屋的时候;当在这些“精英们”的蒙骗坑拐下,社会大众用他们的血汗钱买下他们需要住宿的房屋,实现了“精英们”把房屋卖出的目标的时候,却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人性的贪婪”。把社会大众用他们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的钱,买下需要居住的房屋,以实现居住权,却成了“人性的贪婪”,这样的逻辑,的确令人汗颜。所以,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国的社会大众,请注意了,笔者在此提醒你们:如果现在银行和主流经济学家们大力向你们宣传,趁现在房屋价格低和银行贷款利率低的时候,买下你们自己需要住宿的房屋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能够去买。如果你们一旦买了,那么,主流经济学家们就将把你们的行为,归之为“人性的贪婪”的表现,给你们带上“人性的贪婪”的,或者诸如此类的帽子。一句话,主流经济学家在此是在向你们敲响了警钟!(同样,由此可见,在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政府是完全不应该承担社会大众享有居住权的社会责任的。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将“房屋市场完全市场化”,取消了政府对社会大众享有的居住权的责任。因为这正是主流经济学家们所为之而奋斗的,“市场化”的目标之一。)
用“人性的贪婪”来解释美国的金融海啸的原因,除了混淆了“精英们”应负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责任的区别,推卸政府对社会大众享有的的居住权应负的责任之外,还完全遮掩和推卸了,造成社会大众无屋可住的社会现象的深层次的社会制度责任问题。
美国是一个被宣传成“人间天堂”的社会,但是,我们现在却发现,在这样的社会之中,尽管这样的国家很富有,但是,社会大众却依然无法拥有自己居住的房屋。一方面,是房屋的大量空置,虚假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依然不能够靠辛勤劳动获得自己居住的房屋。这种现象,就是社会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了这样的一个数据:2007年有3620万人吃不饱;这样的现象在1998年,发生在3•7%的家庭里,2007年发展到4•1%的家庭。今年,在经合组织里,对社会两极分化的排名之中,美国排在了首位。足可见,美国社会现在的两极分化,已经为经合组织所肯定和公认。这样的两极分化,就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主流经济学家们用中国的两极分化来证明,必须实行“市场化”,才能够避免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市场化”的社会之中,出现的这种两极分化现象,难道是可以用中国的,所谓“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理由,所能够解释得了的吗?如果我们按照主流经济学家们的“市场化”的经济理论,将中国完全“市场化”的话,那么,美国现在的现象,将在完全“市场化”的中国依然存在,无法改变。由此可见,造成美国金融海啸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什么“人性的贪婪”问题,而是“市场化”的经济理论问题,是造成两极分化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问题。
由此可见,以所谓“人性的贪婪”来解释美国金融海啸的原因,和用没有完全“市场化”来解释中国的两极分化问题,是主流经济学家们以零零碎碎的表面现象,用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和理论,掩饰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掩饰造成金融海啸和两极分化的深层次的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主流经济学家的“市场化”的经济理论,和在这一经济理论之上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问题。
二
许小年在该文之中说“从来没有说过市场是万能的”。但是,究竟是谁公开要“政府退出市场”“退出经济”的?“政府退出市场”“退出经济”和“市场万能”难道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吗?
如果说,主流经济学家之中的,那些“反对政府干预市场和经济”的人,在“政府与市场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上,虽然反对政府干预市场和经济,但是,他们毕竟还允许政府在市场和经济之中,作为裁判而存在。而按照许小年的理论,在市场和经济之中,则完全不允许政府有立锥之地,必须退出。
这样的理论,表面上没有公开说过“市场是万能”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继续着“市场是万能”的理论的。这是任何逻辑推论所必然承认的,正常的逻辑推理的结果。
在一个政府已经退出市场和经济的国家之中,市场难道不是在经济之中起着全面和万能的作用吗?难道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在对市场的作用,作任何的,一丝一毫的监督,阻止市场为所欲为吗?在这样的市场之中,难道市场不是在实际上,起着万能的作用吗?在政府已经退出市场和经济的情况下,市场失灵是否存在?如果发生市场失灵的话,政府也已经退出,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让市场发挥着万能的作用呢?所以,在政府退出市场和经济的条件下,市场如果失灵,那么,也必然和只能是由市场本身来修复。这样,难道还不是证明了,市场是万能的吗?所以,这是正常的逻辑推论的必然结果。
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认为,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之中,市场失灵是其中主要的因素。
而主流经济学家之中有人认为,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是政府干预,或者说,是国家主义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许小年则认为,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之中,的确有市场失灵的因素,但是,政府失灵也是构成美国金融海啸的原因之一。
他们所提出的证据,就是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他们认为,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是造成美国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所以,这是政府干预,国家主义,或者是政府失灵的表现。但是,如果说,格林斯潘不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实行低利率的话,那么,美国的市场和经济,恐怕就已经在互联网泡沫崩溃的那个时候,而不是推迟到现在,才发生经济衰退了。所以,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是政府干预推迟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时间,而不是造成目前美国金融海啸的原因。美国金融海啸是美国互联网泡沫崩溃的必然结果;市场失灵是造成美国互联网泡沫和现在的金融海啸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不是所谓的“政府干预”,“国家主义”,或者是什么“政府失灵”的结果。
这样,无论是主流经济学家之中的一些人,还是许小年,将格林斯潘的低利率视为政府干预,国家主义或者是政府失灵的论断,都是不符合事实的臆断。
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用种种表面的现象,来证明“政府干预”“政府失灵”是造成美国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说明,“市场是万能的”,市场能够自动修复,所以,政府的干预,就是多余的,无益的。
笔者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质疑——再论政府与市场和经济的关系】一文之中,分析了主流经济学家“反对政府干预”的论据——“市场自动修复论”,是不讲效率的表现。所以,无论是那些反对政府干预的主流经济学家,还是许小年这样的,以“政府失灵”来论证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的人,其实都是以“只讲经济,只讲效率”的精英的面目出现,而实际是“不懂效率“和”不讲效率”的人。
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许小年对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之中,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分析,也是其用“人性的贪婪”来说明,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一样,是用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的手法,混淆和颠倒了是非,忽悠了社会大众。
这种混淆和颠倒了是非的做法,误导和忽悠社会大众,既掩饰了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源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市场化”和“私有化”,将其归咎于社会大众的“人性的贪婪”;又掩饰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反对政府干预市场和经济”的“市场万能”论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错误,将其归咎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共同作用,避免了对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寻根问底,推卸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此所应负的责任。
在许小年他们这一些以“精英”自居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向和路线是正确的,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结果。所以,现在美国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的情况,既不是由于“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经济基础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所必然引发的;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也可以在“市场化”和“私有化”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作一些零零碎碎的改革和花样翻新的创新,就可以克服和解决的。一句话,“市场”和自由市场经济都是长生不老的;资本主义和“市场”永存!
这样,“人性的贪婪”和“政府失灵”,就成了他们解释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的原因的替罪羔羊,这样,社会大众和政府,也就无可避免的成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眼睛里,制造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或者最起码是共犯。
既然许小年将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归之于“人性的贪婪”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既然主流经济学家将“私有化”说成是“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既然执政阶层主流派认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是“市场化”;那么,现在有人在说,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的初级历史阶段”不是“资本主义”,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这些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名词,就是“精英们”用来模糊和迷惑我们的善良的人民,让他们不去追究这些名词后面所必然包涵着的,深层次的利益的被剥夺的问题。
许小年将“人性的贪婪”强加在社会大众身上,为造成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脱罪的行为,给我们的善良的人民认清了主流经济学家的真实面目,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让我们善良的人民今后不再盲目相信“精英们”,(无论他们是以“经济精英”,还是“政治精英”的面目出现),对“精英们”的言论和理论多问一个为什么?弄请在那些五光十色的名词后面,无论是对社会大众的目前的利益,还是长远的利益,还是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代表的真实的问题。
这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将美国和世界金融海啸产生的主要原因归之于社会大众的“人性的贪婪”,给社会大众所带来的警示!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精英们”的诚信——执政的基础也就坍塌了呢?!
徐强
2008-11-23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