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力挺时寒冰

2025-02-15 学习 评论 阅读

力挺时寒冰  

我认识时寒冰是从他论断中国楼市的文章开始,我从未与其谋过面,也未发生过任何接触,我佩服他在剖析中国楼市问题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以及处处展现的当代学者的良知。时寒冰针对中国楼市文章的观点代表了当今大众对楼市发展的看法,他站在世人利益的一侧向既得利益集团发出了最强烈的呐喊,所以他获得了我的尊重。  

时寒冰的出现让此前对中国一片茫然的我又充满了希望,我看到了在众多学者当中还有一个代表“我”说话的身影,要知道此前我对那满处充斥着无良学者和资本家声音的中国是多么的失望,时寒冰的浮出终于让那些在楼市面前处于弱势的群体感到了力量的崛起。然而,今天当我看到时寒冰文章中的这么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不免觉得有些心酸。  

  

“后记:我与任何人无仇。我所写的一切财经评论都是站在民生的立场上解读经济问题的,我一直围着这个单纯的目标而坚持。人的生命与苍蝇蚊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认为自己比苍蝇蚊子更高贵,因此,无惧任何压力。”  

  

时寒冰在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利益与楼市既得利益集团抗争的时候,同样他自身也在做着与这些人的抗争。一方是文弱的学者,而另一方却是充满铜臭势力操纵的群体。时寒冰的文章犹如利剑直插这只怪兽的咽喉,也必然遭致这头怪兽的反击。在众多发音“房地产”的中国学者当中,时寒冰的力量真的太孤单,他一面要面对那些号称专家、学者的叫兽(教授)作战,另一面还要抵抗来自被收买了的强大政治权利的淫威。  

针对中国楼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时寒冰始终以学者的形象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说话,他以最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利益所在,更以一种毫不隐讳的做法戳破了个别地方政府遮掩救市的面具,以一躯无畏之骨在强权面前表达了一种声音,他的精神太可贵了。作为同样是学者的那些叫兽,他们在被开发商的金钱收买后则昧着良心说话,蛊惑政府,为天下人所不齿!  

中国楼市实在是发展到了让人不得不担心的一步,片面推动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模式不仅让绝大多数中国人买不起房,更是严重扭曲了中国经济的结构,也锐化了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将造成无法修复的政治危机。我对中国楼市的看法正好与时寒冰的观点吻合,他在文章中表达出的愤怒也正是千千万万个“我”的感情的流露,相信有着卓越见识的共产党人和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的教授不得不注意这样的信号。  

我支持时寒冰!时寒冰——一个在强大既得利益集团面前发出了呐喊,在中国楼市问题上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良知学者!  

  

  

附:为体现“我”对中国楼市发展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对时寒冰先生针对我国楼市发展论断的观点的支持,我把此前写的关于楼市没有发表的文章附于此。  

  

“墓”与“家”  

清明节这天听见一个笑话:有人问,“你想在你死后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墓志铭”,答者说,“家”。听后为之一震,感觉这样的提法不但新鲜而且很具讽刺意味。活着住房对于人是家,死后墓室对于死者又何尝不是家?只是我们对于阴阳两界的东西不这样称呼而已——然都为安栖之所。谓之新鲜!带讽刺意味的是,现实中对于众多难以追求到住房,无法达成家的愿望的人,只能于死后把墓室拿作家来安慰。可悲!  

中国人对于有房才有家的恋结引导着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对房的热情追逐,但中国的房价超出了我们的购买力,即使按现有的房屋价格、变动的工资计算,我们终其一生也难以完成买房的愿望。作为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房子对于现在的中国年轻人竟是这么的遥不可及。既然活着不可以享受住房带来的家的感觉,那么就只能期盼死后以墓作家了,去体验那无从感觉到的“住房”。  

历史的发展真的让人感到很悲哀,贫穷的古代虽说不能享受今天科技带给人的刺激,但却好歹有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而今当一切东西都商品化以后,“家”已不再属于自己。商业化不但催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摧毁了我对家的期望。在有人把墓室调侃成死后的家时,我还真怀疑我们这一代死后还能不能有个墓室当作家。如今墓地也越来越贵了,有报道说个别地方的墓地已经超出房价,我怀疑我生前不能为子女提供房子,他们是否在我死后有能力为我买块墓地,加之现在已经强制火化,一抔骨灰是否又值得去占用一块土地,花去活人本该用来买房的钱?  

呜呼,哀哉!买房难,买墓也难。为了房活着还不如不活,为了墓而争还不如不死,房与墓已经阻碍了我的生与死,谁能告诉我有什么办法可以超脱这样的生死?!  

  

08年4月  

  

高房价——新时代的大山!是谁在捍卫它?

  

几年前,居民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平米的住房;几年后的今天,在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后,我的工资在我所在的城市已经不能买到二手房的1/4平米。这样的事情不光发生在我这样的群体身上,包括很多参加工作多年的夫妻他们也在经历这样的变化,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在现实面前俨然成了众多人的幻想。  

  

住房问题是最切实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对于城市居民在失去赖以谋生的工作后,连美国式的贫民窟都没得居住,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买套住所已经成了众多民众的奢求。按照我们现有工资水平1500元/月(扣除三金后)计算,一套8000元/米的70平米二手房两个人每月省吃俭用存下一个人的工资后也要30年后才买得起,一个人24岁大学毕业,等到“他”和“她”买得起住房时就54岁了,难道两个人一生的奋斗仅仅是要为了换得这样的一处住所?——这就有所谓明智、体谅民生的人士反问我们了,“为什么不去租房?”   

  

为什么不去租房?——其一,最起码旧社会就可以享有住房,为什么在标榜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以提这样的要求?其二,让人民安居乐业是社会主义革命对民众的承诺,他们要兑现;其三,中国人对住房固有的享有情结让我们渴望拥有产权房,买不到房众多男青年都要变成大龄青年甚至光棍汉;其四,即使租房,租金这样高,相较房价继续上涨,我买房更划算。  

  

十年之内房价上涨是硬道理——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策略刺激而生的需求有关,但目前飙升起来的房价已经达到了它的高度,并严重超出了民众的购买力,已经不正常了;它不但会加剧社会矛盾而且会让更多的农村人在高房价面前怯步而选择继续留在农村,最终让中国的发展背离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和现在很多城市里年轻族同样,我们的父母和祖辈在农村,他们响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号召面对重工轻农剪刀差的利益分配没有怨言,牺牲了农村经济积极支持了城市建设,满足了过去一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让他们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但面对二十多年后中国的现在社会情况,我感觉他们被耍了。  

我感觉他们被耍了!——从自身利益出发以及作为已经成长为知识分子一员的他们的后代,我要替自己和他们说话!  

  

中国的农民过去很苦,城市里享有的待遇他们一样都没有,现在情况虽然有改善,但在高教育、高医疗的费用支出背景下,一切显得还很脆弱。中国农民很淳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或是背井离乡去城市里做一个一般人用有色眼睛看待的农民工时都不会抱怨什么,但这是我们继续保持利益分配不公的理由吗?!中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了大量物质成果,分配上占据了人口主体的城市普通居民和农村人惠及不大——恰恰是这些人贡献了经济发展取得的大部分成果,而依附在经济链条上吸血的各类地产、房产开发商以及中介机构在近些年的城市开发中掘起了大部分成果,并且这种不公的格局还在维持。我父母这代人的境遇在他们有生之年恐怕难以享受到来自政府的更多改善,但作为改善他们境遇之一的路径可以是当他们的子女有幸读出成才到城市后,把他们接到城市去分享城市人才享有的相对完善的医疗、娱乐、生活设施的服务,从而实现自救。但现在我买不起房,我拿什么给你们住?  

  

我拿什么给你们住?——并非我不愿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去买房,只是这样的房价实在超出了我的购买力,中国的房价伴随那些开发商的炒作和先富起来的人把住房作为投资工具的一种财富储存形式,我穷其一生也没有办法买到。但我在此还是要表述,我要拥有自己的一套产权房!  

  

旧社会有三座大山,分别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因为它们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所以才被英勇顽强并有着卓越见识的共产党人推翻,但新社会我们又诞生了高房价这座大山——我想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包容之心以及他们用辩证的哲学思维看待问题的方式,他们不会介意我把高房价和旧社会的三座大山类比,尤其是把高房价问题和官僚资本主义放在一起做比较。  

  

高房价侵蚀了众多普通民众的利益,让他们对民生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它已经严重激化了社会的矛盾。造成中国高房价的原因,是以我们最初确立的依托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策略为开始,以践行中官僚阶层参与资本利益为中端,和以房产经济为利益来源的商业机构作为末端的兴风作浪行为演化出来的社会问题。作为先期富起来的人参与房产投资建设并取得利益很正常,我们没有富起来的人也接受,但当官僚阶层参与其中哄抬房价至众多不富民众买不起形成问题之后,二者反倒同时指责是正常的买房需求所致时,我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依托未富之人先富的群体不但没有去带动未富的大众,反倒借此形成的利益优势借助各类喉舌攻击我们这些大众,并且在部分地区房市陷入下跌的背景下,还继续通过制造虚假成交诱多和唱多中国房市,这样的行为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但这样的唱多行为却可以生存,可以生存于我们各类报纸和网络的头版头条。——大山的形成有它产生的基础,在我们要推倒它时必然有人也要捍卫它!  

  

是谁在捍卫它?前些天在和讯网看到一位博主的文章反映,他们小区的住房本该是经济适用房,但都却是以商品房的价格成交,一个小区的人辗转于开发商与地方部门交涉无果;平时也经常注意到,隔几天网络和报纸就有哪里的住房成交量上升了,房价又上涨了的报道——乃至国家发改委也乐意做这方面的公告。为什么在中国房市大家都在抱怨、在当前中央政府提出治理房市和市场人士对房价走势出现分歧的情况下,个别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乃至国家发改委不但不去主持正义,不去辟谣和化解矛盾,还反而要继续唱多房市呢?!在这样的大山面前中央政府提出的解决住房难的各项措施是否能真正实施呢?既然官僚阶层这么热衷于房价上涨,那又应该由谁来帮助解决关乎民生的住房问题,推翻这座大山呢?难道涉及新一届政府如此关心、力求化解的民生话题最终要演化成涉及统治的政治革命?  

为了生存,我要表明——压在身上的这座高房价的大山,我终究要将你推翻!——即使我不会展现号召大家以“起来”式的革命直接推倒你的行为,我也要用我的文字清楚地传达出我和大家要推翻你的愿望!  

  

——我们的政府有与实施了暴力犯罪的达赖接洽谈判的胸襟,是否可以让渡点这样的胸襟来容忍我这篇文章的尖锐之辞,来仔细聆听来自一个平民的“温柔”抗议?  

08年4月  

标签:中国   房价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