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毛主席不再心痛
为了让毛主席不再心痛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伟大导师逝世34周年
“姑姑,看到中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毛主席的心一定很痛吧……”
小侄子今年不满十三岁,前些天来北京玩了几天。带他去了长城,去了故宫,去了圆明园,去了颐和园……可是他的兴趣却总是很聊聊,并不见多少兴奋和喜悦。问他原因,回答很简单:有什么可兴奋的,都是当年老百姓的血汗堆出来的。尤其是那圆明园,那里铭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可是那么多人却在西洋楼遗址的断壁残垣前起劲地摆着各种姿势照相。真不明白他们自豪个啥,兴奋个啥?难道是自豪当年的被侵略、被掠夺、被烧毁吗?
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实在是不能不令我有几分惊讶,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当年那个“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著名比喻。如果有无数个这样的少年成长起来,他们不就会成为重新托起中国这轮红日的力量所在吗?
行程的最后一天,带他去了纪念堂。那天烈日当头,晒得厉害。小侄子有些胖,平日里就较别人更加怕热,加之又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娇气,所以很有些担心他会因长时间的排队而叫苦,于是就在心里盘算着倘若他叫苦该如何去开导和教育他。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四十多分钟的排队过程中他始终神色凝重,一言不发。看着他不断地用小手抹着额头上渗出的密密匝匝的汗珠和他那被汗水浸湿了大片大片的上衣,我感到了些许的欣慰。尤其是当我看到他以从未有过的恭敬和虔诚将鲜花奉献于主席的塑像前,并三次深深地弯下他那稚嫩的身躯时,我的心头油然而生的是无限的喜悦和感动。看来平日里对他的的教育终究是有用的!
“姑姑,我想再进去看一遍!”
“好呵!”我欣然答应。
于是,刚刚走出纪念堂大门的我们再一次加入了长长的排队的人流。虽然头顶骄阳似火,但我几乎已经感受不到身外的热度,因为体内翻滚着的是更加炽烈的热浪——希望的热浪!
“姑姑,看到中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毛主席的心一定很痛吧!”重新走出纪念堂时,小侄子突然这样问我。
“如果你倾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创作了一部空前绝后的伟大作品,然而在你身后它却被无耻之徒篡改得面目全非,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去想象主席的心有多痛,而在于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主席逐渐少一些并终至于不再为中国的日渐沦落而心痛。你以为如何呢?”
小侄子用沉默回答了我的反问,他始终都没有说自己决心在将来的日子里做些什么。然而不回答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对我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因为不轻易向任何人对任何一件事情作出承诺和表态是他向来的风格,对此我了然于心。几天后,我在他的日记中找到了这样的回答:
自从来到北京就没见天空蓝过,天空中的蓝色被抽走了,只留下一块灰蒙蒙的布罩将我套住了,一个字——闷!
好闷,我好像置身于一个闷热的大锅炉中似的,好想逃出这个牢笼,逃出这个狭小的世界。世界就像驻足悬涯眺望大海,目之所及无边无际,而我却不能前进一步。
现在,四面八方都伸出了无数条绳子来捆绑我,束缚我,我如同睡在一间不见天日的小屋子里。我不想醒来,也不愿意醒来,只想浑浑噩噩的睡下去。但我知道我不能继续睡下去,否则将与这小屋子一同沉睡下去不复醒来。我要醒来!从黑暗中站起来冲出这间小屋子;我要走,到需要火、需要光、需要我臂膀的地方去,驱散黑夜,将一个个不愿睡醒的人唤醒。
也许这黑暗会吞没掉我,但不应问火焰是否在燃烧,而要问长夜是否黑暗与寒冷;不应问我能否迎来明天,而要问世间是否还有不公与冷漠……
读着这样的文字,回想着他那天在瞻仰主席遗容过程中的表现,我不由得想起了南街村王宏彬书记所说过的那句话:错误的思想都有人继承,正确的、伟大的思想当然更会有人坚定地继承!一个不但没有亲见亲历过毛主席所领导的那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优越性,而且还是在一个铺天盖地的反毛、非毛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不满十三岁的孩子,竟然会对那个火红的年代表现出如此不可思议的认同和向往,会对毛主席表现出如此虔诚的信仰和爱戴,这无疑最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思想和人格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魅力!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不仅在于它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探索出了一条极其光辉伟大的道路,同时更在于它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翻身解放,为全人类建立一个真正美好理想的社会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千年天国”指明了方向!记得话剧《切·格瓦拉》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就像所有的起义一样,如果最弱小的站在最前列,那么胜利就不远了!”是呵,当一个孩子都能够意识到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大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重新回归毛主席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当这种对现实问题的觉醒意识越来越强烈、要求重新树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时,那其中便蕴蓄着中华民族明日奋进崛起的力量和希望!
从毛主席离开我们的那一天起,转眼之间便有三十四年的时光悄然逝去。在此期间,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足以令他心痛万分的。不难想象,老人家在逝去之际心中始终徘徊萦绕的便是无数革命者用生命和鲜血创下的红色江山“仗谁守”的牵挂;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不安;是“夙愿付之东流”的无奈;当然更有对有朝一日新的革命一代成长起来的希冀和期待!古语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匹夫”指的不是其他人,而是包括你我在内的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每一分子。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曾经有“中国不亡,有我!”这样的铁骨铮铮的集体誓言;今天,当中华民族再一次走到危机的关头,每一个有热血、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是也都该具有戴旭上校那样的“何日长缨天借我?八方狼烟一剑平!”的情怀和抱负!也许每一个个体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就像一条小鱼想要跳龙门,其艰难程度自然可想而知,然而你有没有想象过倘若是无数条小鱼手拉着手向前游,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这是某位老师用到的一个比喻)曾经无数次地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和憧憬着那样一个无比壮观而美妙的情景:无数条小鱼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即使遇到激流漩涡也依然坚定执着地游向他们心目中的龙门,这龙门不是别的,就是有朝一日中华民族又会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那时不再有使馆被炸的屈辱,不再有飞机在自己的领空被撞的悲哀,不再有境内外大大小小的反华势力和魑魅魍魉的猖獗;那时将不再见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那无助的目光,不再闻死难矿工家属的撕心裂肺的呼喊,不再有奋斗一辈子还是买不起一套房子的苦恼,不再有眼睁睁看着亲人因无钱入院治疗而只能忍受病痛折磨甚而至于死亡的无奈……
当那一天到来之际,我们将不再像今天这般用文字这样菲薄的祭品来奉献于主席的灵前,因为一个重新崛起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本身就是对主席最好的告慰和纪念;也只有到那时,主席才不会再有心痛,我们才有资格说自己终究没有愧对主席,没有愧对中华民族,没有愧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否则,无论为了纪念所写的文字有多么华丽漂亮,所喊的口号有多么豪迈激昂,都注定只能是空头的纪念!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