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根治与人体的返老还童(下篇)
下 篇
人体生命之根本—气、血
为什么说气和血是人体生命之根本呢?是因为生命是物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运动是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活动,就没有运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气和血既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反映,又是细胞、组织、器官的产物。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无不涉及到气和血。所以认识和分析气血的生理、病理变化的基本因素就更能深入探讨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
关于血在人体的重要性,祖国医学和西医学都已经认识到了,特别是《生理学》(血液、循环系统两章)中论述的就更加清晰了。在这里笔者是万不敢再班门弄斧了,只能谈一谈对于气的认识和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气的来源,一是禀受先天父母之精气,称为元气,也叫真气,入藏于脑和脊髓中;二是来源于后天水谷之气,此气得脾胃之输布,充泽于细胞、组织、器官。此两气相合,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故《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人体之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是先天精气所化生,从中枢神经发出后,由周围神经传导至肌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由这些组织再传到各细胞、各器官中,以推动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宗气为水谷之气与自然界之气相合,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而行呼吸,贯心肺以行血;营气是水谷之精气,源于脾胃,运行于脉管中,在血液循环中经血管壁输入组织间液中,再由组织间液经细胞膜输入细胞内;卫气也是水谷之精气,源于脾胃,运行于脉管之外,起温分肉(肌组织)、充皮肤(上皮组织)、肥腠理(结缔组织),再由这些组织输布各细胞、器官内、司关阖(五官、二阴、汗毛孔闭合)的作用。卫气主要功能是保卫体表,抗拒外邪的入侵。
为什么说元气是藏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内呢?因为元气受情志刺激后,即可改变其形态和运行的方向,《素问·举病论》篇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血得气可行,气由血而生,故祖国医学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肺朝百脉”。俗话说:“人身血液似海潮,一处不到一处伤;气不催血不行,气摧血行达周身;父的精(气)母的血,十月怀胎才成儿”。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血液循环,首先是从肺循环开始的,是通过心肺不断呼吸博动而成。《生理学·循环系统》篇说:“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循环系统内不断流动。血液循环途径在人类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相互串联,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此外,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支流,组织间隙的液体和蛋白质可以汇集于淋巴管内,通过淋巴循环流入循环血液之中”。
该章中还说:“血液循环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它的首要任务在于运输各种物质和代谢产物,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例如血液在循环过程中,从消化道获得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从肺吸收氧气,并把它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供其代谢需要;同时,血液也从组织细胞将其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运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功能体液性调节、机体的防御功能等血液其他各项功能的实现,也都赖于循环系统的活动而顺利进行。如果循环功能一旦发生障碍,新陈代谢便不能正常进行,一些重要器官将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的气是经三种途径运行的:①是从脉、管中运行的宗气和营气。②从脉、管以外运行的卫气。③是从神经组织及肌组织中运行的元气。四种气都参与了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生命功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的最基本的生命特征。生物研究者认为:“没有代谢,就没有生命。……一个刚死亡的生物体与它死亡前的生命体最大的区别不是因为蛋白质、核酸等化学成份的组成,而是因为生命体有着新陈代谢”。如从最唯物最直观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体与生命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生物体没有呼吸,断气了,而生命体有着呼吸、有气。所以,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昏厥(假死),在抢救昏厥者时首先就是给气,输氧、人工呼吸、刺激神志穴位。刺激神志穴的目的是首先刺激神经系统的动力(元气)起动,以推动其它三气的运行,从而达到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由此可见,人体得气则生,气去则死;气畅则无病,气滞则生病,故《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
有人会问血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源泉,气虽去,但血还在,源泉还在怎么人就死亡了呢?泉是地下水向上冒,不冒就不是泉,有动力水才会向上冒,这种动力就是热气。热气没有了,水就不向上冒了,就是死水不是泉水了,因窒息而亡,就是血的动力断了(没气了),血液不能流动了,成了死血,所以体内还有血可人却死亡了。因失血过多而造成的死亡,是由于体内所剩的血液少了不具备产生气的功能了,同样是机体内还有血,因没有气了就死亡了。疾病的发生与疾病的痊愈同样与气有关,疾病的发生是气的量达不到了才发生了疾病,如造成小儿脑瘫的原因不正是脑缺氧吗?疾病的痊愈,也是机体的气产生的达到了正常运行所需要的量了。气滞的原因,同样是气的数量达不到正常运行所需要的量,才发生了气滞。这种现象就如同黄河里有一凹死水一样,造成死水的原因是因为水少了。
气无形,是气能沿着运行途径顺利地运行,人体就无病,在人体无病时,气是无形的。气有形,是气沿着运行途径不能够顺利地运行了,产生了气滞的现象,人体发生了疾病,在人体有病时,气才是有形的。气滞有的可以看见,有的看不见但可以摸到,用仪器观察、拍片是见不到的,例如1999年1月份,山西省闻喜县石门乡圪垯组村民梁金鈴从门楼上掉下来,锁骨处起了一个大包,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拍X光片,片子拍出来了却看不到有包,医生说没病,但患者却疼痛难忍,气包在场的人都看见了。气滞,就是疾病。不认识它,就只能对人体所发生的一切气分疾病望洋兴叹了,就只能把它命名为《亚健康》了。
气滞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气滞后,不管是否造成了血瘀,都会必然地影响到它所运行的途径(组织),组织就必然地要改变其结构。这种认识正确与否,不妨从医学的源头上来验证一下。
医学之源—按摩
医学的起源是按摩。没有按摩,就没有医学。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按摩,是在机体之上的经络上实施的各种治疗手法。经络,它的实质又是机体的什么物质呢?这一问题虽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探讨但至今尚未被确定。为什么要知道它的实质呢?因为知道了它以后,才能够知道祖国医学独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才能知道西医学以前不知道的东西,祖国医学才能被世人共认;才能真正地做到洋为中用,把祖国医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现代中医阶段。
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物质呢?众说纷纭,有说经络是抽象的,没有实质;有说是血管;上海的朱宝忠老前辈在他编著的《经络研究》一书里批判了前人的“血管论”后,提出了经络就是神经。
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其实古人从理论方面和针刺治疗方面已经描述的非常清楚了。
在理论方面《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经脉》篇说:“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夫脉者,血之府也”。脉,就是血管,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如从具体的针刺治疗操做的要求来看,则涉及了人体的四种组织《素问·刺齐论》篇说:“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
通过笔者几十年的临床按摩验证:经络,如从疾病方面来讲确实涉及的是人体的四种组织;如从按摩时手下所按的物质来讲,就是神经组织、肌组织和上皮组织;从按摩时能够尽快产生反应和疗效的方面来讲,就是神经组织与肌组织。所以从功能方面来考虑经络应该就是神经组织和肌组织的总称—神肌。
经络的实质是神肌,这可通过以下办法验证,①是组织一批西医外科精英和一批中医按摩的真正高手(要有本事者而不是有本本者),让中医按摩高手针对西医外科精英们机体上所发生的疾病进行按摩,观其治疗效果就能清楚。②在西医外科精英们体验到所按的是什么物质后,与中医按摩师共同为同一患者按摩,连续按摩几个患者后看其治疗效果,就能知道的更清楚了。再不用纸来笔去,吵吵闹闹地打无为的官司了。
按摩治病所产生的效果证明了经络的实质就是神经组织和肌组织,这一点对于西医外科精英和中医界不承认者们来说就成了在口上服气,不得不接受了;但在思想上还是想不通的。
口上服气,是因为通过按摩机体的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后,首先产生了感觉,感觉传入中枢,中枢发生命令后,产生活动(功能),经过正常的活动(功能),人体所发生的疾病(不正常活动“功能失常”),得到了治愈(活动正常了“功能正常”)。就如《生理学·神经系统》篇说:“感觉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后,除产生感觉外(有的不产生感觉),还诱发躯体和内脏活动变化,完成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环境对立统一。在人类还能进行意识性运动(“随意运动”)从事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而每一动作都是由许多肌肉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这是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的。”所以口上不服气是不行的。
所谓在思想上想不通,原因是针刺“得气”时针感传播路线与神经干的走行不同。《生理学·神经系统感觉》篇说:“①经络说 认为针刺镇痛作用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祖国医学认为经络的功能是运行“气血”,对机体起营养、保卫和联系作用。气滞血淤则痛,疏经通络,气行淤散则痛消,因此循经取穴。临床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表明,在针刺“得气”是针感沿一定方向和路线传播,此传播路线基本符合经络走行路线,与神经干的走行不同,说明经络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就是思想上还想不通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针感就是飞机、气就是喷气式飞机喷出的气,气和飞机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这样气与神经干的运行不就一致了吗?
组织与细胞之间的关系
一、人体结构
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助于对组织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也就更能清楚地认识到组织结构在正常状态下和组织微环境成分的稳定的状态下对细胞所起到的作用;在组织微环境成分变异的状态下对细胞的影响。
《解剖学》第一章中说:“构成人体基本单位是细胞,许多来源、结构、功能相似的细胞合起来构成组织。人体的组织分为4大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特定的搭配形式结合起来,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如胃、肝、心、肌、脑、眼等。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二、组织的功能与细胞的关系
组织是由众多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的最小的集体单位,又是组成器官的最大的个体单位。组织具有完成一定功能的单位,所以机体整体的运动是建立在以组织功能活动为基础之上的,各器官各系统相互配合、协同活动的整体功能运动。细胞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人体。但细胞仅凭个体的功能是难以生存的,就象一个脱离了人群的“狼孩”,失去了人所具备的一些功能一样。所以细胞只有在组织里才能够生存和生长,只有在组织里才能学会其它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只有在组织里才能创造出个体以前都不具备的新功能来,所以组织的功能就不单单是个体细胞原来共有的功能,而是有了更高一级的功能。由组织组成的器官,功能进一步提高,也同样是在几种组织原来功能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功能的总合。
细胞的增值、分化、代谢和活动必须在组织里才能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篇第一章说:“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众多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细胞群体。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包括纤维、基质、和不断流动的体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等),它们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系、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对细胞的分化、运动、信息沟通也有重要影响,组织微环境的稳定是保持细胞增值、分化、代谢和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微环境成分的异样变动也可使细胞发生病理变化。”
当年林伯渠副主席所患的疾病,是由于消耗了人体的元气,元气极度虚弱,导致了中枢神经组织功能不能正常活动了,才昏迷不醒的。章次公老前辈用野山参一味药为其补充了元气,中枢神经组织得到了比较充足的元气,于是恢复了正常的功能活动,林副主席就清醒了。
通过这一铁的事实充分地证明了人体所发生的一切疾病,首先是气病,然后才是血病。无论是气病还是血病首先受到损伤的是组织,然后才是细胞、器官。
三、组织微环境结构的变异现象
由于微环境成分的异常变动,就造成了微环境在结构上发生了异常的变动,出现了损耗、积滞、凝固、骨化的现象。由于微环境结构的变异,阻碍了组织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正常的物质交换,使细胞不能及时地和完全地得到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能及时地和完全地将代谢产物运送到组织间液,就造成了细胞的损伤和死亡。细胞损伤和死亡数量的多少。损伤程度的严重与轻微,完全取决于微环境结构变异的性质、部位、面积和时间等因素。一般状况下损耗和积滞的现象,对于细胞的危害就轻一些;凝固的现象,对于细胞的危害就重一些;骨化的现象,对于细胞危害的程度就更为严重了。特殊状况就不同了,就拿危害性质最轻的损耗现象来说吧,如果是大量的损耗,同样能够导致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细胞的死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必然地会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异。(组织结构变异现象,上篇中已论述过)
为什么说外伤性瘫痪是人体最大的疾病?
一、突发性:无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病的过程,都给人们留有了预防、保健、治疗的机会。就是被当今社会认定的引起人类四大死亡原因的心血管病、肿瘤、脑血管病和老年变性病,也都有一个很长很长的发病过程。然而外伤性瘫痪病却是突发性的,并且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
人体所发生的一切疾病都是神经病,因为神经系统是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者,所谓疾病,就是功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了。所以说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失常不能针对其所调节的功能进行正常的调节了,才导致了被调节的功能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了;各种疾病的痊愈也是在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了正常的活动后,针对所调节的功能进行了正常的调节,被调节的功能在神经功能正常的调节下进行的正常活动。所以,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篇中说:“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两大部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它们都是有突起的细胞。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亦称神经元。神经元数量庞大,整个神经系统约有1011个,它们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元的突起以特化的连接结构——突触彼此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通路和网络,将化学信号或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传给其他组织的细胞,使神经系统产生感觉和调节其他各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瞬息变化。”
外伤性瘫痪病属于脊髓压迫症范畴之内,它的严重就在于是突发性的。《神经病学·脊髓压迫症》篇说:“脊髓受压发生的病变性质和速度可影响代偿机制发挥的程度,急性压迫通常无充分代偿时机,脊髓损伤严重;慢性受压时能充分发挥代偿机制,损伤相对较轻,预后较好。”由此看来外伤性瘫痪病与四大死亡原因的病相比较哪一种病更严重,不就很清楚了吗?
二、危害性大:外伤性瘫痪病致残率高、几乎没有治愈力,使绝大数患者成为终身残疾,其中患病的绝大多数人又都是青壮年,给患者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在身体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为家庭和社会增添了负担。
三、累及部位多:①损伤了卫气,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就是大小便功能失常。②损伤了营气,具体表现就是筋(肌腱)因得不到营气濡养,而出现了变态、粘连、骨化的现象,由于骨化使患者的关节不能被动的屈或伸;不利关节(就是关节无运动)。③损伤了元气,出现了无知觉、无运动功能的症状。
从西医感觉的脊髓节段及周围神经的分布来看:颈、颈口管头部,颈口管颈,开始一直管理脚底,脊髓又与脑相连。
累及部位几乎达全身;累及人体的气伤了3种,因此很难治愈,所以外伤性瘫痪是人体最大的疾病。只要治好了它,人体所发生的一切疾病基本上都可以治愈,故对它的研究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外伤性瘫痪疾病能治愈吗?
此病完全能够治愈。因为人体发生的任何疾病都是功能失常后进行的不正常活动,都是神经系统失常后对被调节的功能,失控后发生的疾病;无论是什么疾病的痊愈都是神经系统的功能首先恢复正常的活动后,对被调节的功能进行了正常的调整和控制,被调节功能,在神经功能正确的调节下,进行的正常的活动。总体上来说,疾病的痊愈,是组织的更新和细胞的再生。
外伤性瘫痪病 是受外伤压迫脊髓造成的急性瘫痪病,包括上运动神经元(中枢神经细胞)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周围运动神经细胞)性瘫痪两方面细胞的损伤和死亡。所以无论是自行恢复还是治愈,都必须建立在神经细胞损伤后的修复和死亡后的再生基础上才能恢复和得到治愈。
神经细胞死亡后还能够再生吗?据上海医科大学1994年出版的《神经病学·总论》中说:“神经细胞死亡之后不能再生,因此预防疾病就显得特别重要。”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十七章干细胞中说:“目前一般认为,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的细胞,它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组织器官中,是各种分化细胞或特化细胞的初始来源。干细胞是个体的生长发育、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动态平衡,以及损伤后的再生修复等生命现象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笔者1994年在吕梁地区广慈中医研究所坐诊治疗脑血管病时,就认定外伤性瘫痪疾病是能够治愈的。于1995年在山西省绛县大交镇中心卫生院治疗了4例外伤性瘫痪疾病,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同年10月,还治疗1例长达 28年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在1996年绛县县政府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颁发给了笔者1995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姚王锁,男,当年35岁,系大交镇续鲁村村民。1985年5月份,驾驶小四轮拉木板,因小四轮拖车前帮断了,一车木板压在身上致胸椎12腰椎1骨折,造成下肢瘫痪。在河南省洛阳的白马寺骨科医院治疗后,能够拄双拐杖行走了,但腰以下呈骨化性肌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硬化不能屈伸,仅腹股沟就凸出正常时10公分。(在白马寺医院治疗腰椎没有做手术)。
1995年8月6日 来大交镇医院治疗,治疗4个月时,脱离双拐由他孩子扶住一胳膊能够行走。
俊茂生,男 ,当年55岁,山西省河津市西夭头人,在农业局上班。 1995年5月7日 骑自行车摔进下水道致颈椎5-7骨折,造成四肢瘫痪,上肢腕关节以下无运动功能,下肢无运动功能,呈上神经运动元性瘫痪。在西安红会医院郝定军给做的手术,在红会医院康复治疗一个月。于1996年1月11日来大交镇中心卫生院治疗。治疗至第35天时,左下肢侧身能够屈膝了,一周后右下肢侧身也能屈膝了。治疗2个月时,仰卧双下肢能够屈回了。治疗至3月28日仰卧,双下肢能够抬起来了,也能够屈伸了。
对于外伤性瘫痪病的治疗,一是从心理上给予治疗。二是意识性功能锻练。三是中药物、针刺、按摩的治疗。
一、意识性功能锻练
为什么要进行意识性功能锻练呢?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者,思维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故《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气是活动的动力,意识性锻炼能够促进“气”动力的产生。
①姚王锁在白马寺骨科医院治疗时,拿着双拐自己一个人站都站不太稳,就更不会迈步了。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抱着他的腰,一个在前边拉脚(用绳子拴在鞋上往前拉),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帮他扶稳拐杖进行锻炼。
锻炼至前边、左右三个人都不用帮他了,只剩下后边一个抱腰的还需要抱腰时,这时他还不会迈步。在锻炼时抱腰者把他的脚向前踢一下,他就把一个拐杖向前挪一下。这样锻炼了几天,他还是不会迈步,可是在后来的锻炼中,旁边的人说迈了一步,又迈了一步,在别人引诱意识地锻炼了几天后,他果然能够自己迈步了。
在我为姚王锁治疗了3个月后,不让他拿拐杖,他的双手放在左右两边两个人的双手掌里进行锻炼,锻炼一个月后,一个小孩扶着他的一个胳膊,他就可以行走了。
在脱离拐杖的锻炼中,第一天他解完小便后坐在椅子上,左右两边的人双手十指交叉,他把双手放在两边人的双手掌里往起站,站起后,后边一个人把他坐的椅子搬开。站起还不到1分钟就排出了大量的一泡尿,没有力气了就又坐下了。第一天下午经过反复锻炼十几次后,可以站立10分钟了。第二天仅能向前走一米,后来越练越走的远了。二十天后一个人扶住他的一个胳膊他就能行前走了,一个月后他的孩子(14周岁)扶住他的一个胳膊,他就能走了。
②龙生军是山西省侯马市平阳机械厂工人。1995年5月30日(当时21岁),因车祸致胸椎12腰椎1骨折,造成双下肢截瘫。在北京309医院孔祥鑫为其做的手术。
1998年笔者在侯马市上马乡医院坐诊时为他治疗。床上诊断无任何运动功能。但患者两年来一直在进行意识性功能锻练。左手拿拐杖,右手扶住单杠,在做行走的锻炼。为患者治疗一个多月时,床上诊断还无任何运动功能,但看到患者在单杠里走的比以前好了,让患者离开单杠,拿上双拐,笔者扶住患者的胯锻炼了一周,患者独自拿双拐可以行走了。
思维,有意识的思维并能付诸于偿试──锻炼,人类从爬行过渡到了直立行走;使人类产生了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功能。汉代名将李广射石虎的事,就更进一步地证明了意识性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了,在人的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才会有奇迹出现。
二、针刺、按摩、药物治疗
①针刺 针刺对于神经系功的功能恢复是最快的一种,但必须要谨慎,否则会刺伤神经根部和神经干。
②按摩 按摩同样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而且又是十分安全的一种疗法,对针刺刺伤神经干或神经根部损伤轻者,通过按摩可以恢复。但无论是针刺还是按摩都不足以治愈外伤性瘫痪病,都必须要配合中药物的治疗。因为人体内缺少了成分,不是按摩和针刺所能够补充的,只有中药物才能进行补充。
③中药 中药的来源最好是天然的,其次就是人工种植的或是人工养殖的,尽可能的不要用人工合成药如《中华临床中药学》中说:“通过对麝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分析、研究,现已确认,其所含麝香酮为麝香的重要成分,是麝香组成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然而,天然麝香化学成份复杂,麝香酮只是有效成分之一,不能发挥天然麝香的作用。若对所含主要成分全部进行人工合成,不仅难度大,也仍然会失掉麝香中存在的许多未确认的物质及未知药理作用的物质。故国内外一些学者,如日本的久保喜一等,均认为人工合成麝香的方法不符合中药实际情况,是不可取的。同时,目前人们对化学合成药物的若干副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所含微量致癌物的潜在危险认识,往往难以使人们接受。”
为什么人体的衰老是人体最难以根治的疾病?
人体的自然衰老是走向死亡的慢性疾病,衰老的主要原因,站在西医学的立场上就是神经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站在祖国医学的立场上是元气功能的衰退,两者是不谋而合的。要想使人体达到返老还童的状态,就必须要让神经细胞再生,目前的医学让神经细胞再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人体的衰老就成了人体最难以根治的疾病了。
返老还童已有望实现
笔者的眼睛在1997年就已经花了,现在恢复的已经很好了;十个脚趾,先天性有八个不能分开,只有右脚的大拇趾与二趾可以分开,现在十个脚趾全部能分开了;先天性脊柱不直,现在也直了;骨密度、肌结构、体态等诸多方面都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未达到完全的返老还童(男性32岁、女性28岁)的境界,但已超越了延缓衰老的界线了。
人体的自然衰老现象,祖国医学认为,男性从40岁开始,女性从35岁开始。故《奉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平均,筋骨坚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盛,肌肉满壮大。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笔者认为,人体的衰老是从最强盛时开始的,男性32岁,女性28岁。月圆则缺,升极必降,这是自然界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衰老是在人体强壮时,体内的脏腑器官的功能就已经开始衰退了,但在体表还未表现出来。当体表表现出来时,体内脏腑器官的功能又继续衰退。所以要保持长生不老,就必须在人体最强壮时,开始采用相应的保健措施和治疗措施。等到人体衰老到了一定的程度,再让它返老还童就比较地要费力气了。
人体是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而细胞则是浸浴于细胞外液之中,并不断与细胞外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以维持其正常功能。所以人体无论因任何因素造成的任何疾病和人体的自然衰老,最终都要表现在组织微环境的结构之上——组织微环境结构变异现象;表现在组织的结构之上---组织结构变异现象。
组织微环境结构变异的损耗、积滞、凝固、骨化现象与组织结构变异的变态、错位、粘连、骨化现象,在人体内用手是无法摸到的,但在体表就完全能够清楚地摸到。
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组织微环境的结构和恢复组织的结构。只有恢复了组织微环境的结构,才能恢复组织的结构,因为组织结构的变异是因为微环境结构的变异造成的。
恢复微环境的结构首先就得恢得恢复微环境的成分。微环境成分来源唯一途径只有从中药物中、自然食物中才能得到。
成分是人类与自然界万物生存的最根本的营养物质条件,成分更是发生质变的重要条件。就象一群蜜蜂,蜂群中的母蜂和工作蜂同是一样的受精卵,就是因为摄取的成分不同,两者才起到了质的变化。无论在体形上、功能上还是寿命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人类要想从质的方面改变自己,要想真正地根治机体的一切疾病,达到真正返老还童的境界,就必须地要找到适合的成份。
笔者通过十五年对外伤性瘫痪病和自身衰老现象的临床探索,已经摸索出了能够让人体发生质变的成分了。这种成分就是几十种中药物的合理搭配。
后 记
世间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唯物辨证思想实践的结果。任何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源于科学的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实践是创造奇迹的唯一途径。毛主席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世间有很多事情不是学习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干,就是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对于没有进过学校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新中国成立到逐步走向富强,这一事实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只有实践,才有真知。
笔者仅是一个读了八个月的七年制中学的肄业生,至今尚不能认完二十多个英文字母。但就是通过实践认识了人体,摸到和观察到了疾病发生后,在人体的体表是什么形态的表现现象(症状)。通过长期的对症状的按摩,找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所以才能用最正确的办法对症状实施治疗。
在1964年读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个妹妹被县医院里的一个医生给治死了,我的心里是又恨又痛,发誓要做一个良医服务于人民。
于1966年完小毕业后,就找了一些中医书籍开始自学、1969年解放军派人到西南街大队为每个生产小队培训一个赤脚医生,因我的父亲被错划右派当然就没有我的份了。只有到县医院里借了本《针炙学》,参考书本在自己身上利用按摩(主要是指法)的方法循经取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了。
1974年治疗了一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患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患者的下肢产生了运动功能。使我深深感到祖国医学的神奇,确实如毛主席说的:“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通过15年对外伤性瘫痪病的治疗和自身衰老现象的治疗研究,已清楚地知道了人体所有的一切疾病和人体的自然衰老现象,最终都必须表现在组织微环境结构的变异。组织微环境结构变异后,就必然会导致组织的结构也发生变异。恢复组织微环境的结构,就是治疗疾病。组织微环境结构的恢复,一是组织微环境成分的恢复;二是按摩神经组织与肌组织,以促进人体功能活动,有利于微环境成分的恢复。微环境成分来源的唯一途径,只有从中药物中和天然食物中获得。笔者已经在自己身上试验出了能够恢复微环境成分的药物。这种药物通过对外伤性瘫痪病的治疗验证后,确定是行之有效的,愿献给国家,所以才写了《疾病的根治与人体的返老还童》。有人会问既然药物能治疗外伤性瘫痪疾病,为什么你还没有完全的治愈一例呢?其中的难言之处太多了,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笔者无证,是非法行医,其它很多的事情都与这个非法行医有关,有很多的事情让人难以启齿,还是不谈为好。
祖国医学,就是国医。国医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共享,是中华民族的专利。为了维护国医的尊严,所以文中有些地方论述的比较含蓄,望能予以谅解。
为方便与网友交流,共同探讨祖国医学的奥妙,但愿有识之士常与本人联系。
手机:13593520297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