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读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之思考二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读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之思考二
人民日报评论员的“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个提法,我还在思考,总觉得需要探讨。这篇的标题用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提法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用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用来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纲领。须要深刻理解。
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提法好。胡锦涛的“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论述好,澄清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许多的糊涂认识和曲解。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首先开创的,经过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冒昧地向总书记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以来”这六个字应该删去。我认为只有把它形成的时间如实地前推几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走过的革命建设道路,才能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统一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据叶笃初回忆说:“到199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被正式写入十四大党章。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称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但一般人都知道这个理论主要反映的就是他的思想、观点。”为什么在写进党章时删去了‘邓小平同志’几个字,具体内情不得而知,但是这点可以肯定,能够删去这几个字的,只可能是邓小平;而且其中一定有道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能从《邓小平选集》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最早出现在1982年9月1人邓小平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以前有过相同意思的论述,只是没有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多次讲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着眼于具体部署,我认为,刚才引用的开幕词中的这段话,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整的科学表述。我从这段表述理解到,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指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想还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的不断改革着的社会制度),不是一种新的什么社会主义理论;而开辟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这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我不是去猜测,是认为,在写进党章时删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面的“邓小平同志”几个字,才符合党的历史,符合邓小平的意思: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坚持和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种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创立的理论,不符合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所以论述。
我们看到,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被简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作为“邓小平理论”之后,一些人便把它说成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立起来,实际是打着“邓小平理论”旗号,反对邓小平坚持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已经提出“超越邓小平”,要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化为“人民社会主义”、“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等等所谓“新社会主义模式”。五花八门,但总的就是搬的瑞士、西欧,甚至美国的民主、市场、福利制度那一套,哪里还有一点马克思主义,又哪里还有一点中国特色即我国的具体实际。本文是学习思考总书记的讲话,这里,只是请注意邓小平在1984年6月30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谈话里指出的“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再请看看所有这些社会主义,哪一个注意了最明显的中国特色——农村问题,哪一个能够解决得了农村问题,由读者自己去正确判断,对其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造共产党,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不进行具体的分析批判。
邓小平指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必须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我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信你们是理解的。”但是,当必须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搞社会主义成为术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之后,它的科学涵义是什么,就越来越被模糊,甚至演化成与科学社会主义对立的东西;而许多人越来越沉溺在具体的做法上,忘记了它的基本原理。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胡锦涛这个讲话,首先是拨乱反正,科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胡锦涛讲话,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也必须用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必须要汲取过去的教训,要领会胡锦涛讲话的精神,要思考,要研究,而不是背诵词句。用胡锦涛讲话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就是要每个党员提高思考,讨论,把讲话化为自己认识了的东西。
根据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我作出如上的思考,得出这个认识:胡锦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和表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从根本上批判了那些借强调“中国特色”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种种思潮,指示了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的正确路径,阐明了党的新一代领导坚持延续老一代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我还提出这个认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坚持和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它具有现实的的深刻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感谢并十分赞扬新华网发表我读胡锦涛讲话的思考文章。允许各种认识交流,不仅可以使群众全面地理解总书记的讲话,也使党的领导人能够了解群众的认识,向群众学习,真正达到全党统一思想认识,达到全国上下统一思想认识。这是探索真理的学风,是要发扬的民主作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