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普世价值”的传销理论是蒙人的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人人平等原来是无稽之谈?

叶季夏


我做过一个不著名的实验:先找100人,发一个问卷,问:你赞成人人平等吗?答案A赞成B不赞成,结果选择赞成的100%。再另找100人,随便问:你认为人人平等吗?答案是“平等你妈个头哇!”“哪里有平等啦?”“从来没有什么平等!”。再问:认为人人平等的举手!结果是没有一个人举手!

实验结果:人人都赞成平等,但没有人认为真的人人平等。(本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

所以根据我的研究,生而平等是一个假说,人人平等是一种价值观。欧洲资产阶级有钱后,要打破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才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口号,可是,为什么说人人平等呢?于事实并无根据,也没有历史传统啊,人人平等是本无稽之谈。既然是无稽之谈,只好提出一个假说,说人是生而平等,这是天赋人权。其实天赋人权跟天赋君权(君权神授)一样是强辞夺理,但是因为天赋君权强辞夺理已经几千年了,所以天赋人权以强辞夺理对付强辞夺理也不算过分。

中国的民主精英们或者要笑了:“哦,这么说你是反对人人平等啦?”我不是反对人人平等,我只是要告诉人们真相。而且我也是非常赞成人人平等的,承认生而平等是个假说与赞成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并不矛盾,人类全部的价值观都是无中生有的,没有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的文明进步就无从谈起。人人平等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打破封建等级秩序是一种文明进步,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赞成人人平等。

生而平等很不靠谱,如果生而平等那还要我们争取人人平等吗?与其说生而平等还不如说死而平等更接近真理。

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抽象的平等,不是起点的平等而是终点的平等,不是生而平等而是死而平等。人一死一切都便灰飞烟灭,回归自然,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一场空,所以,抽象的平等是从死亡的“空”的意义上讲的,不是从生命的实际意义上讲的。佛家叫人看空,所以主张众生平等,不仅是人人平等,而且一切生命都平等,因为佛家看到的是结果,是灭不是生,佛家讲的平等是真理;资产阶级不主张看空而是主张纵欲,是从起点和过程的意义上讲人人平等,他们的所谓“平等”则是强辞夺理。所以,生而平等不是自然真相,人人平等并不是一个科学结论而是一个伦理主张或者说政治观点。

抽象的平等没有什么意义,也不是人们所需要的,人们所需要的平等必定是具体的平等,如经济平等、政治平等、法律面前平等、男女平等、竞争起点的平等。具体的平等更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人类为之奋斗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不主张人人平等的,至于说儒家思想为什么不主张人人平等,剑芒先生的分析是对的。他说:“是不是古人(如孔老爷子)明确、有意识地假设人人生而不平等呢?我认为中国的传统理论只是描述当年的社会最佳规则,把在当年可以通过简单形象逻辑想像出来的“好”社会规则记录下来。由于当时是严格的等级社会,所以中国的传统社会理论就是一种等级理论。并没有做明显的人人生而不平等假设。我认为,奴才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天性。他不是因为理论才存在的,猴子也有很强的奴才特性。抗拒人的奴才特性需要理念和体制,但建立奴才特性根本不需要理念,它自然形成。中国在孔子出生之前没有奴才特性吗?不可能。”

所谓“百行孝为先”,与人人平等的观念对应的是长幼有序的观念,这是儒家思想的起点。要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就要批孔,而正如网友说的,“谁要想批孔,就请先批孝,这才是真正的批孔。为何在高度的现代文明社会里,中华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还不能走出怪圈来,就是因为这个“孝”。中西方文化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包括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区别也在这里)。但是走出“孝”圈,天,这要得是场多大的革命啊,不敢想。”

一个中国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要证明人人平等是很难的;要证明人人不平等则是很容易的,所以,以“启蒙”自许的人总是那么强词夺理!


西式“民主”是富人对穷人的恶搞?

叶季夏

一、西方民主主义思想是怎么来的?

民主的前提是人人平等,如果人人平等原来就是无稽之谈,那么民主自由就更加不能理直气壮了。可是我们知道,儒家思想是不主张人人平等的,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善),而仁的起点是“孝”, 仁者爱人,而爱人首先是从爱亲人开始的。孝是会意字,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忠”则是孝的社会化和政治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这样的一个逻辑。礼是仁孝的外在形式,就是凡事先把利益让给别人,不要去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孝的爱亲人到爱天下人,这是博爱,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中国传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这么来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造人,西方的传统文化是上帝造人。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人都是公鸡(上帝)下的蛋,故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父子同是上帝的作品,一样一样的,平起平坐,“孝”,就不必了吧?

人人平等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民主的问题又产生了。为什么呢?你想啊,你细想,大家都是公鸡(上帝)下的蛋啊,至于说谁孚出小鸡来的且不管,也不必对谁感恩,“孝”就这样没有了。可是当我们长成了小鸡,每只小鸡都要吃小虫虫对不对?有时候几只小鸡要争吃一条小虫虫怎么办呢?这会发生战争吧?民主的产生就是为限避免几只小鸡争吃一条小虫虫而发生战争的!为了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PK一个是民主。当然大家都赞成民主的办法。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就是这么来的。其实PK和民主都体现了人人平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精神。现代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原始理论根据(平等)来自西方宗教,而又受到科学主义尤其是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自由呢?自由是自私的要求与表现,本质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与自由对抗的是外在的约束,约束越小自由越多。平等和民主都是自由的前提条件,没有平等和民主就无所谓自由。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号称“不自由勿宁死”,往往只是一句气话,因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才不会那么愿意死哩。

二、民主是手段还是目的?

1、民主不是普世价值和谐才是普世价值

平等、民主和自由不是中国的原创思想,作为泊来品登陆中国之后,必然地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矛盾。于是引发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与局限性都值得我们探讨,有一点是明确的:今天的中国人一定要继承五四又要超越五四。我想,如果把平等、民主和自由看成是普世价值,算不算继承五四又要超越五四呢?不算。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才能够继承五四又超越五四。

以孝为传统的中国文化的优点是安定有序;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为传统的西方文化的优点是充满活力。和谐社会当然要安定有序又要充满活力。平等、民主和自由是现代西方的价值,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但不是普世价值,更不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和谐也应该是人类的普世价值。

奇怪的是鼓吹西方“普世价值”的民主人士却攻击毛泽东。毛泽东始终代表着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了大多数人民的民主奋斗了一生,他是中国人民的民主斗士。可见所谓民主人士的“民主”不是真民主,因为,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其目的是解决利益冲突。人民民主的根本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利益,而攻击毛泽东意味着否定人民的利益,是制造利益冲突,这算是什么民主?这种所谓“民主”不是人民需要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2、民主和专制都是手段

想当年,当理论界还在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纠缠不清时,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话一出,理论家们顿时恍然大悟。

对照邓小平的这段话,我们不难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在政治制度上,民主多一点还是专制多一点,不是先进制度与落后制度的本质区别。民主并非天然正确,也并不天然代表先进。民主政治不等于先进,专制制度不等于落后;共和制中也有专制,君主制中也有民主,民主和专制都是政治手段。作为手段,民主和专制要看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是在为什么人服务。

民主和专制都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卓越的政治家从来不会拘泥于民主或专制的形式,而是心怀天下,审时度势,以其非凡的判断力与决断力来影响历史。

往近了说,专制的另一种表达式是专政。在阶级斗争学说中,民主和专政都是常用语,它们是一个阶级的范畴,关键是要分清资产阶级专政还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正大光明的事,专政与革命同样理直气壮。从来不必讳言,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无产阶级专政正是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保证,我们的国体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的专政的统一。资产阶级最害怕的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当新兴资产阶级一夜暴富之后,他们最先攻击的目标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贩卖民主的摇头丸就是梦想着要瓦解人民民主专政。不管我们讲不讲阶级斗争,只要有富人与穷人的两极分化,只要致富之路在非法的黑幕中延伸,现实的社会矛盾就不容忽视。

三、民主可以是富人对穷人的恶搞?

专政曾经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恶搞,是贫下中农对牛鬼蛇神的恶搞,斗转星移,而今民主也可以是和平年代富人对穷人的恶搞。

现在,全国一些地方在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出现了“贿选”的现象。记者在呼和浩特市采访了解到,部分村委会候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请客送礼,有的村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的“价格”从100元到500元不等,个别甚至达到1000元。

前白庙村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约有1000余人,有662人参加了本次选举。上任村委会主任云连成和村委会委员乔玉梅当选为候选人。从选出候选人到正式选举的近一周时间内,前白庙村热闹非凡。

“天天可以到饭馆白吃饭!”村民张悦说,每天都有大客车、小面包拉村里的人到附近的大小饭馆用餐。双方的亲朋纷纷出动劝说处于中间的村民,有的还打电话让远在外地的关系户回来投票。

正式选举的前一天,村民们陆续接到送上门来的钞票。一张选票,云连成这边给500元,乔玉梅那边给600元;后来,云又加送200元。“这样一来,一张选票可挣到1300多元。”一位村民说,家里人多的,一下子能收到几千元。

“花上几十万上了台,还能不想方设法往回捞?要么贪污集体,要么克扣群众;可是不少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实惠,拿了几个小钱就什么都忘了,实际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是人家干部有利。”前罗家营村村民乔旺旺说。(来源:2006年10月05日《北京青年报》刘励平 李俊义 张云龙 )

村民一张选票可“挣”上千元,还有请客吃饭。“贿选”之风盛行,就是富人对穷人的恶搞,穷人们虽看透它的本质却不得不被动接受这种恶搞。

民主可以是请客吃饭,专政却不是请客吃饭,正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专政有震摄的力量,这正是贪赃枉法者所惧怕的。在革命与专政中,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枷锁,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家中没有保险柜藏着巨额的赃款,对于专政自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少数人鼓吹民主而憎恨无产阶级专政,而广大群众对人民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都同样欢迎的原因了。

奢谈民主自由而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无不是社会转轨时期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并不真心关心多数人的民主而是汲汲于少数人的非法利益的合法化。他们别有用心,民主只是他们借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幌子而已。鼓吹民主的人,和贩卖毒品的人一样,他们在推销自己的货色时,只告诉你吸毒时那种飘飘欲仙的快感,却有意地回避它的致命危害。

民主也可以是精英对于大众的恶搞。精英们毕竟也“先富起来”了嘛,小资的生活,不免使他们固有的轻狂更加地膨胀起来。于是,恶搞领袖,恶搞历史,恶搞革命先烈,恶搞弱势群体,成了所谓“民主精英”的一贯伎俩。如今,网络是虚拟的民主自由的空间,却也是恶搞的天堂。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民主自由鼓吹者的丑恶嘴脸。

四、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热衷于民主启蒙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说:“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我们的先辈都生活在黑暗的中世纪”!可是只要客观地看待历史,就不能不承认,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社会虽是典型的专制社会,同样出现过太平盛世,这已充分说明专制制度下也可以实现相对的社会和谐。而孙中山在中国搞的那一套议会民主制却终归失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就无法保障国家的统一和秩序,对于贪赃枉法者根本就无能为力,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和谐社会并不是绝对民主的社会,而只是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两极分化则破坏和谐。一面大肆鲸吞着公有资产,一面视大众为愚民,而以民主自由相号召,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才真正是和谐社会的大敌。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现在我们说要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放弃立国之本的和谐社会,事实上,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无产阶级专政是重要手段。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讲到的,“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修改增加版)

“普世价值”的传销理论是蒙人的?

叶季夏


“普世价值”是西方价值吗?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和(仁是和的条件),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公平竞争,所以相对而言,中西文化的不同就是“和”文化与“争”文化的不同(这只是相对)。平等、民主、自由、人权的理论,都是解决“争”的方案,都是西方“争”文化派生出来的子文化价值观。现在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把这些称作“普世价值”,他们所谓“普世价值”其实就是西方价值,“普世价值”所裹挟的也不只是单纯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观念,而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

中国“和”文化是建立在家庭本位的文化立场上的,它主张家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而“争”文化是建立在个人本位的文化立场上的,它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和”文化的逻辑顺序是家庭和→社会和→民族和→国家和→天下和,所以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是合乎逻辑的价值观。西方“争”文化将保护个人利益被放在第一位,家庭观念谈漠,一般人恐怕不关心自己的祖宗是谁,不象中国人几十代的祖宗都有谱。家庭观念谈漠,就很难提升出来更大的集体主义观念,故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时,民族与国家利益居于次要地位,所以,西方民族分裂的事情是很容易发生的。

主张“普世价值”的实质是以“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的名义在中国推销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西方资本主义“争”文化的价值观。力推这种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就是要拿西方“争”文化来取代中国“和”文化。其打击的目标就是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

当和(仁)文化遭遇到“争”文化时怎么办?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和”文化就是以“仁”对“争”,不是这样的,和是对内和(仁)对外争。一个家庭面对外来压力,家庭内和一致对外;朋友圈面对外来压力,朋友圈内和一致对外;国家面对外来压力,国家内和一致对外。这就是内外有别。所以“和”并不是对外屈膝投降,摇尾乞和,历史上的国共合作就是这样。所以蒋介石与毛泽东都会有人怀念,而汪精卫将永远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和”(仁)文化在西方“争”文化冲击下作出的第一次强烈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而“普世价值”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中国“和”文化对西方“争”文化的冲击已经比较理性,不可能再象第一次受到冲击时那样强烈反应。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识不到这一点,还以为平等、民主、自由、人权的理论都是好宝贝,是自己西天取经的收获,不把这些好宝贝贩卖给中国人民兑现,就不配称为“精英”似的,可是中国人民太“愚蠢”了呵,对这一套不太答理呵,于是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做起“普世价值”的传销生意来。

近几年,“普世价值”的传销理论和理论传销猖厥一时,影响不好。“普世价值”的传销者号称社会的精英,总是以“启蒙者”自居,实际上“普世价值”的传销理论和理论传销是蒙人的,这一点,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本不需要我多言。可是传销理论象摇头丸一样都有致幻作用,有些大学生被传销理论洗了脑,至今仍不清醒,加上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又不好找,所以,传销活动好象还没有销声匿迹。网络上,依然还是“普世价值”的传销者占据着一些小网站的显著位置,而“普世价值”的传销理论依然在流传。这个理论阵营虽然看来很庞大忽悠得厉害,可是“启蒙者”大多没有什么理论素养,而他们那一套平等呀、民主呀、自由呀、人权呀的蒙人理论,本是漏洞百出的歪理邪说,我通过《人人平等原来是无稽之谈?》《西式“民主”是富人对穷人的恶搞?》和《“普世价值”的传销理论是蒙人的?》三篇文章,算是对这个猖厥一时的“普世价值”理论传销作一个清算吧。也欢迎“普世价值”的传销者能“启蒙”我一下,能回答我的质疑。

近代以来,一些人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凡是中国的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凡是西方的时髦的东西都是先进的,以为只有西方价值的“普世”才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是,西方文化以公平竞争为核心价值,主张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葛洛夫);中华文化以和谐为核心价值,主张锄强扶弱,以弱胜强,认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无过无不及。既然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主张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能够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为什么“和谐”不能成为普世价值呢?以强调“对抗”为特点的西方文明难道不能从讲究“包容”的中国文化中受到启迪吗?道家讲尊重自然是不是可以成为普世价值?儒家讲仁爱天下是不是可以成为普世价值?佛家讲慈悲为怀是不是也可以成为普世价值?2008年8月,万众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开幕式上中国人以艺术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和谐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一个节目,更以“和”的活字的方式对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作出直观形象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向世界昭示,中国文化“和谐”的核心价值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体现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之间,其实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

平等、民主、自由、人权当然是好东西,我们欢迎“争”文化,但“争”文化只能为“和”文化服务,而“和谐”的大旗一定会全球飘扬!

标签:民主   文化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