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颂
每当我站在《中国地图》前浏览的时候,总是浮想联翩,激情澎湃。
北国乌苏里江的渔船,南海的椰树和清又清的万泉河水,西部蜿蜒数千年的丝绸古道,长江下游穿南贯北百舸争流的大运河,黄河南北的麦浪滚滚和绵延万里的长城,喜马拉雅山下雄伟的布达拉宫,风光旖旎的大理城和宝岛台湾的日月潭水,勾画描绘出了祖国的壮丽画卷。
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这里孕育成长,勤劳而善良的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创造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同时,中华民族也为世界的发展进步不断地贡献。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浏览之余,我常常将目光锁定在三湘大地,锁定在了韶山。那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那是人民领袖毛主席的故乡。禁不住暗想,能有机会去趟韶山该多好呀,拜访一下毛主席故居,向毛主席铜像献上一束鲜花,问好主席故乡百姓,衷心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感激,那将是多么美好而有意义的幸事呀。
2009年“七一”前夕,如愿朝圣了韶山。
按照行程,我们先去了井冈山。井冈山是毛主席在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亲率工农武装奔赴那里,并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结合中国国情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进入井冈山腹地,但见道路两侧,群山巍峨,树木高大、挺拔,在微风的吹拂下,竹林摇曳,苍翠欲滴。一路走来,真是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问及导游,讲这些高大树木是1969年飞播造林留下的。倒是应了那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山岩上一句“不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的标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当地政府和人民在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上,正确地处理两者关系。他们在发展好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很好地保护了井冈山的原始风貌,为游客展现了革命圣地的优美山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对井冈山天气的恰当形容,这座湘赣交界的雄伟山脉,恰是一个天然氧吧,哺育着勤劳而勇敢的当地人民。
走出井冈山,我们又乘车向西北飞奔,去伟人毛主席的故里韶山朝觐。
到达韶山的时候接近傍晚。放眼望去,群山绵延,满目绿色,农舍稻田点缀其间,在夕阳余晖的普洒下,犹似一幅淡抹的风景画,又好似陶令笔下的人间仙境。
韶山市区不大,道路宽阔,行人不多,车辆也较少。街道两边虽然也是店铺林立,但是没有丝毫的吵杂、喧闹,整个市区静逸、祥和。与当地群众接触时,感到和蔼可亲,时常体会出其性格的柔美。
在韶山火车站,有一巨幅毛主席画像,禁不住向前走近,毛主席还是那么慈祥、亲切。站前有一个小广场,只见有两个小男孩骑着童车在玩,转来转去,悠哉乐哉。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旋即又爬起身来,相互追逐起来。
在火车站的对面,塑立有一尊毛主席青年时期的石刻雕像,神采奕奕。环绕四周,能情不自禁感受到主席年轻时期的风采,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气概。虽然夜幕降临,但是主席的塑像所迸发出的力量,依然是震撼心灵。
韶山的夜,静静的。徜徉在市区的街道上,扑面而来的风儿,沁人心脾;但是我的内心却在波涛翻滚。这里是一代伟人的出生地,我们是多么希望能与伟人心灵相通,聆听谆谆教诲,做好今后的一切呀!
第二天清晨,在阳光照耀下,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远远望去,毛主席铜像熠熠生辉。铜像广场是毛主席百年诞辰的时候,韶山人民和当地政府建造的。身临其中,但见,铜像广场群山环抱,主席背靠韶峰,身后的青松高耸、伟岸。主席手握书卷,目视远方,文气翩翩,或许有的人真得想不明白:这个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书生带领人民,用笔墨纸砚,是如何打跑日本小鬼子,摧枯拉朽击败蒋介石几百万反动军队,缔造了新中国,在装备精良、军事奇才齐集的朝鲜战场上取得胜利的。
广场上,来自祖国各地敬拜主席的游客,已是熙熙攘攘。大家都满怀崇敬的心情,向主席铜像献花、鞠躬,随后,绕行铜像一周。接着,所有游客急忙拿起手中的相机,与主席合影,留念,在这个神圣的地方表达和寄托对伟人毛主席的深厚情感。广场的前端,建有毛主席诗词碑林。笔走龙蛇的毛体书法,又吸引许多游客驻足,流连。
来到主席故居门前的时候,游客已排起了长龙。大家依次前行,在瞻仰主席的家居时,无不充满敬意。在主席与父母的合影照前,摩肩接踵的游客们停下脚步,深情凝视,泪眼朦胧,禁不住啧啧赞美。这是一个伟大的家庭,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感恩、怀念、敬仰的家庭。是这个家庭献出她的儿子、儿媳、侄女的宝贵生命,建立了新中国,也是这个家庭献出了她的孙儿,取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胜利,也是这个家庭养育了一个救苦救难,有着崇高品质和超凡能力,令中国人民万世敬仰的优秀儿子—毛主席。这个家庭,是中华民族之幸。这个家庭,将流芳永远。
在韶山游览的时候,常听到,毛主席之所以成就那么大,名声那么高,不是帝王胜似帝王,是因为主席逝去的先辈占据了龙脉,拥有极佳风水。对此,我也相信也不相信。相信的是,毛主席确有帝王之相,有帝王之能力,有帝王之伟业,但是,毛主席却终身没有享受帝王的生活,主席本人没有,他的子孙后代更没有,尽管我不赞成用帝王称呼。有谁见过哪国的元首穿补丁接补丁的的衣服,主席本人和子女搞过什么特殊,当主席的亲戚从长沙来到中南海,欲向他谋个职位时,也被主席婉言拒绝了。
建国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主席与全国人民一道,节衣缩食,举全国之力,建工厂,修铁路,办学校,强国防,克服困难,抗击中外反动势力阻挠,创造了令世人称奇的宏伟业绩,使积贫积弱的中国挺立于世界的东方。使全国人民吃饱了饭,有工做,有医看,有房住,有学上,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时代,使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在他的晚年,谆谆告诫,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我们自己”;高瞻远瞩创新出“继续革命”的崇高理论,指明共产党人的追求目标。毛主席,人民的领袖,胸中时刻装着人民利益,惟独没有他自己,为所有的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纵观中国现代和当代走过的路程,历史证明:没有毛主席,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就会失败;没有毛主席的四渡赤水,三万红军就会被四十万国民党武装剿灭、吞噬;没有毛主席的北上抗日,长征路上的红军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国共两党两军的合作,就形成不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毛主席亲赴重庆谈判,内战的罪名就要共产党承担;没有毛主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不会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没有毛主席的两个务必告诫,进入北平城的解放军缘何不会重蹈大顺李自成农民军的覆辙。
历史已经证明,并且正在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国法宝和保卫国家的锐利武器,学之能用,用之能胜。
作为“”、“毛泽东旗帜”和“天下韶山”等网站的热心网友,愿与所有信仰毛泽东思想的同志,广大的爱国有识之士,团结起来,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相互进步,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传承毛泽东思想,让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普照大地,润泽苍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