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曹建海:说说建设部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说说建设部

2007-02-25 17:08:30

  我对建设部的看法由来已久。最近以来,只要建设部的一出台一个新政策,老百姓就笑翻了天,也骂翻了天。由建设部主持起草的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看到的是越调控房价越涨的景象。我一直纳闷的是,倒底是建设部的领导人及其官僚智商不够呢?还是他们有意造成目前的局面呢?后者不仅说明他们智商超群,更有官商勾结制定政策的嫌疑。根据我国部委贪腐大案远较地方发案率低的事实,我初步判定建设部愚不可及的命题成立的可能性更大;再结合我对建设部的长期观察,基本可以认定建设部属于一个超低政策水平的部门,其主要人员基本属无用之人。

  以下列举建设部四个方面的事例,借以证明其我的命题:

  其一:关于调整住房户型扩大供给稳定房价的政策。

  这个政策大概是建设部的命根子,一切都要朝着这个目标调控。但是,就算调控到这个目标,中国的房价能按照建设部的设想降下来吗?实际上,建设部坚持的调整住房户型结构增加供给以控制房价的核心政策,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这是因为,相对于庞大的住房存量,新建住房只是市场供给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在房屋供给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如果不抓住打击住房投机这个关键,简单地通过增加新建小户型房屋增加供给的办法,并不能抑制已经失控的房地产投机活动,反而可能推动住房供给实质上的更加过剩,造成严重的土地和建筑资源浪费。

  所以,把一个存在明显理论漏洞的政策当成了命根子,一方面让我们找到了现行房地产宏观调控不能成功的政策原因,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建设部有关人士的政策水平。

  其二:关于征收物业税的说法

  今年以来,物业税成为官员、学者以及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国家税务总局在1月10日公布的《2007年全国税收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研究物业税方案,继续进行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也在1月23日的讲话中提到,将通过“有区别的税收政策”遏制住宅盲目消费,即拟开征房产保有税。关于征收物业税的实质方案,建设部倾向于对于户型面积偏大的房子收取一定费用,引导合理消费的住房消费,鼓励购买中小套型、功能良好的住宅。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和副部长刘志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大户型住房征税的看法。

  站在全社会的立场,征收物业税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建设部的方案无疑是最愚蠢的。因为,建设部针对120或144以上平米的大户型住房征税的方案,对于多个家庭成员的住户即使用于居住消费仍需纳税,而那些持有多套小户型住房的住房投机者则可能免于征税,显然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方案,甚至可能将住房投机集中在小户型领域,导致住房投机更加猖獗;其次,相对于城市中心的房地产,城市边缘郊区房地产价值往往要低得多,如果简单地以面积作为征收依据,将使不少拥有多套高昂价值房产的所有者免于征税,而那些拥有低廉价值住房的消费者将被迫纳税。

  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方案,竟然由建设部部长和副部长轮番在正式会议上表态,其政策水平实在让老百姓喷饭!

  其三:关于取消集资建房的政策。

  集资建房的本质是个人自主建房。我不知道除了目前的中国,有哪个国家、哪个时期不允许老百姓自己建房子了?为了实现所谓的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剥夺了老百姓千百年来拥有的天赋人权,而放手交给“房地产开发商”这个除了香港再也寻找不到的畸形商业业态,任由开发商垄断资源,倒买倒卖,大发横财,将全社会的财富,以速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转移到了这些从来不知劳动为何物的“红顶商人”之手。而且,为了巩固“房地产开发商”的地位,建设部一再通过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将房地产开发业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让全世界有识之士笑掉了大牙;一再出台政策禁止各种形式的集资建房,为商业性质的房地产开发商清理竞争对手,深得广大开发商的赞赏和绝大部分老百姓的痛恨。

  在这一点上,建设部堪称“房地产开发商”的“亲亲娘家”,而成了绝大部分群众的敌人——这是一个相当危险而且愚蠢的立场!

  其四:关于监督建设廉租住房政策

  2月份,建设部负责人发出督促,尚未明确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比例的城市,要在今年一季度予以明确。把廉租住房制度当成救命稻草,是建设部的又一个愚蠢的政策!

  廉租住房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它是来自于香港地区的一个畸形产物!在香港,由于土地批租制度和房地产开发制度,造就了几乎一般以上的老百姓为李嘉诚这样的“房地产大鳄”终身打工还债的窘境。政府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才在偏远地区盖了大量的面积狭小、居住条件较差的廉租住房。可以说,“高房价、高公屋”政策正是香港房地产制度失败的深刻表现。可笑的是,这样一个畸形的制度,被我们的建设部直接拿来,而且还当成了宝贝,其政策水平之低下,就不单单让我们感到可笑了,更多的是愤恨!虽然,为低收入者提供廉租住房是政府福利保障的重要形式,但为大多数人提供廉租住房,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能实现吗?实现了又怎么样呢?建设部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

  最要命的是,建设部同国土资源部一样,把建廉租住房的资金来源盯向了土地出让金,这可能是将我国住房市场进一步推向深渊的一项政策。要知道,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之所以不能奏效,除了对现阶段房地产开发业这个行业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外,核心就在于“土地出让金”这个“利”字。一旦政策中涉及到了如何处置“土地出让金”的内容,就为地方政府征地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依据。这样的政策注定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效果的!原因十分简单,本来是农农民手中掠夺来的财富,怎么处置也是“赃款”——关键是要消除“赃款”的制度,变“赃款”为“合理收入”。古人有“盗亦有道”的说法,而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政府部门,总把眼睛盯着掠夺农民得来的财富来支持政府的一些弱智的政策,岂不令人耻笑?

  为什么不能让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自己建造适合他们需要的房子,而非要国家征用、开发商独家高价销售呢?要知道,瑞典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40%的住房是由各种民间社团自主建造的。这样避免了老百姓遭受房地产开发商的盘剥,让他们有尊严地住上了好的房子,而不是把大部分人驱赶到遥远的、像监狱格子一样稠密的“廉租屋”。这将是多么开明的一个制度啊,但要让一个傻子部门觉得它好,也许只有上帝才能做到。

标签:建设部   住房   政策   房地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