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树立科学发展观
怎样才能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近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这或许是中央应对目前乱局,走出困境的一项战略决策。无疑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但是,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否同上次的先进性教肓活动一样最终流于形式,不了了之呢,草民以为,不解决几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要让全党统一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无疑于痴人说梦,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必须重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解决科学发展观的源头问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离开毛泽东思想,而孤立地谈科学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承认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把毛泽东思想排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外,这是极不科学,也不严肃的。实事上,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的毛泽东思想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毛泽东思想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及具体的一些思想,如统筹兼顾、论十大关系,即是毛泽东的一些具体语言,如: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国民经济的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基础工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农业是屁股。既对科学发展有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又有徽观上的具体指导。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内涵用四句话加以概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东西,任何一个方面,在毛泽东思想中都有深入的、科学的论述。科学发展观应是毛泽东思想的题中之意。草民以为,美国之所以能称霸世界,有一个根本的战略指导思想,不管是民主党任总统,还是共和党说了算,都以一以贯之,而不是今天一个理论,明天弄个代表,后天再树个观念。当今中国共产党人,迫切需要的是返朴归真,重新树立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里面找方法,寻真理。如此,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将称雄于世界。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应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否则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必须解决改革开放形成的旧理论中的不科学问题
草民以为邓小平理论只是在特定时期,关于经济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的一些看法,一些观点。邓小平本人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深入的论述,所以很多东西是有待更加严密、更加科学的。如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敢于闯敢于试,上个台阶再来治理等等,这些东西,实事求是的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短时间能起到老百姓讲的吹糠见米的功效,但长远看,其负作用也是很大的,它要求社会有承受巨大阵痛的能力。由于,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巨大的公信度,才使共产党走到了今天,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承认这一点。草民以为,之所以要要求全党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要解决发展中的不科学问题。目前来看由于邓小平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导致社会各阶层,地方各级政府,用此理论的这一点或那一点同中央玩捉迷藏的游戏。在这种状况下,能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吗?目前,中国危机重重,是到了该下决断的时侯了,普金走出叶利钦路线的方法值得借鉴。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杌,让美国自顾不暇,中国的祟美派也自觉理亏。这是修正路线,回到正确路线的最佳时刻,关健看领导者的决心和魄力。
三,必须明确以发展公有经济为主导,解决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问题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必须唯一建立在共有产权的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必须通过人民民主的政治形式,不断解决阻碍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重点克服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所导致的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促使作为社会政治关系结合点的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幸福、全面和谐的正确道路。在经济社会由全体人民所承载的主要社会关系中,人民民主所依赖的经济关系具有决定性。而经济关系的根本点,则是主导现代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产权所有形式。产权所有形式主要是指资产归谁所有,即由谁主导实物资产与货币资本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社会发展模式。市场运行规则和社会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包含了产权发展周期中以成果描述并且决定民生水平的新增财富的支配方式。共产党所追求的共有产权关系,是劳动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在社会劳动中必然要求的经济基础。其必要性首先在于,共有产权规定了劳动人民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必要劳动的性质和地位。这种社会劳动的性质与地位,简单说来,即是确立了社会化大生产究竟属于雇佣劳动还是自主劳动、劳动成果究竟归谁所有以及由谁支配的根本问题。由全民共有的产权关系,是经济社会中的基本经济关系,同样也是经济建设中的主要社会系,并且属于经济基础的核心部分。离开了由产权表现的社会平等关系这一基础属性,也就必然模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方向。共有产权关系,也从根本上规定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体和实现途径。由于产权关系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在社会大生产中的从属性质和社会政治经济的主次地位,那么也就必然反映了谁是经济建设的主导因素、谁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很显然,什么人拥有产权这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发展力,就要由什么人解决物质文明进程中的一切社会问题。假如少数产权支配者无力充当劳动人民的“救世主”,无意成为劳动人民支配劳动成果的服务者,那就只能由劳动人民自主发展生产力,自行创造新希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共有产权则是由经济民主到达政治民主的基本保障。在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促进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只有立足于全体人民共有产权的唯一基础之上,坚持科学发展才有落脚点和方向感。
(第三部份用了荷风掠影网友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