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欧金融危机恶化:亚洲实体经济遭殃

2025-02-28 学习 评论 阅读
  

  美欧金融危机恶化:亚洲实体经济遭殃

  

  香港经济导金名/10月6日,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跌幅大多超过4%。美国政府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计划的通过未能提振美股,加上多家大型欧洲金融机构先后陷入困境,均打击了市场信心,投资人再度蜂拥出逃。

  

  10月7日,亚太主要股市继续剧烈下跌。10月8日,日经指数创下9.38%的21年来最大日跌幅。而股市大幅下挫带来的消费萎缩也令人担心。正如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邓尼斯.洛克哈特日前指出,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将严重损害实体经济。的确,就亚太地区而言,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受到正在不断深化和蔓延的美、欧金融海啸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将日益发酵并侵蚀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

  

  股市下挫后果严重

  

  德意志银行近期对亚洲某国的个人投资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受访者在过去的六个月因股票投资蒙受的损失平均佔其年收入的76%。据德意志银行估计,该国股市的调整可能让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下降1.7~2.2个百分点,这意味著GDP增长可能会放缓0.5个百分点。负财富效应将对多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旅游、餐饮、服装、鞋帽、黄金、首饰及化妆品首当其冲,负财富效应将使此类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减少 4~6个百分点。

  

  航空公司运量的增长可能会从之前预期的13%下调5~6个百分点,而百货公司的销售增长也将从之前预期的20%下调3~4个百分点。另据AC尼尔森公司对亚洲股民的调查显示,近七成的股民表示将减少日常消费支出,75%的受访者计划减少娱乐方面的支出,68%的人计划减少出去就餐的次数。

  

  一般而言,股民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社会主流群体,他们减少消费,势必影响国内实体经济。倾巢之下,哪有完卵?亚太股市在欧美经济转暖之前,或难有重大转机,前景不乐观。

  

  金融风潮渗入亚太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地区经济之间难以完全脱鉤,全球经济不得不面对“环球同此凉热”的现实。而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管道反映出来。美国经济佔全球比重达30%,其进口佔世界贸易的15%。因此,美国经济走软衰退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对外贸依存度大的国家来说,情况将更为严重。

  

  近年来,亚太国家靠扩大出口等战略而崛起,对美欧的贸易成为支撑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但金融风暴引起的美欧消费紧缩,对亚太国家实现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将是沉重打击。

  

  基於这一因素,9月中旬,亚洲开发银行将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率从之前预计的7.8%下调至7.2%。毫无疑问,次贷危机造成亚太国家对美国和欧洲出口严重缩水,直接影响亚太国家的经济增长。因为多年来,该地区的出口密集型程度变得更高而非更低,2007年出口创下纪录,佔当年该地区总GDP的45%,比廿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美欧一直是亚太国家的主要买主。美国已有长达20多年的经常性项目赤字。或者说,美国人的消费能力超越了其生產能力,不得不从海外借钱来支撑消费。这使美国佔据了全球消费总额的25%,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亚洲產品的需求减少。美国的消费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增长,随著美欧金融风暴的逐步显现,亚洲国家的出口将进一步减少,亚洲的出口导向型增长动力现在处境危险。

  

  与此同时,遭受出口不振危机的亚太国家企业又面临信贷危机。因为在金融领域,次贷危机所能传导的领域基本上都传导到了,亚太国家的很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受到了巨大冲击,自身难保,从而很难为企业进行放贷。比如,韩国中小型企业正受信贷紧缩的影响。自去年年初以来,韩资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激增,但当前银行自身在国际信贷市场拆借的能力减弱,很可能首先削减对中小企业贷款。

  

  即使是日本,亚洲的传统经济强国,也难逃厄运。8月份,由於对美出口下滑22%,日本25年来首次出现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月度贸易赤字。同时,日本央行9 月1日发佈最新告,指责日本商业银行是拖日本经济后腿的“大敌”。告指出,今年4~6月,日本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放贷总额比去年同期减少18%,和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则锐减40%。而日本一家商业银行的负责人对此反驳称,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日本各商业银行损失惨重,若不控制放贷量,恐自身难保。

  

  实体经济受损难估

  

  时下,在日本经济界流行这麼一句话:“不管由谁当首相,如果在经济上再不作为,那麼日本列岛沉没已经是指日可待。”目前,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已经產生影响,当然,如果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救市政策能够使得市场稳定下来,那麼由於金融市场震盪而对实体经济所產生的影响最终还是可以控制的。否则,实体经济也会出现萧条。

  

  2008年9月9日,日本民间调查机构—调查公司公佈的调查结果表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恶化等因素影响,今年8月,日本全国共有1254家企业倒闭,同比增加4.2%。这是该国的倒闭企业数连续三个月出现增加。同月,日本申请破產保护的房地產企业数量同比猛增23.5%,达到五年来的最高点。

  

  次贷危机造成美元急剧贬值,从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亚太实体经济受伤很深,其中越南的情况尤为严重。2008年10月6日,越南中小企业协会主席高士歉表示,在当前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越南许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目前中小企业在全国34.9万多家企业中佔94%,所吸收的就业人口佔全国就业人数的 50%以上。他认为,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将有20%的中小企业因得不到贷款支持而面临破產。

  

  高士歉指出,当前越南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银行贷款难。据统计,今年首八个月,企业的市场贷款总额仅为去年同期的20%。另外,当地企业所能承受的商业贷款最高利率为15%,而当前商业贷款的利率约为20%。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未能倖免。新西兰是每天早晨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国家,也恰恰成为了亚太地区第一个步入经济衰退的国家。

  

  该国第二季度国内生產总值(GDP)数据显示,私人消费和出口出现下降,但政府支出仅出现小幅增长。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则於10月初表示,全球信贷危机将减少澳大利亚州、地区和联邦政府的税收。为刺激经济,10月7日,澳大利亚将基準隔夜拆款利率下调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至6.00%。

  

  陆克文的担心是很现实的。伴随著亚太地区大型钢厂的减產和钢材的降价,铁矿石进入了买方市场。作为炼钢原料,铁矿石是澳洲经济增长的重大支柱。现在,买家将在未来的谈判中拥有更大的决定权。而基於悲观的经济前景,买家几无可能接受铁矿石的加价。最后要特别一提的是,由於船东取消或推迟了订单,亚洲造船企业正面临需求骤减的局面,可能导致部份企业破產。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经济   危机   国家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