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网战天涯之“为四川饿死千万人而发”
鹤龄:网战天涯之“为四川饿死千万人而发”
目 录
第一篇、四个人口非正常死亡数据,你信哪一个…………………1
第二篇、某些人蓄意造谣“饿死三千万”的铁证……………………2
第三篇、大饥荒四川饿死1000万的传闻不足为信………………3
第四篇 为四川饿死千万人而发——只想问问廖伯康……………4
这不是一个捉摸不定的问题……………………………………………………4
你每天问我一声“如果你没饿死”都行………………………………………5
“摇摇摇……”可以哄得婴儿入睡,而对大人却不管用……………………6
只是质疑饿死一千万,不是质疑“饿死人”…………………………………6
这路上的垃圾还很多,你应该全部拾起来才行………………………………7
耍无赖本是你们青年人的“专利”……………………………………………7
绝不允许伸出一个指头就是“一千万”………………………………………9
饿死一千万,置信度,于你百分之百,于我百分之零………………………10
从千万死尸中走出来的人却说不出一个死人的名字,谁信…………………10
饿死一千万人不是踩死一千万蚂蚁……………………………………………10
请问,南京大屠杀有几个不同的科学研究数据………………………………11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有人又朝他的胸口捅上一拳…………………………12
有了毛泽东,自然灾害就都躲起来了吗………………………………………13
他们请出了“1961年中苏贸易会谈公”作证………………………………13
“中苏会谈公”保存的严重自然灾害铁证…………………………………14
苏联逼债逼走粮油和其他食品价值21亿新卢布………………………………14
中国欠债主要就是欠苏联的……………………………………………………16
一个“缓”字,就是援助,就是友谊…………………………………………16
你还是不能推断全国就是信阳…………………………………………………17
那些生了蛆的心是绝对不可治愈的……………………………………………17
替中共遮“丑”,这苏联人真是蠢得不亦蠢乎了……………………………18
退回的苹果要扔,扔进黑龙江不就得了………………………………………18
那个时期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并不是一无是处……………………………19
我的网龄小不是也可以成为一个优势吗………………………………………20
看来你还把我当作你这年纪的像你一样的网络大骗哟………………………20
第一篇、四个人口非正常死亡数据,你信哪一个
2009年10月2日 发表于费尔多思红色论坛
首先说明:下表中的一、二、三、四、五、六分别表示六个项目
一、年份
二、各年人口平均数字
三、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年死亡率计算得出的各年人口死亡总数。
四,根据1950——1982年的33年间死亡率最低的1979年的死亡率6·21‰计算得出的各年最少正常死亡人数
五、根据1950年——1957年的8年间死亡率最低的1957年的死亡率10·8‰计算得出的各年最少正常死亡人数
六、根据1950——1957的8年平均死亡率14·31‰计算得出的各年最少正常死亡人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口 死亡 最少正常 最少正常 最少正常
时间 总数 总数 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
1958 790·6 409·8 712·9 944·4
1959 980·5 417·4 725·8 947·4
1960 1683·6 411·5 725·8 947·4
1961 937·8 409 711·3 942·4
1962 674·3 417·9 726·8 963
累计 5066·8 2065·6 3602·4 4744·6
(1958、 59、 60、 61、 62年的死亡率分别为:
11·98 14·59 25·43 14·24 10·02 ‰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第三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年死亡率分别计算,5年人口死亡总数为5066·8万人。
第四项 根据1979年的死亡率计算, 5年人口正常死亡最少为 2065·6万
第五项 根据1957年的死亡率计算, 5年人口正常死亡最少为 3602·4万
第六项 根据50—57年的平均死亡率计算,5年人口正常死亡最少为 4744·6万
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四个非正常死亡人数(五年死亡总数5066·8万分别减去三个最少正常人口死亡数):
……………………………………………………………………………1
(1)以33年间的最低死亡率为参照,五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 3001·2万人
(2)以58年前的最低死亡率为参照,五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 1464·4万人
(3)以50—57年平均死亡率为参照,五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 322·2万人
(4)以50—52年中的任何一年死亡率为参照,五年非正常死亡 0
(注:1950年—1952年的死亡率分别为 18‰、17·8‰、17‰)
这四个人口非正常死亡数据,你会选择哪一个?
第一个,非正常死亡3001万,这是按1950——1982的三十三间死亡率最低的的1979年的数据推算出来的。只要不是别有用心的人,相信不会选这个!因为与实际相隔太远,相隔十万八千里。
第二个,非正常死亡1464万,这是按五八年前死亡率最低的1957年测算得出的。合理吗?肯定不合理。因为,其后我们国家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
第四个,0,当然不可能。
第三个,322万,这是按前八年的平均死亡率测算的。相对而言,是比较科学的。
第二篇、某些人蓄意造谣“饿死三千万”的铁证
2010年1月20 日发表于费尔多思红色论坛
三年大饥荒饿死人的问题,经过某些别有用心的中外专家学者摇唇鼓舌,沸沸扬扬的炒到了饿死三千万以上,最高数据甚至达到了七千万!
而且,据说这些数据都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83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经过科学测算得出来的。果真如此吗?我们还是让国家统计局这个人口统计数据来说话。
根据这个统计数据公布的1958年至1962年的总人口和人口死亡率计算得出,五年实际死亡人数总共5066·8万人。
如果三年(59—61)饥荒饿死了五千万,那就必须将58年和62年的死人全部调进这三年充数才行,而且必须是全部饿死。
如果三年饿死了六千万、七千万,那么,调进58年和62年的死人还不能足数,必须请这些中外专家学者从国外“进口”一千万至两千万死人才行!
可见,嘴里吐出这些饿死人数据的人有多么的混账!
这些人的混账是没说的了。那么,嘴里吐出饿死三千万的人是不是就不混账了呢?我们还是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说话:
如果以50—52年中的任何一年死亡率为参照,58—62年五年间的非正常死亡为0,根本就不存在饿死人的问题。
如果以58年前的8年平均死亡率为参照,58—62年五年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为322·2万人
只有以1983年前的33年间死亡率最低的1979年为参照,58—62年五年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才达到了3001·2万人。
………………………………………………………………………… 2
这些叫嚣三年饿死三千万的人,要求那三年从前九年的平均死亡率14·31‰的水平上,一觉醒来,就要达到1979年的死亡率6·21‰的水平。你看他们混账还是不混账
第三篇、大饥荒四川饿死1000万的传闻不足为信
2010年4月25日 发表于费尔多思红色论坛
(一)
关于三年大饥荒饿死人的问题,网上流传着一篇帖子:《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大饥荒四川饿死1000万人》,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尚昆同志继续说:“……但究竟死了多少人,中央不清楚。你说说,四川究竟死了多少人?”廖伯康举起一个指头,说:“死了1000万。”
杨尚昆;“1000万?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廖伯康:“是从省委正式文件上来的。”
杨尚昆:“全国县以上的文件都要送中央办公厅,为什么我不知道?”
廖伯康:“四川省委下发的一份文件注释表明,1960年底的四川人口总数是6236万,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1957年的四川人口是7215.7万,两数相减正好约为一千万。这只是从文件上推算出的数字,实际上恐怕不止。”
原来,廖伯康的“饿死一千万”就是这样弄出来的。即把57年的人口减去60年的人口,得出了60年比57年减少1000万人,所以肯定就饿死了一千万。
可是,他却没有看到,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四川省人口是62,303,999人”的数据(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
(二)
四川省1953年的6230万人要达到1957年的7216万人,四年时间内就必须增加984万,四年内能不能增加984万人,这就取决于它的人口增长率了。网上搜到了两个有关四川人口增长数据:
第一个数据:年平均增长率5.6‰ 。
曹树基《1958-1962年四川人口死亡研究》:成都府境包括成都市、双流、新都、华阳、新繁、金堂、彭县、温江、崇庆、新津、崇宁、郫县、灌县、简阳、什邡和广汉。合而计之,1953- 1964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5.6‰。(1964——1982年为21.6‰ )
第二个数据:年平均增长率18.9‰。
根据新都等十县县志,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7.4‰。这一数据并不确切,是因为双流、金堂、郫县等三县1954年人口少于1953年。此三县邻近成都市,小块区域的划出可能是造成1954年人口减少的原因。从1954年至1957年,十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9.8‰,若排除双流、金堂、郫县不计,其他七县1953- 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8.9‰。由于成都市区另计,故以18.9‰作为成都府属各县灾前人口增长速度。
(三)
………………………………………………………………………………3
参照5.6‰的人口增长率计算,全省1957年最多为6410万人,与省委文件注释中的1960年为6236万人比较,人口减少的绝对值最多为174万人。
参照18.9‰的人口增长率计算,四川省1957年最多为6730万人,与省委文件注释中的1960年为6236万人比较,人口减少的绝对值最多为494万人。
若以这个减少的绝对值为饿死人的依据,最多也不会超过500万,哪来的饿死1000万!
(四)
再说,四川省委下发的这份文件注释表明的1960年底的四川人口总数是6236万的数据出于何处?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如果这个数据是准确的,根据第二次人口普查公告数据,四川省1964年人口为6795•6万,与1960年比较,四年时间内只增加了560万。
即使1953年——1957年的四年时间内也增加560万。 “饿死一千万”也还有400多万人的缺口。
不知廖伯康到哪里去弄死人充数?
第四篇 为四川饿死千万人而发——只想问问廖伯康
2008年12月20日 发表于华商杂坛
廖说,大饥荒时四川饿死千万人。也就是六至七个人中就死了一个!只想问问廖伯康:
大饥荒时,你家里有多少人,死了几个人?你家有多少亲戚,死了几个亲戚?你有多少朋友,死了几个朋支?你所在单位或学校有多少同事或同学,死了多少同事或同学?
如果你这个前政协委员还没有饿死,还好好地活着,请你光明正大地站出来,面对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拿出具体的名单!
否则,本人将认为你是在妖言惑众,企图修改历史,毁灭历史!
如果你没有死,请一定要说话。
辩论帖
1、这不是一个捉摸不定的问题
(此帖发出,骂声、责难声一片。)
草根小民:楼主 你疯了!……
无级:面对饿死的几千万生灵,楼主提这样的问题太卑鄙。
吊蓝绿梦:楼主,有本事接着忽悠……
南院门:你和日本右翼的做法一样:南京大屠杀30万人,拿出名单来。
装大蒜:请饿死的都来个名。
……
……………………………………………………………………………………4
鹤龄:告楼上各位:我给廖伯康提出的问题,不是一个没有边际捉摸不定的问题。而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以廖伯康的身份地位和才学,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小菜一牒的事。如果他熟悉的人群饿死率达到了一比七,本人马上发贴向他道歉。
如果廖伯康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请你们代劳一下,问一问你们的父辈、祖辈,当时他们身边的亲人、熟人有多少,饿死了多少,如果饿死率达到了一比七,本人也会马上认错并向各位作出深刻检讨。
如果你们也不愿意作这样的调查,那就请你们尊重我这一点可怜的民主自由权利——仅仅是一个质疑权而已,并不是“否决权”!
各位都是信奉高尚的美国民主的。如果是在美国的话,我想,这一点可怜的权利一定不会被剥夺。所以,现在我非常后悔,怎么做了一个倒霉的中国人!
2、你每天问我一声“如果你没饿死”都行
古道西风瘦马:真的和日本右翼的做法一样:南京大屠杀30万人,拿出名单来。……
一心求真:1、老先生,你的论证方法不对:饿死率是一个平均值……
菜老:鹤龄肯定不会与一心讨论方法论问题。他会依他自己的逻辑来说话:“如果他熟悉的人群饿死率达到了一比七,本人马上发贴向他道歉”……他(廖伯康)不可能回答鹤龄,鹤龄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换句话说,即使有网友举证自己家人99%都死了,都不能反驳鹤龄的观点。一心,你必须想办法让廖同志举证廖同志的相关数据,鹤龄才会道歉或拒绝道歉。
一心求真:1、我不稀罕“鹤龄”道歉,对于历史真相和死去的同胞,他算什么东西?
2、……
为打虎而来:鹤龄,廖伯康参加革命比你早,级别比你高,你都没饿死,他怎么会饿死呢?因为你的回复太恶毒所以回敬你一下。你的恶毒言语如下:“如果你这个前政协委员还没有饿死,……拿出具体的名单!”
鹤龄:你说得很对,廖伯康参加革命比我早,级别比我高,国为我是无级的——无产阶级。不过,说到死人嘛,阎王爷爷从来就不认什么“级”。说这个没意思。
廖伯康没有饿死,我也没有饿死。这不就得了,我们两个都受了饿又都没有饿死,这不也是一个客观事实嘛,也能说明问题的。
我们两个挨过饿而又没有饿死的人谈“饿死”,碍着你什么了?你连饿的滋味都没尝过,谈一谈“饿死”也就罢了,还非要我这个从饥饿中走出来并没有饿死的人也服从你们的“饿死”,要是真的我饿死了,也就由你们说去,无奈我是真的没饿死,我怎么能昧着良心喊饿死!
至于你说到我的恶毒语言,我就真的不知恶在何处毒在何处了?廖伯康说四川饿死了一千万,不恶也不毒,我才说了一句“如果你没饿死”就恶毒了,是不是那“一千万”就活该饿死,他廖伯康就不该饿死,就不能饿死,连饿死两个字都不能挨着他了?哎,真不知这是伤着你哪根筋了!
………………………………………………………………………………5
我这个人好说,你每天问我一声“如果你没饿死”都行。我绝对不会以为你是什么恶毒,我每天都会回答你:“我真的没有饿死,我的亲人,我的乡邻,我的同学,谁都没有饿死!”
至于我向廖伯康提出的问题,我还是坚持:“如果廖伯康当时没有饿死,现在也还没有死,那就请他回答。至于你,就在一旁听吧,最好不要打我们的岔。
菜老:瘦马各位位看客,看到没有?鹤龄最终还是要廖伯康回答,别人回答不算数。我差不多像是事前诸葛亮啊
3、鹤龄认错书
鹤龄:名位网友。鹤龄确实错了。在此正式表示认错。请网友往下看:
鹤龄认错书 :本人年老糊涂,上帖伊始,便哇哇啦啦发议论,未作任何调查研究,便信口胡言:《只想问问廖伯康》,大有不恭不敬之嫌。在此,谨向廖老表示歉意。同时向各位网友表示歉意。
4、“摇摇摇……”可以哄得婴儿入睡,而对大人却不管用
鹤龄纠错书:鹤龄经过深刻反省检讨,发现错之根本所在,纯系问错了对象,以至铸成大错。鹤龄素性襟怀坦白,知错必改,有错必纠。故将《只想问问廖伯康》纠正为《只想问问为打虎而来》:
您的贵贴是原创还是转贴?如是原创,究竟是您自己对廖的访谈,还是他人的访谈?这位“他人“是谁”?如是转贴,究竟是转于何处?转自何人?
这位“何人”是原创还是转贴?如是原创……请为打虎而来回答我的这几个问题。如果你的信息没有确切出处,本人就视为来路不明之物,以“网谣”相看,一个字:谣!谣!谣!
谣!谣!谣!就像母亲唱的动听的摇篮曲:“摇摇摇……”效果虽然也非常大,可以哄得婴儿马上进入睡眼状态,不过,对大人并不管用!
5、只是质疑饿死一千万,不是质疑“饿死人”
为打虎而来:1、我的帖子前面有“转贴”两字,没看见是你自己的问题。2、这里是公共空间,你写这个的目的你自己心里清楚,大家也有鉴别能力
鹤龄:算我瞎了眼,没有看见转贴两个字。请问,转于何处,转自何人?这位“何人”又是转贴还是原创?是他自己的访谈还是道听途说?要知道,你所转贴的信息是饿死一千万人而不是一脚踩在蚂蚁窝里踩死了多少蚂蚁的事,可以随便用举起一个手指头就是“一千万”来推测估计的!如果你的信息来路不明,请恕我无礼,我只能以“网谣”相看。
………………………………………………………………………6
说到我写的目的,不但自己心里清楚,而且也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就是质疑你转贴的这个既没有可靠也没有进行过科学统计测算的不负责任的数据,希望探求出事实的真相。
你转贴的目的不知你自己清楚不?如果清楚,可不可以也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至于别人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听你的还是听我的,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何况我并未肯定四川没有饿死一个人,我只是质疑饿死“一千万”,不是质疑“饿死人”。
6、这路上的垃圾还很多,你应该全部拾起来才行
为打虎而来:1、转于何处我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怎么样。2、我的目的是让大家不要忘记历史。我已经说过纠缠那三年全国到底死了3000万还是1000万没有实质意义。发这个是针对有人说那三年除了信阳事件外就没有别的大规模饿死人的事件了。3、你的目的我也清楚,你在做一碗孟婆汤,好让大家忘了历史。捡回你在改革中失去的尊严
无级:你也太看他是个人了,与这样的无耻的人辩论感到贬低了自己。
鹤龄:
1、不告诉我。这是你的自由。我没有什么怎么样!不过我也有我的自由,因为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出处,我就可以告诉大家,这个“一千万”是外太空来的一个不明飞行物!
2、你用一个路透社(路途拾)消息,让大家不要忘记历史,这路上的垃圾还很多,你应该全部拾起来才行,那样才会臭出一个高质量,臭出一个新水平。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不会忘记“历史”。
3、“全国到底死了3000万还是1000万”对于你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有实际意义的也就是这个字:臭!你就需要它。
4、你说我“在做一碗孟婆汤,好让大家忘了历史。”此话正好适用于你,只有将一条“路途 拾” 消息混淆视听的人才有让人忘记历史的嫌疑。本人从来不干这勾当,所以做这碗孟婆汤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5、“捡回在改革中失去的尊严”。此话从何说起?按照你们所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是一个奴才。奴才无尊严可言。所以我在改革中没有失去什么尊严,也无须捡回什么尊严。不过,根据你的意思,你倒好像是要维护自己在改革中得到的尊严似的。这我就很不理解了。因为你一直在我面前叫苦,生活在中国,你没有一点尊严,只有生活在美国才有尊严。
所以,你说来说去,我是越听越糊涂了。不知你竟究是为了什么?
7、耍无赖本是你们青年人的“专利”
古道西风瘦马:我家不在四川,是东北的。但是,我家爷爷奶奶都是那个年间“营养不良”死的,我们家的死亡率大于1:20。
……………………………………………………………………………7
汉江小鱼:当时我家住在县城,一个也没有饿死,因为好歹还有我父亲的工资,但是我
母亲多次向我们讲述“瓜菜代”的艰辛,很难想象,那些完全靠天、地吃饭、并拥有多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家庭,将会如何熬得过来?
我是闲人:1960年,我的父母都在四川工作,据他们讲:新津县里全家死光的非常多……
老孙007: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当年我外祖父的村里有的家庭在6天以内饿死了三个,他们全家不超过10口人;现在很多人之所以痛恨毛泽东,大量的饿死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古道西风瘦马:3:10大于1:6,可以请楼主出来道歉了吧?
菜老:重新看了一下,鹤龄还真有这种约定。但是,我仍然认为鹤龄不可能道歉。因为你我不是鹤龄,谁知道他怎么理解他的约定呢?说不定鹤龄会说:你们资产阶级西化分子所说的数据并不可信。他仍然不道歉。拭目以待。
古道西风瘦马: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耍无赖?
菜老:鹤龄可能突兀一枪,将瘦马刺于马下呢。比如,他可能发问:鹤龄难道比瘦马更无赖么?只怕瘦马会晕头转向
鹤龄:瘦 马 先生,久违了。几个月前,好像见过您的一篇告别贴吧,不对,好像是检讨什么的吧。此后,就再也没有看见您的身影了(被禁言)。想念得很呢?您终于又回来了。您确实应该回来的,因为这里有一片非常适合您的口味的绿草地。水甜草嫩,您永远不用担心闹什么大饥荒。保险,过不了几天,您就再也不会是什么瘦马而会变成肥马了。
老朋友久别重逢,您怎么一开口就骂起来了呢:“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耍无赖?”,看起来,您的那个马脾气还是没有变呀。不过您也骂得很对的。耍无赖本是你们青年人的专利,我这个老不死的居然也耍起来了,这还了得,侵犯了你们的专利权!真是罪该万死!
现在,大错既已铸成。我就先向各位认个错吧,还赔个礼。“为打虎而来”总是说我死不认错。你看是不是太冤枉我了。事实不就摆在面前吗?谁说我死不认错,再冤我,我就要向法院起诉了。
不过,检讨归检讨,认错归认错。客观原因不讲一讲也不行的:近来交了几位年轻朋友,所谓近墨者黑嘛。老头子我一不留神,便沾上了这个“赖”,刚刚把这个学来的“新技术”出手试一试,便被您给逮着了。活该我倒霉!哎。这人不走运嘛,喝凉水也烫了口哟!
菜老:看看,果不其然,“鹤龄”以无赖二字作为切入点。拭目以待。
8、是不是您就相信“他那么小的人就会耍无赖”呢
古道西风瘦马:鹤龄先生。请您务必注意,我用的是疑问句,这是一种怀疑的态度在问我的朋友:“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耍无赖?”这句话说明,我不相信您这么大的人会“耍无赖”!这,怎么成了“骂人”呢?我开始怀疑,您的理解力需要再补补课了!
几个月前,我好像没告过什么“别”,倒是前几天我溜达出去转了下。可是瘦马有个毛病,就是放不下朋友。有个朋友送了我些东西,于是我就回来了。这,应该是我的自由,不碍您啥吧?
至于您的推论技术。真的有拾人牙慧的感觉,回答“西园公子”的话,车轱辘话再倒给您,也没意思,您的检讨很好,可惜您的“新技术”还不成熟!
………………………………………………………………………………8
鹤龄:行了行了,确实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现在又有问题不能理解了,敢问,是不是您就相信“他那么小的人就会耍无赖”呢?
没有“告别”就好。其实,我也只是说好像。没有告别就没有吧,我胡说了。表示歉意。不过我好像记着总有那么回事,是整什么风吧。我没出席会议,偶然路过会场门前,听路人说起,有个瘦马,当了“主席”。
菜老:鹤龄老汉想说什么,我事先猜个八九不离十。瘦马挨了一回马枪。
9、绝不允许伸出一个指头就是“一千万”
古道西风瘦马:大人小孩可是大不一样的,这小孩子要是耍个无赖泼皮一下,可能会更加招人喜欢。记得宋朝有个词人儿说:“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您看是不是?而大人耍无赖一定会被人BS。又,瘦马是不是“告别”,那是个人的事儿,但是让您如此记挂,看来,SM是不是离开华商,对您的影响多少还是有些的?
鹤龄:最喜小儿无懒。您这话算是说到了问题的实质,正因为如此,各位网友才招我喜爱的,特别是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是啊,鹤老您这么大年纪要是再耍无赖,那可就是为老不尊,让人笑话啦,所以我坚信,鹤老绝对不是那种不要脸的人!
鹤龄:对于网友的坚信,即使是反语,本人也表示感谢。不过,可以告诉网友,老头也非常自信,绝对不会是那种不要脸的人!
对于这个“一千万”饿死人的数据,本人为什么要提出质疑。因为,每一个可靠的数据,都必须通过科学的调查手段得来。我们见到的统计数据,一是自下而上的层层表数据的最后汇总,二是由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推算。绝对不允许某人伸出一个指头就是“一千万”的推测和估计!
四川饿死人的数据,过去没有这样的表数据进行统计汇总。今天我们要探讨它的真相。就必须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对象必须是从大饥荒中走过来的人,调查的内容也就是我在《只想问问廖永康》中提到的几个问号(这几个问号,谁都可以回答,也都可以提出具体的名单,因为范围限定是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不涉及)。接受调查者与当时亲历者的比率愈大愈好,愈大,得来的数据愈精确。
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数据摆在大家面前,那就没有什么好质疑了。我相信你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对于我的这番话应该不会存有疑义
草根小民:您和某党一样的“实事求是”。BS你!
10、饿死一千万,置信度,于你,百分之百,于我,百分之零
…………………………………………………………………………9
古道西风瘦马:首先,统计学的方法是经过检验的科学方法。这门科学的特殊性是追求结论的“置信度”而不是什么准确性。只有1+1=2这样的“确定科学”才用“准确”这个词。可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大多数是“不确定科学”。
其次,您也知道样本的“准确”“可靠”是得到“高置信度”的结论的关键。这里,数据的最重要,那么,一个有名有姓官具要职的人提供的数据是会被夸大还是会被压缩?比较几个数据,瘦马对全国非正常死亡3千万的说法比较相信,而作为重灾区的四川,非正常死亡人口八百万是保守估计,应该接近一千万。您可以觉得没有这么多,那您也可以拿出您的依据,而不是怀疑统计方法和数据出处。
最后,其实,大规模饿死人的事实存在,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数据去追证到底死了多少人,一千万还是三千万还是五千万都是人间惨剧。如此规模的非正常死亡,举世罕见。
鹤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大多数是‘不确定科学’”。你这个高深的理论实在把我给弄糊涂了。 鲁迅 先生有句“人生识字糊涂始”,我今天就来个“老头学‘道’糊涂始”吧。也来糊涂一下,就认了你这个“不确定确学”:“饿死一千万”,不确定的“科学”!一千万,置信度,于你,百分之百,于我,百分之零!
11、从千万死尸中走出来的人却说不出一个死人的名字,谁信
古道西风瘦马:这个理论一点也不高深,简单得很,关键是您是不是用统计学这样的科学看待人口非正常死亡这个事件。
你又不科学了吧?置信度于我也就是90%,这就是可以接受“域”,统计学里不需要100%的,同样,您的0暴露了您不是怀疑数据,您是怀疑事件!
如果您质疑1千万这个数字,您可以选择不信,或者亲自去四川调查,或者直接找廖对质。而您的方法,却是为质疑而质疑的狡辩。谁能拿出名单?这是日本右翼的伎俩,不是科学的统计学方法!而且,您的口气里透露出来的,分明是另有目的。……
“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拿出具体的名单!否则,本人将认为你是在妖言惑众,企图修正历史,毁灭历史!”这话是你说的吧。
鹤龄:一点不错,这话是本人所说。不过,请你不要去头取尾,只取你所需要的一截说事。此话前面还有一长串前提,现录如下:“大饥荒时,你家里有多少人,死了几个人?你家有多少亲戚,死了几个亲戚?你有多少朋友,死了几个朋支?你所在单位或学校有多少同事或同学,死了多少同事或同学?”
现在我还要再次重复:如果一个自称从一千万死尸堆中走过来的人,却说不出几个生活在他身边而又饿死在他身边的死亡者的名字,那么他的这个“一千万”,肯定就是信手拈来的没有任何可信度的数字。这就是有意歪曲事实,篡改历史。不过,我相信廖老不是这样的人,因为这个“一千万”至今还没有找到出处!
12、饿死一千万人不是踩死一千万蚂蚁
…………………………………………………………………………10
(古道西风瘦马一直用我以身边人取样是错误的、要拿出死人名单是是可笑的说事,并以全国有6—8千万残疾人为参照,说明全国饿死三千万四川饿死一千万的数据是可信的。)
古道西风瘦马:对您老,瘦马是彻底无语了!一直以为只有小儿才“无赖”,原来老儿也是可以的哦?不讲道理若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鹤龄:对一个出处不明的道听途说的消息,而且是饿死一千万人不是踩死一千万蚂蚁的消息提出质疑,你以为这是老儿在耍赖,你非得要老儿相信才行,你不觉得这是“很”讲道理若此吗?你不觉得这是有点蛮横霸道吗?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古道西风瘦马:三到四年,1000多天,那么大的省,每天每地平均下来,有什么不可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又不是集中在一个南京啥的,有什么不可能?数据的人有名有姓,您可以去确认一下,不管您信还是不信,都请别用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方法简单推断!
13、请问,南京大屠杀有几个不同的科学研究数据
古道西风瘦马:再问鹤老,您家在南京有亲戚吗?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有人被杀害吗?华商的朋友谁家在南京大屠杀中有亲戚被害?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说?谁能亲身证明南京大屠杀,在华商上的朋友有吗?
难道这样可以否定南京大屠杀?
再问鹤老:你家抗日的时候有亲戚被小日本杀害吗?华商的朋友谁家有亲戚被小日本杀害?那时候咱4万万同胞,8年死了2、3千万,也差不多1:20吧?按鹤老的说法,咱们每家都应该得有几个被害的嘛!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一个都没有?这很说明问题啊,是不是没有那么多?
难道这样可以否定小日本杀害中国人的暴行
鹤龄:你把南京大屠杀搬了出来,与这个“大饿死”比,有一点意义吗?是不是也想质疑一下以平衡我对饿死千万人的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保存有大量的人证和物证,甚至还有日本兵自暴的杀人比赛之类的证据。而且,日本侵略军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还经过了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日本人能赖得了吗。
这个所谓的廖伯康说的四川饿死“一千万”连个最起码的出处都没有,其可靠性居然也可以拿来和南京大屠杀相比,这不是明明在说,南京大屠杀也是这样一个由“不确定科学”摸脑壳,伸指头推测估计出来的数字。那我就真的领教了
古道西风瘦马:是吗?守着那么多大屠杀的人证物证都可以被日本右翼说“不可能”!为什么?守着那么多咱D“自暴”的人证物证,您也可以说“不可能”,为什么?
无非是有些人,搅在所谓“准确数据”、“被害人名单”这样的把戏里忽悠而已!这些日本右翼的脑残做法,被国际法庭的判决狠狠地抽了一个大耳光,虽然他们依然不认错。该不会,某些“老”们也得挨上咱D给您的人证物证后,也不认错吧?
…………………………………………………………………………11
鹤龄:原贴有“公安部是管户口的,现在的粮票、布票、油票、肥皂、火柴等一切生活用品都同户口挂钩,死一个人就抹掉一个人,这个数字应该准确啊!公安部查的结果,当然也是通过四川省公安厅,说是800万。”
可是,廖伯康却“举起一个指头,说:‘死了1000万’。”
请问:廖伯康的估计比公安部门的统计,信谁的?自相矛盾!
公安部门“死一个人就抹掉一个人”,是不是不是饿死的就不抹?专抹饿死的!
古道西风瘦马:您终于看到“出处”了。统计数字的置信度和偏差前面已经给您说过了。很简单,如果如文中所述,那么非正常死亡人数保守估计800万(也就是说,至少这个数),而更接近事实的数,恐怕还要增加很多。简单举例,一个没有户口的孩子死了,公安局的统计数字就不会出现这个孩子的数据,而当时先死的,主要是老弱病残。还有取样的时间性问题,比如,又过了半年,半年前800万,现在当然又有所增加!
所以廖认为,还要加!1000万,更接近实际情况!OK?
鹤龄:你们一直强调政府当局刻意隐瞒死亡真相,公安部门会有饿死人的告吗?所以,不管饿没饿死人,公安部门绝对不会有饿死人数据出。它所的都不是饿死的人。
400万,800万、1000万,1250万,同一个问题,这么多结果,本身就值得怀疑,何况又来了个多多亦善。请问,南京大屠杀有几个不同的科学研究数据?
再说,“中央”(杨尚昆)还不相信少的,信了多的。这个“中央”一定是没事专寻死人了。
一个贴子的来路不明,这些数字,哪一个能叫人相信它的可靠性!
廖伯康致力于向中央反映实际情况,1250万,他来了个四舍五入,“伸一个指头,一千万“!廖伯康会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吗?如果是,他的话就没有半点可靠性!
14、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有人又朝他的胸口捅上一拳
古道西风瘦马:您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您难道不知道,当时刻意隐瞒的,何止是死人的真相?公安局的死人当然不都是饿死的,但是800万其中,“非正常死亡”的有多少?在和平年间,这样高的死亡率说明什么?这还用多说吗?
鹤龄:三年自然灾害本来就不是正常年景。而且还有国际上的经济制裁。特别是苏联的趁火打劫。
古道西风瘦马:三年自然灾害?扯淡,您说说,那三年都有啥自然灾害?苏联趁火打劫?怎么打的?国际经济制裁?那是咱自己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闭关锁国。可别自己肚子疼赖灶王爷!
鹤龄:你有资格说我扯淡吗?没有自然灾害。别处我不说,1960年湘潭市涨水,我就参加过抢险,结果堤溃,损失惨重。那个时期的抗灾能力很弱,不像现在一样,动不动就是汽车飞机,没这样的好事,主要靠肩扛手提。所以,小灾大难大灾特大难是常有的事。
…………………………………………………………………………12
苏联的趁火打劫给当时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那时候,一穷二白的中国,唯一得到的外援就是苏联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各个方面。正是趁着中国的困难时期,苏联却加紧讨债(据说只要食物),撤走全部专家,带走全部技术。由苏联援建的工程项目全部下马成了烂尾楼。苏联“援助”来的火车头由于没有零部件,而全部成了废铁,当时的湖北横店火车站就停了好多这样的废物。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有人又朝他的胸口捅上一拳,你知道这是什么后果吗?这就是致命一击。
15、有了毛泽东,自然灾害就都躲起来了吗
古道西风瘦马:呵呵,用你的方法推论一下,湘潭有大水就是全中国都发大水?这还不是扯淡?(据说只要食物)?苏联要了咱多少粮食、多少吃的?您有数据吗?没有数据不是扯淡是什么?
鹤龄:1、全国发大水,我没有说。湘潭位于湘江边,湘江是长江一条主要支流。长江流域及江南,汛期和降水规律基本相同,现在还是如此。故湘潭涨水也可以说明江南的情况。这应该没多大的问题。还有一条黄河,也是喜欢兴灾作难的,比长江还要凶。我想,不会因为出了个毛泽东,它就老老实实地年年风平浪静吧。其他地方,我就不说了。不过,倒想请问你:“自然灾害。扯谈。该作何解释?难道说,有了个毛泽东,自然灾害就都躲起来了吗?毛泽东好像还没有这么大的福分。难道说只允许今天有,而不允许过去有。你看到今天吗?几乎年年有。
2、“据说只要食物”,只是听人家说的,不是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更不表示确切数据。
16、他们请出了“1961年中苏贸易会谈公”作证
装大蒜;苏联趁火打劫的事给个材料说明?
虎啊:苏联趁火打劫的事给个材料说明?苏联那档子事是在1961年,已经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末期了。
为打虎而来:苏联在中国大饥荒期间向中国逼债了吗?请看《1961年中苏贸易会谈公》:
1961年中苏贸易会谈公( 1961年4月8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代表团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贸易代表团,继在北京举行初步会谈之后,最近在莫斯科进行了会谈,会谈已顺利结束
……
…………………………………………………………………………13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代表团和苏联政府贸易代表团之间本着合作和相互充分谅解的精神进行会谈的结果,商定了相互间的货物供应额,并在本年4月7日签订了1961年中苏货物交换协定书。商定的货物交换额中包括了为了两国国民经济需要而供应的广泛的货物品种。
如同往年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61年内将供应苏联有色金属矿砂、锡、水银、铅、生铁、水泥、桐油、化工品、羊毛、生丝、茶叶、呢绒和绸缎、缝制品和针织品,以及其他工业品和手工艺品。
苏联将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锻压、发电和电工设备,石油设备,金属切削机床、挖土机、泵和压缩机、拖拉机、汽车、石油产品、黑色和有色金属压延材,化工品和其他苏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统出口的货物。
在会谈中还讨论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在1960年贸易业务中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苏联的欠帐问题。苏联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暂时困难表示充分谅解,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上述欠帐在五年内分期偿还,不计利息。
中国方面以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苏联在今年8月底以前以借用的方式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万吨糖的建议,糖将在1964-1967年期间归还,不计利息。
双方在友好和兄弟的气氛中还商定了有关进一步发展中苏友好关系的某些其他问题。
(为打虎而来帖出这份材料,目的是想说明苏联没有逼债。没想到却给我派上了用场)
17、“中苏会谈公”保存的严重自然灾害铁证
鹤龄告网友:本人因恐沾上骨质增生,故不时出现“漏网脱逃”现象,未及奉陪,请各位网友见谅。并请继续热议,同时请静候本人的最新回贴
鹤龄回复“古道西风瘦马”、“为打虎而来”:
面对着自己掀开的一页尘封已久的历史却无视它的存在,我真弄不明白,二位这是怎么了?现在,请你们端正心态,集中视力,勇敢地瞧一眼它吧,不用害怕。它,不过就是历史,无力对任何人进行攻击,但是,它还能够说话,为自己维护权利!请听:
“在会谈中还讨论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在1960年贸易业务中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苏联的欠帐问题”。(见于为打虎而来网友转交本人的《1961年中苏贸易会谈公》。)
现在,你们总该听见看见它了吧!这就叫做历史!
这个为苏联人知晓的也就是为当时国际社会所共知的“严重自然灾害”,我想请二位重新作过评估,究竟是属于严重自然灾害还是一般自然灾害或者是没有自然灾害!
18、苏联逼债逼走粮油和其他食品价值21亿新卢布
……………………………………………………………………………14
鹤龄:关于中苏关系由亲兄弟到死对头的变化,这是当时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话题。你们竟然也想对它进行歪曲,搬出了这个《中苏贸易会谈公》来说事。岂不好笑。请看:
“如同往年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61年内将供应苏联有色金属矿砂、锡、水银、铅、生铁、水泥、桐油、化工品、羊毛、生丝、茶叶、呢绒和绸缎、缝制品和针织品,以及其他工业品和手工艺品。
苏联将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锻压、发电和电工设备,石油设备,金属切削机床、挖土机、泵和压缩机、拖拉机、汽车、石油产品、黑色和有色金属压延材,化工品和其他苏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统出口的货物。”
这就是这个双边贸易会谈公的实质内容,各自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从对方获取自己所需的实惠。就像我们走进市场进行交易一样,谁援助谁了?
“上述欠帐在五年内分期偿还,不计利息”,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曾经作为颂歌在唱着的苏联老大哥还是当年的那个苏联老大哥吗?那各位就真的是在痴人说梦了。请看:
1960年7月28日 至 9月1日 ,苏联撤走了1 390名所有在华专家,并终止派遣专家900多名。“苏联单方面撕毁312个协定与两国科学院签订的1个协定书,以及343个专家合同与合作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技合作项目。苏联停止向中国提供新技术,不再供给中国钴、镍等矿产品。”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编写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17页。)再请看:
在中共中央 1964年2月29日 给苏共中央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到1962年底为止,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粮油和其他食品值二十一亿新卢布。在同时期内,我们向苏联提供矿产品和五金值十四亿多新卢布……这些矿产品中,有许多都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
这才是当时中苏关系的真实写照!我国向苏联提供的粮油和其他食品价值就高达二十一亿新卢布!我先前所说的“据说只要食物”的“路透社”消息在这里也得到了印证。
不计利息的“欠帐”如此吸引各位的眼球,我们再看看它到底是一个多大的烧饼!欠帐者,“在1960年贸易业务中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苏联的欠帐”也。饼就这么大,不够塞牙缝的,只不过是1960年双方的物质交换中我方应付的结算差额款而已。也就是一斤米换一斤盐之间相差的那两分钱的问题!
当然,这也可以叫做援助,强盗发善心的援助。打完你再抚你!纯粹出于政治目的。因为中国快要从灾荒中熬过来了。再不强装一点姿态,以后恐怕就半点好处也捞不着了。
至于那些“并将有助于中苏兄弟友谊的进一步加强”一类漂亮话,各位可能也当真了。其实,这与网友称我“鹤老”而其实是“鹤老头、鹤老不死”一样,纯粹是表面文章罢了。各位当真我可不会当真,我没你们傻!
为打虎而来:50万吨糖呢被你私吞了
鹤龄:同样是交易,同样是强盗的善心。
为打虎而来:依据何在
鹤龄:这个依据不是在文件里有嘛。人家是要还的呀,不是白送。人家要是好心,怎么会在中国灾荒时期要走了那么多食物!
…………………………………………………………………………15
19、中国欠债主要就是欠苏联的
为打虎而来:(转帖)1950-64年中国偿还外债和对外援助支出(亿元)
年份 偿还外债 对外援助
----------------------------------
1950~55 6.80 12.60
1956 5.97 4.04
1957 6.08 4.67
1958 7.23 2.76
1959 7.11 3.50
1960 6.73 3.63
1961 6.58 5.19
1962 6.42 8.54
1963 2.86 9.61
1964 0.96 12.16
资料:偿还外债数摘自《中国财政统计:1950-1991》(财政部综合计划司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第135-136页。对外援助支出摘自历年国家预算决算告。
这份表格说明大饥荒年代中国的还贷数额和往年并没有太大区别.相反对外援助部分增加了.这说明有人被浮夸风吹昏了头,还说明某人为了所谓国际领袖的名分......
鹤龄;你提供的那些数据很有说服力,它说明了中国欠债主要就是欠苏联的。
还债的情况,按协议是在65年全还清。前五年平均每年只一亿多。56年中苏关系开始紧张,一年还了5亿多,我国受灾后,如果关系友好,可以暂停还款,就像我们朋友之间的交往一样,在朋友遇上特殊困难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的,自己再困难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向朋友伸手索旧帐!
表中数据体现出来的是,苏联的做法正好相反,所以,这几年也是我国还债最多的几年,每年都是6至7亿。提前一年于64年还清,这一年还的只有不到一个亿。
此后不久,中国就宣布了既无外债也无内债。
20、一个“缓”字,就是援助,就是友谊
为打虎而来:“人家是要还的呀,不是白送。”明白了。原来要还就是“同样是强盗的善心。”不管计不计利息。你是白眼狼吧
鹤龄:莫名惊诧!本人原以为你是我的论友中最斯文的一个。现在明白了,原来也如此。行吧,我不计较,请继续发作。请问,假如你的朋友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捅了你一拳,而在你将要解困的时候,又送来一束鲜花问候,你会领情吗!
中国人没有希望借债不还钱的。我也没有说过借债不应该还钱。只是认为不要乘人之危,落井下石。逼着还。起码,从两国人民的多年交情来说,缓点还是可以的。一个“缓”字,就是友谊,就是援助。
…………………………………………………………………………16
你对我说的怎么辩理都行,这个“白眼狼”就不行了。不能说是对。216楼
21、你还是不能推断全国就是信阳
为打虎而来:莫名惊诧!我认为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用了一个设问句指责希望不还钱的难道有错吗告诉你我为什么要就这个问题跟你争论不休,因为我小时候在信阳生活过几年。
鹤龄:“白眼狼”肯定不对。争论没关系。但我们必须尊重事实。一个信阳毕竟不能代表全国。我并不否认饿死人的事,但不相信有那么多。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肯定是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我也不否认还有人祸的因素在内。
古道西风瘦马:我替网友给您更正一下,您绝对不是“白眼狼”,你眼睛,是黑滴!
为打虎而来:我相信全国绝不仅有一个信阳事件。
鹤龄:你只能说“猜想可能不只一个信阳事件”。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能由你“相信绝对”它就“绝对”了。即使全国有两个三个或更多几个信阳事件,但你还是不能推断全国就是信阳。
22、那些生了蛆的心是绝对不可治愈的
古道西风瘦马:全国都是信阳?俄的神啊!那只怕真不仅仅是饿殍遍地啦。就不是2、3千万了,那就是2、3个亿啦。鹤老!
鹤龄:问题是全国有几个信阳?中苏贸易协定上那个“严重自然灾害”你还没重新评估呀!
古道西风瘦马:您老知道啥叫“官方的外交辞令”吗?
鹤龄:一个不存在的“严重自然灾害”成了载之于中苏两国的国书中的“外交辞令”,纵然不贻笑大方,也必定会贻笑大“美”的。那个中苏两国的共同敌人“老美”,岂不是会要笑掉大牙了吗?他会不说一句话!天天打嘴仗,他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外交辞令”!
古道西风瘦马:您以为没有“贻笑大方”吗?看看国外对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研究您就知道啥叫“贻笑大方”了!国书里不整外交辞令行吗?还能实话实说?!
古道西风瘦马:看能不能盖个500层的楼哦?
柴静:尽管瘦马回答了这么弱智的问题,但我还是要说,生锈了的脑瓜子是很难回收的,一般都是废的。看来信仰比知识更有力量。知识能打倒谎言,却打不倒信仰。……一切无际于事——此刻它已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神话——老虎教。
…………………………………………………………………………17
鹤龄:尽管他们自己搜出了当年的国书,却无视那上面记载的历史。所以我还是要说,那些生了蛆的心是绝对不可治愈的。想必你还没有看过那份国书吧!要不,还真不好说……
23、替中共遮“丑”,这苏联人真是蠢得不亦蠢乎了
鹤龄:瘦马。那个《中苏贸易会谈公》是叫公呀。你知道公是什么类型的公文?告诉你吧,不是秘密文件,更不是绝密文件,公就是要公之于世的文件。那个载于上面的 “人造严重自然灾害”,纵然可以愚弄中国人民,它能愚弄全世界人民吗?毛泽东会玩这种愚弄人民的把戏,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打虎而来:这种把戏他又不是第一次玩。例如: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苦。可怜,至少蒙了我16年。
鹤龄:毛泽东会玩,可苏联会配合他玩,这就更不解了。当年的中苏,就如现在的你我。苏联会配合中国愚弄中国人民。现在,我想请你也配合我一下,承认中苏贸易会谈公上记载的那个历史,你为什么就不配合嘛!
为打虎而来:不一样,当时苏联还免息借给中国50万吨糖呢。我不会免息借给你一分钱
鹤龄:怎么不一样!你们不是也鹤老鹤老您呀您的喊得很热乎吗!
为打虎而来:我没喊过,不信你去搜
鹤龄 我也没那么多功夫去搜。你没喊过,瘦马前不久还喊过。不信你去搜。瘦马和我也是如同当年的中苏一样的。
鹤龄:中国的人民日天天发大号,亮人家头头的丑。这苏联人真是蠢得不亦蠢乎,居然还替中国的头头遮丑。
为打虎而来:双方都需要在百姓面前遮羞。
鹤龄:问题是中国绝不放过苏联头头,天天向苏联人民向世界人民揭他们的丑。而这个公上的“严重自然灾害”只是替中国遮丑并没有替苏联遮丑。你说这苏联人还不蠢呀!
24、退回的苹果要扔,扔进黑龙江不就得了
西园公子:据说60年代苏联要苹果,大了不要小了不要,必须过洞洞,是否属实?还有人说是苏联不要的东西都倒海里了,是烂了还是宁可倒海里也不带回来给国人吃?如果是真的,谁让倒海里的?
……………………………………………………………………18
我是一个老兵:那个年代老兵刚上学,这个事情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并且记得很清楚。老师说;“我们给帝国主义还债,帝国主义百般刁难我们。把我们的苹果用圈圈套,大也不行,小也不行。帝国主义看不上的东西我们也不要了,最后我们把打下来的苹果全部倒在海里了。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争的就是这口气。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我们当时也齐声的喊;“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那个年代普通家庭很少有买得起苹果。在老兵的记忆当中,接触到肉的滋味是1963年5.1劳动节。在此之前,肉的味道没有给老兵留下任何印象。
为打虎而来:当时中国人没有标准化的概念,觉得苹果按斤卖就完了。其实现在做外贸的人对这种做法都习以为常了
鹤龄:苹果往海里扔的事我没听说过。可能是有人编的涨自己志气的故事。也可能是有人故意造谣丑化政府的形象。激起人民的愤怒!
从苏联退回来的苹果如果要扔,扔到黑龙江不就得了,黑龙江塞满了还有松花江。不需要转弯抹角运到海边去扔的。扔苹果本来就是一件伤心的事,再贴上大量的运力往海边送,我们中国人好像也没有那么蠢。那时候是特别讲究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再说,那时候运力紧缺得很,街上的汽车比现在的飞机还少,不可能这样去瞎折腾。
25、那个时期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西园公子:鹤龄,你图个啥?你改变不了他们的思想,也如他们无法改变你一样!除了无知的人之外,任何人不会改变,大家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这年头,活着就是幸福了!不要去做刑天,干戚已经生锈了!商鞅都被车裂了,你觉得在这个坛子里搅和到最后有什么意思!网络上的雄起不如现实的一个馒头有价值!
是不是在网络上打狗能获得快感?现实中你去打狗的话,是不是首先要考虑狗咬你的问题和狗主人的责难?
在虚拟的网络里追求成就是一种无聊的方式,我觉得你该离开电脑,去看看外边,在公园里晒晒太阳…
鹤龄:西园公子。问好。您的劝告,实为至理之言。谨表谢意。
身为年近古稀之老翁(生于1943年5月14日),来日不知还有几何,我还能图个啥呀!只是本人从那个时代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切身感到,那个时期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并不是一无是处,所以忍不住要说几句话,我知道对于他们这是毫无用处的,但是对于那些不存偏见而愿意了解真实情况的人来说,还是有用的。所以决心奉陪到底。希望维护一个历史的真相。
说到网络上追求成就,我没想过。我才上网不到半年时间,中间还回乡下住了两个多月。不过,说到(打狗的)快感倒是还有一点的。
……………………………………………………………………19
26、我的网龄小不是也可以成为一个优势吗
古道西风瘦马:嗯,看出来了,公子对狗很有研究,这不,一再地劝鹤老……。那啥?翻译一下,公子咋好像在说,鹤老,您傻啊?你咋还不滚远点儿,非要来这儿捡骂?
瘦马给您个最真切的劝告吧(绝对不调侃也绝对无恶意)。鹤老。您这年纪都这么大了,现在很多语言您用的很不好,骂架斗嘴您吃亏都吃的是哑巴亏,这不是您的长项,您想占便宜几乎根本就没有可能。您才半年的功底,来混什么啊?
你这个年纪还是回家抱孙子比较合适,公子劝您远离网络,也是好意,该回回吧。欺负您是我们不好,你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执着地护短,真不容易!我也是真的不忍心了,真的,回吧,啊,回吧。
蔚蓝壮观:实在不清楚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但能看清你这个睁着眼睛胡说的功夫真是超一流。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接触网络仅仅半年,而且还有两个月在乡下。你以为论坛这些人都是傻子呀?你的骗术谁信?
鹤龄:谢谢瘦马的好意。不过不会“回回”的。在网上和您们玩玩不也很好吗。虽然只有几个月功底,这没什么。在社会上,你们年龄小是一个优势。在网络上,我的网龄小不是也可以成为一个优势吗!
你们不是早就有人(上面的蔚蓝壮观即其一)怀疑我的年龄了,说明我和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是玩得来嘛,越玩越年轻。所以,进了这个门户,我是不会退出的,否则,网络岂不是成了你们年轻人的专利了。
腊月腊:马哥出啥事了?
古道西风瘦马:没事儿,大家在做俯卧撑!
腊月腊:别输了袄。我在旁边给你加油呢
27、看来你还把我当作你这年纪的像你一样的网络大骗哟
蔚蓝壮观:西园公子实在看不下去你的骗术,奉劝你赶快离开就完了。你竟然连他也忽悠,你简直就不是个人!
鹤龄:看来你还把我当作你这年纪的像你一样的网络大骗哟。那就真是胡说。西园公子倒是个好人,他要我别在这里打狗,以免被狗咬着。你却要赶我走,你有这个权力吗?是不是害怕我打了?西园公子还问我是不是打狗有什么快感,真还有这么一点点儿呢!
古道西风瘦马:好,人老痔不老!老当益壮很好啊!那,咱可得说好了,万一您要是脑中风、脑溢血、半身不遂啥的可不许怨我们!
您那儿就是问,推论也不具备科学性(不论您的1:7还是公子的1:20那都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右翼手法),而且,您也没个数据或者事实啥的证明您自己的观点或者推论,您叫我们能信您的?您要是有可靠的数据说明当时没有死那么多人,我就第一个支持您!
(未完。下接《网战天涯之“三年饥荒饿死人情况网上调查”》
…………………………………………………………………………20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