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西方可能集体贬值货币陷害中国
美媒称西方可能集体贬值货币陷害中国
2009年01月11日 环球时
环球时特约记者尚斌道 美国《华尔街日》1月9日文章劝告中国适时让人民币贬值,原因是拥有硬通货发行权的主体如美国、欧洲和日本很有可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在危机中保全自己,而它们这么做的结果是危害到没有硬通货发行权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难逃厄运。
这篇题为《人民币别再"绷着了"》的文章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暗示说,美国可能通过"弱势美元"政策来提震美国经济。其实,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所说,"美联储当前政策的实质就是印钞票。"另外,美国信贷市场最近虽然出现了解冻迹象,但仍不能排除发生初春返寒的可能。"如果美国和欧洲等硬通货发行国的央行为了巩固解冻进程而启动印钞机,大量购买按揭贷款证券甚至企业债券,从而导致这些硬通货的供应泛滥,中国要想免遭池鱼之灾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保持发言权,恐怕也只有开动印钞机向金融体系补充人民币了"。文章还说,"在全球大难临头的当前,美国、欧洲、日本这些硬通货发行国肯定谁也不愿牺牲自己、保全他人,其结果只能是大家的货币轮番贬值,从而等于谁都没贬值,最终牺牲买单的是没有硬通货发行权的发展中国家"。然而问题是人民币不是硬通货,其价值仍取决于背后有多少硬通货、贵金属和硬资产储备来支撑,因此文章建议中国应迅速"补充弹药",增加自己的外汇、贵金属和硬资产储备。
文章揭露说,美元和欧元这两大世界货币最近的轮番涨跌实际就是美、欧两大经济体在轮番缓解出口压力,"如果中国能有效地利用美元、欧元的这种此消彼涨做文章,让人民币随时与较弱一方的货币保持联动,就能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到货币贬值的空间"。
文章说,如果美国真的如伯南克暗示的那样做,这将表明"美国首先放弃了在这场全球危机中扮演'中流砥柱'角色"。换言之,当今世界头号大国都暗示有可能如此行事,那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似乎也没有必要执意要做危机中名副其实的"大国"。言外之意是要中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台湾加入本币贬值潮
华尔街日
2009年 01月 09日 11:05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台湾央行已经放弃了此前努力阻止汇率过快下挫的立场,转为实际推动新台币贬值。
此举表面是为了缓解市场动荡给台湾出口商带来的冲击,肯定会激起周边邻国的不满,这种不满至少会持续到它们也同样将本币贬值为止。
Getty Images 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台湾央行其实经常通过买卖新台币和其他货币来降低新台币汇率的日常波动幅度。不过汇市交易员表示,台湾央行最近一直在非常积极地抛售新台币、买入美元。
汇丰(HSBC)的分析师估计,台湾央行在11月净买入了15亿美元,自去年8月新台币汇率开始下行以来,台湾央行的月度美元买进量首次超过了卖出量。
台湾央行拒绝透露其汇市操作的用意,但它承认,正在实施干预以确保汇率不会和经济基本面相矛盾。这些基本面几乎肯定包括了去年12月台湾出口下滑将近42%的状况。
自去年9月底以来,新台币兑美元将近下挫了2%,对表现更强劲的日圆贬值了将近9%。
台湾本周公布,12月份外汇储备较11月增加4%,较上年同期增加了8%。这是台湾外汇储备连续第二个月较上月增长,也是迄今显示台湾央行正从抛售美元转为买入美元的最有力证据。台湾目前的外汇储备价值2,920亿美元。
台湾并不是唯一压低本币汇率的地区。过去两个月香港一直在公开抛售港元,虽然此举是为了维持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
目前有迹象显示其他地区可能同样会推动本币贬值。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几个亚洲出口经济体上个月的外汇储备均较11月有所增加,虽然只有台湾的这一现象被交易员们明确解读为是央行干预汇市所致。
不管怎样,其他出口经济体很难坐视台湾央行采取此类举措,而不采取相应对策。韩国是台湾在电子产品领域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该国的汇率形势还不太严峻。
过去一年韩圆兑新台币下跌了28%。但新台币目前已经加入了贬值大潮,自12月初以来新台币兑韩圆下滑了8%。
现在再谈担心亚洲货币贬值已经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亚洲货币交替兑美元贬值很可能会在牛年成为现实。
David Roman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