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超主权货币并非中国最佳选择
建立超主权货币并非中国最佳选择
2009年07月06日
最近,中国央行在其《中国金融稳定告(2009)》(下称:告)中说,中国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使其更具多样性与合理性。虽然这份告并没有明确将矛头指向美元,但却表示,中国的目标是降低对目前储备货币的过度依赖。而美元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中国央行说,为避免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需要创造一种能够维持长期币值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阿思达克点评:金融海啸后,美国乃至西方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程度下滑。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在强有力政府刺激下,已经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势。因此,中国政府及民众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能够拥有更多话语权及相应的权利。不但鲜有的公开批评美国政府监管不力,造成全球金融海啸,还在上述告发出对当前体制下,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挑战——要求建立一种“全球储备货币”,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为“原型”。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不过,它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它货币,也就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事实上,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国家影响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是全球最强大的。英镑也曾经风光无限,但“日不落帝国”渐衰,霸主地位也被美国所取代,美元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地位亦越来越高。当然,在这过程中,黄金的货币属性亦被削弱,原因是它的储量无法跟上世界经济总量上升的速度,币值的稳定性亦会受到考验,更会阻碍经济发展,使得回归金本位制的建议缺乏现实基础。
如今,中国倡导建立超主权货币,看似是为了克服美元弊端所采取的应对之策,似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谁来执行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在97年金融风暴后被市场所诟病,其权威性受到广泛质疑,影响力更是不能体现,其发行的超主权货币的权威又如何建立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欧元就是类似于区域内的超主权货币,但是欧元区国家间的纷争,让我们非常担忧这类货币在全球推行时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各国在经济领域或许可以接受超主权货币,但在政治领域却很难被接受。SDR当中涉及多种货币,与之相关的国家的政经稳定性的变量就会增加,提升分析、处理影响币值的因素的复杂程度,自然也不容易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本周中,路透道称,中国已要求在下周的G8会议上讨论有关以新的国际储蓄货币取代美元的提议,美元汇价应声下跌。中国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美元汇价的下跌,让中国最受伤。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提出建立新的储备货币的时机选择是否不合适呢事实上,我们在看到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货币的弊端,它几乎绑架了世界其它国家,但从美国本身而言,其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换个角度看,哪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它同样有机会复制美国的优势,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把人民币发展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推出时机远不成熟的超主权货币呢!
现在,中国正加紧与发展中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表明人民币已经踏出国际化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让更多人及国家相信人民币有条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当然,美国及西方国家也许还有些抵触,同时他们又知道不能被美元绑架,确实需要有些动作。中国可能会想出了先推出一个难以操作的方案——SDR,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把真正符合中国利益最大化且操作更简便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推销给世界,相信会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目前过快地让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能会冲击现有国内经济,对中国不利。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希望摆脱美元,更应该坚定走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路。
【:王珏 :和讯网】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