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金光大道》再续“金光”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金光大道》再续“金光”

刘国震

昨晚打开电子邮箱,读到江苏某高校一位教师的来信,信曰:“您作为弘扬浩然文化的领军人物,令我这个教了大半辈子中文的教师,感到欢欣鼓舞,您是传承中国当代文学精华的楷模。 浩然的作品深厚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底蕴,清新、明朗、质朴、自然,散发出浓厚的北方农村气息,给早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在网上看到《金光大道续集》已经出版,是由赵尚林和宋坤创作,历经十载,四易其稿。我想在您的博客中看到您对这件事的评价?”


这位教师对浩然作品的评价是中肯的,但说我是弘扬浩然文化、传承当代文学精华的“楷模”和“领军人物”,则显系溢美之词、夸大之笔,我是绝然不敢受用的。这封信引起我热切关注的是他提供的这样一个信息:有人创作出版了《金光大道续集》。


搜索网络资料,果然印证了这一消息,几家网上书店也正在销售此书。网上是这样介绍这部作品的:“该小说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芳草地村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开,讲述了高大泉、高小龙、陈爱农等一批先进人物,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冲破重重难关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建设,最终引领芳草地村乡亲们走上了富裕幸福的金光大道。小说展现了在改革开放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广大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还有的介绍得比较详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生产队解体,土地承包到户,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土地承包以后的农村还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又应该怎样领导?故事就在芳草地发生了,是养蚯蚓还是栽葡萄、村里的汽车队如何招标出租、怎样引进外资建设葡萄榨汁厂和接收倒闭的县制酒厂。面对这一切,天门镇党委书记高大泉、芳草地村委会主任高小龙牢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同原党支部书记、腐败分子朱铁汉和社会恶势力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直至短兵相接的搏斗。最后,在县委、镇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正义战胜了邪恶,人民取得了胜利,村里的千亩葡萄园建成,汽车队公开招标成功,葡萄榨汁厂开业,制酒厂改革成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芳草地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金光大道。”

天津某报刊发的一篇题为《赵尚林宋坤倾力十年 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续集>问世》的报道,则介绍说:“著名作家浩然的《金光大道》一书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按:应该是前两部出版于七十年代,第三部和第四部写于70年代,出版于90年代)。该书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发生的‘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名叫‘芳草地’的普通村庄里,众多不同层次、不同身世、不同命运、不同理想和追求的农民们,在农业改造运动中,传统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性、感情心态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影响了一代人。书中‘芳草地村’的农民最终是否走上了金光大道,也一直为亿万读者所关心。 赵尚林和宋坤于2000年开始《金光大道续集》的创作,历经十载,四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这部百余万字的作品。该小说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芳草地村’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开,讲述了高大泉、高小龙、陈爱农等一批先进人物,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冲破重重难关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建设,最终引领‘芳草地村’乡亲们走上了富裕幸福的金光大道。”

据介绍,《金光大道续集》由作家出版社于2011年1月出版,作者之一赵尚林是天津蓟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浩然生前,于2000年12月,曾应邀为《金光大道续集》题写书名。

关于《金光大道》,前些年曾有过要筹拍电视连续剧续集的传闻。电影《金光大道》的执笔编剧肖尹宪2007年曾在其博客撰文说:“导演林农2002年去世时该片(按:指电影《金光大道》)主创人员齐聚北京,办完了丧事之后大家曾协商要拍电视剧版的《金光大道》,当然不是翻拍,而是延续它的故事,写改革开放以后发生在芳草地的矛盾斗争。谈时我也在场。东方闻樱也参加了这次聚会。她的身份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制片人。我与她也是初次见面,在此之前只知道她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探春的扮演者。当时浩然已经处于人事不醒的昏迷状态,没有参加我们的讨论。此事过了五年,居然没有一点进展。记得当时我对东方闻樱说过并且事后也形成文字给过她,我说:如果要延续《金光大道》的故事,离开了原来的人物肯定就不是《金光大道》了。她也同意我这个看法。然而,我知道这个电视剧版的《金光大道》创作的难度也恰恰就在这里。浩然对这个故事往后延续发展的一些想法我敢说别人肯定不知道。因为在他落难以及后来他的沉寂中,我与他谈过N次话、也谈得很深。我一直在鼓励他把《金光大道》续写下去,写出一部史诗性的中国农村发展的文学巨著来。他迟疑过。我们边吃他夫人杨普桥(按:应为杨朴桥)拌的凉粉边说着他的计划,最后他终于答应续写下去了。谁知从那以后他却突患脑溢血处于长期的昏迷状态,一切写作计划不得不放下来。因此,无论是谁再拍《金光大道》新时期的续集,都只能是完全重新创作,而不可能是改编他的小说了,因为他没有写。在以后所拍的电视剧里属于浩然的版权也只有“金光大道”四个字和原有的人物关系而已。”
如果用电视剧的艺术方式来做《金光大道》,我以为,当务之急不是拍续集,而是原原本本地先把浩然留给我们的四卷《金光大道》搬上屏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准确地了解、评判和把握自己昨天的历史,那么,今天的路也注定是走不顺畅的。

对于《金光大道续集》这本书,我目前还没有读到,无法对其思想和艺术水准做出评判。但我认同肖尹宪先生的观点:“浩然对这个故事往后延续发展的一些想法我敢说别人肯定不知道。”对于《金光大道》这部作品,对于小说中原有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发展、嬗变,后人可以有100种不同的设计与“续”法,但无论怎样写,都只能是他们依托红色经典的巨大影响和深厚资源所进行的演绎而已,只能代表他们自己,而无法代表浩然。

《金光大道》是一部思想内涵深刻、政治性和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巨著,问世几十年来其命运大起大落,至今仍备受争议。为这样一部作品写续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现在相应的政治与历史条件还不成熟。仓促为之,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如果这种续写只是在原著所提供的地域与人物关系中肤浅地填充一些时尚的内容,那它的意义,恐怕就只剩下了凭借“红色经典”的品牌与人气所赚取的“经济效益”了。

改革开放后,高大泉和他所领导的芳草地、天门镇会向何处去?我以为,王宏斌们所创立的河南临颍县南街村这个“共产主义小社区”,就是它合乎逻辑的发展。南街村的奇迹,不就是一部现实版的《金光大道》续集吗?

标签:金光   大道   续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