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的危险越来越近了吗?
@先看大环境
地缘政治上,在眼看即将走进2年的俄乌冲突未有一点点缓和迹象的情况下,如今的巴以冲突明摆着有持续升级的趋势。
一个世界中,有同时两场热战,并且都有超级大国(俄美)的参与。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全球经济上,正在走进康波周期的底部区域。越来越多的地区贫困加剧,尤其是多年来的贫富差距的积累,让不管发达还是不发达国家的底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从底层民众本身,就有了改一改的冲动。从政治家本身来说,也有转移国内矛盾,保住政治地位的意愿。
@本次联合国安理会对巴以冲突调停的失败
刚刚,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对于俄罗斯提出的人道主义草案,提案的基本内容如下的:
“俄罗斯主导的这份决议草案的主要内容: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受到全面尊重的人道主义停火;强烈谴责针对平民的一切暴力和敌对行动以及一切恐怖主义行为;呼吁安全释放所有人质;呼吁人道人员不受阻碍地提供和分配援助,包括食品、燃料和医疗,并为有需要的平民安全疏散创造条件"
结果呢,安理会15个理事国的表决如下:
赞成:5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加蓬、莫桑比克)
反对:4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弃权:6票(阿尔巴尼亚、巴西、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
投票结果上看,世界两大朋友圈正在逐渐形成:
一面是,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核心,美国为首,加上美国的一些“半殖民地”比如日韩 菲律宾这样的。笼统的说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
一面是, 中俄伊(伊斯兰国家),加上非洲国家。笼统的说是发展中国家,或者用主席的话说是第三世界国家,目前也逐渐具有了对抗NATO一极霸权的能力。
中立国嘛,南美洲(厄瓜多尔,巴西)欧洲(阿尔巴尼亚,瑞士),马耳他这样的地中海小岛国放弃投票是正常操作。
我们再细看几个大国诉求:
俄罗斯讲:安理会被西方国家挟持。
美国讲:提案没有谴责哈马斯。
中国讲:人道问题不要政治化。
看出中西方外交,处理事情的站位了吗?
我的推理是美国的看法:那我就是铁杆支持盟友的。世界只能有我的朋友圈的这些发达国家领导,不可能大家都富裕,那样“我剥削谁去?”我怎么能过的轻松富裕?比如他们的政客就讲过“如果中国人人过上美国人的生活,这个地球承受不了。”看到这个逻辑了吧。
俄罗斯的看法是:既然欧洲都视我为敌对方,那我就彻底走你们对立面。反正我就这个率直性格,一言不合就开打。既然NATO不让我在中东有话语权,我就偏偏提个公正方案出来。让大家看看到底谁是“搅屎棍”。
中国的看法是:人道主义应该首先解决。谁对谁错先放后边,先不要让更多无辜民众丧失生命,先停火,再慢慢谈。你以色列已经复性干掉了不止两倍的哈马斯对你的损失,继续复升级,不是国际社会允许的做法。
关于安理会,本来是二战后为了缓和世界各国之间矛盾的一个努力,在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反思的结果。之后很多事情中避免了很多“不可调和”的战争发生。但是你看,现在内部变成了势均力敌。就有点像美国大选,两边选民支持数量差不多的时候,无论是否以微弱优势胜出的一方都没法说服另一方,按照规矩办事。因此,白宫才会被川普支持者冲击。
由此判断,安理会的作用在急剧下降,如果没有大部分的国家一致性意见的安理会,那就是没有共识的机构,公正性,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
补充讲一下安理会怎么运作的:
关于投票权《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七条指出:安全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一个投票权。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但对于第六章及第五十二条第三项内各事项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
关于否决权《联合国宪章》的创建者的设想是,五个国家——中国、法国、(苏联)[1990年由俄罗斯联邦继承]、联合王国(UK英国)和美国——由于在创立联合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将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国家获得了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地位,并具有特殊表决权,即所谓的“否决权”。《宪章》起草人商定,在由15个理事国组成的安全理事会中,如果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决议或决定就不能通过。所有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曾在某一时候行使过否决权。如果一常任理事国不完全赞同决议案,但不愿投反对票,它可以选择弃权,从而使决议可在获得法定九个赞成票的情况下获得通过。
@俄罗斯的核态度
近日,俄罗斯的海燕飞弹“末日武器”试射成功,西方称为skyfall(从空中降落),无限核动力,核弹头。理论上绕个地球圈圈打击任何国家都是ok的。
另外,据外媒道,通过卫星监控发现,三个大国都在重新做核武实验,扩建核武设施。军备竞赛已经是事实。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在世界更多地方会发生局部热战冲突,大多都在背靠不同大国实力的。
引用一段网络新闻:
俄罗斯为什么要研制“海燕”导弹呢?
这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敌视有直接关系。自从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带领着一帮欧洲小弟,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力制裁措施,在俄乌冲突之前,西方国家还在北约框架下,加强了对俄罗斯周边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演习。美国甚至还退出了《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并拒绝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试图打破战略平衡和稳定,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反导系统,以削弱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
其实早在2018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就曝光了三款新型核武器装备,其中就有“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另外两种分别是:“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这些武器的共同特点是,航程够远威力够大,都能够对美国本土和美国在其海外基地,形成有效的打击和威慑,并能突破美国的反导系统。
@最后
现在只有中国有可能成为巴以冲突的调停者。
毋庸置疑,美国的态度阿拉伯人是不会接受的。俄罗斯正牵扯一个冲突中,被西方广泛排挤。至于,英法,那都是老牌没落帝国,如果真的单挑,估计很多国家敢出来挑战。英国那是铁定只有跟在美国大侄子身后,才能彰显一点“日不落帝国”的狐假虎威。
反观,中国是真正的建设者。多极世界的倡导者。国际上平等对话的引领者。
其实对于巴以冲突的后续走势,的一个逻辑推理是,以色列的暴行会越来越多,国际社会舆论会越来越不利。但是以色列不会停手,内塔尼亚胡从个人政治抱负上也不允许停下来。后续就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卷入风险极高,这时候中国刚调和矛盾的沙特伊朗两大穆斯林带头大哥,一定会愿意让中国的介入。
而中国的介入,绝不会在没有世界大风向舆论的时候就进入。一旦国际舆论形成,又得到阿拉伯世界的邀请,中国的实力就是到了向中东投射的时候。
甚至关键时刻,中国可以用运20向加沙投放救援物资,我不相信以色列敢对我国军机动手。犹太人若真是疯狂到那样,基本就到了以色列被从地球上抹去的时候了。
就像我之前的文章《巴以冲突,哈马斯要干嘛?》写的,哈马斯是在用一种“自杀式”进攻来获得国际关注和支持,他们不会不知道以色列和美国的态度和实力,但是这个时间,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不然等到很多穆斯林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了,加沙,巴勒斯坦人再悲惨,或者慢慢被从地球上抹去,都不会有人关心。
人类的灯塔国已经倒塌,西方社会也撕下了虚伪的面纱,炮火和鲜血告诉现代人,这个世界的根本逻辑还是没有变,那就是“大炮的射程之内是真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