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争会爆发吗?
这次巴以冲突,全世界主要一个关注点,就是会不会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
二战后的5次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跟以色列的战争,根源都是巴以冲突。
所以,这里说的第六次中东战争,就是指会不会出现又一次的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战争。
这里面,只要看两个国家的态度,伊朗和沙特。
今天文章主要来分析一下,这次巴以冲突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
(1)关键态度
虽然这次哈马斯情战很出色,打了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不但俘获以色列少将,而且让以色列出现巨大的伤亡。
但这更多只是建立在哈马斯先发制人前提下,以色列缺乏准备。
客观来说,哈马斯跟以色列的军事实力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也基本没人指望哈马斯可以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能打赢以色列。
所以,这里最关键是得看有没有其他国家下场,才有可能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
同时,假如哈马斯坚持越久,以色列打得越拉胯,暴露出以色列的虚实,那么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威望越动摇,其他国家就会蠢蠢欲动,那么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所以,会不会出现第六次中东战争,主要还是得看以色列打得怎么样,能不能镇得住场子。
由于以色列这次情战拉胯,事先都没有察觉哈马斯可能发动大规模袭击的情,导致以色列这次丢人丢大发。
丢人并不是一个小事。
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威望,是靠上世纪5次中东战争打下来的,同时依靠美国不遗余力的扶持,以色列才能在中东这个周围都是他敌人的环境里,镇住场子。
但这次巴以冲突,暴露出以色列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强大的感觉,让以色列的军事威望出现动摇,也让其他国家有点蠢蠢欲动。
这也是美国在10月8日迅速把福特号航母打击群靠近以色列部署的缘故。
美国航母靠近以色列,肯定不是要亲自参与打击哈马斯的行动,更多是为了镇场子,警告其他蠢蠢欲动的国家,不要轻举妄动。
但以色列打哈马斯,美国都得派航母去帮忙镇场子,这其实本身就已经是很掉价的事情。
没办法,美国航母不来帮以色列镇场子,其他中东国家可能真会下场。
这说明,以色列某种程度暴露了自己一些虚实。
在这次冲突爆发后,拜登就第一时间发表了一份声明,其中拜登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不是任何敌视以色列的一方利用这些袭击谋取利益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
这话后面拜登在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时,又重新强调了一遍。
这话就再明显不过了,美国很害怕像伊朗这样的国家,会亲自下场,把这次巴以冲突,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
所以,要第一时间给最严厉的警告,要第一时间把航母派过去,这其实是有点色厉内荏的感觉。
我两年前就分析过,美国现在并没有多线作战的能力。
所以,去年初拱火了俄乌冲突后,美国一直不敢亲自下场,只能在后方支援,要钱给钱,要装备给装备,让乌克兰人在前线替美国卖命。
因为美国现在必须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我们这边,要盯着我们。
要是美国在俄乌下场,那美国就很容易顾此失彼。
不过,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打得比较拉胯,乌克兰打得也没有那么糟糕,双方反而陷入了消耗战、拉锯战。
这使得美国可以在不需要亲自下场的情况下,只站在后方支援,同时让欧洲充当冤大头,利用乌克兰,来同时消耗俄罗斯和欧洲。
如此一来,美国仍然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盯着我们,避免双线作战。
不过,要是万一巴以冲突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那美国就会陷入两难选择。
假如以色列不给力,打得不好,那美国可能不得不下场。
因为以色列是美国拼了老命也要去力挺到底的,以色列不但是美国按插在中东的钉子,而且对美国共和党一派来说,以色列还有宗教层面的力保需求。
因为美国新教是把以色列建国视为上帝存在的证明。
要是以色列没了,那这些美国新教徒可得信仰崩塌了。
但问题在于,假如美国在中东下场,被拖下水,那他可就没有精力去盯着我们,可能就会顾此失彼。
美国现在并没有多线作战的能力。
搞清楚这一点,就明白为什么这次巴以冲突后,拜登要这样第一时间去警告对以色列敌视的国家,还要第一时间把航母靠近以色列镇场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巴以冲突的爆发,是对美国比较不利的,美国并不希望巴以冲突扩大成为第六次中东战争。
那么,可能就会有人进一步大棋论了,说哈马斯背后有高人,还进一步把这个高人指向某个神秘大国。
我个人是不太赞同这样的关联。
(2)因势利导
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在心里想想,或者私底下跟朋友随便怎么说也可以,网络上小范围讨论也没问题,但并不太适合在网络上到处说,特别是大V去做这种关联分析,更要谨慎。
大家心知肚明就好,有事情不用非得说出来。
因为,就连被普遍认为跟哈马斯这次行动有直接关联的伊朗,都得去第一时间否认。
10月9日,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处发表声明称,伊朗没有参与到本轮巴以冲突中,相关军事行动是由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完成的。
有些爽文式分析,虽然看起来很爽,但并不适合放到网络舆论上去大量传播,容易陷入舆论战陷阱里。
我个人是认为,假设出现第六次中东战争,即使从结果来说,会对我们比较有利,但这也不能推断出,是我们暗中推动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一定不能去这样说的。
这容易犯了“因果倒置”的大棋论问题。
而且是美国才会满世界拱火制造战争,我们并不会这样做。
战争爆发才去因势利导,跟故意拱火制造战争,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所以,即使出现第六次中东战争,那也是中东内部一些矛盾,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后,才基于自身因素爆发的,跟我们是没啥关系。
但这不妨碍,要是中东战争爆发,我们在事情发生之后,去因势利导,把握一些机会。
大国博弈之间,更多是事先考虑好各种可能性,准备好对应各种预案,来不断进行“因势利导”,把局面引导到对我们比较有利的结果。
这更符合现实的大国博弈场景,而非跟未卜先知一样,可以料定未来每一步要怎么走。
我们要清楚,当前国际局势变数太多,不可能有人能提前把握这么多变数,更多只能事情发生后,去因势利导。
所以,我个人是认为,如果美国在中东下场,我们的机会可能就来了,但不代表我们得把宝都押在这上面,我们并不会去这样赌。
即使美国没有在中东下场,也不影响我们的原定计划,只是让我们多一个机会而已。
我是建议大家建立这种“因势利导”的思维,而非“料事如神”的大棋论。
(3)后续影响
上面主要是分析,美国害怕这一次的巴以冲突,直接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
那么究竟会不会扩大呢?
这个还是有很多变数,我们可以先来看各方表态。
沙特一开始只是说正在密切关注这一“前所未有”的局势,呼吁双方立即停止行动。
沙特同时重申,他之前曾经多次警告以色列“持续占领和剥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有导致局势失控的风险”。
不过,今天沙特的口风有点变化。
沙特王储在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话时表示,沙特将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人实现其合法权利,正尽一切努力停止冲突,并强调其在冲突中应遵守国际法,不以平民为攻击目标。
沙特的这个表态,让美国有些人就感到不高兴了。
拜登最近这一年,一直努力推动一件事情,就是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因为特朗普在离任之前,曾经在2020年推动了阿联酋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拜登要是能在自己任内推动实现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那这个功绩一下子就盖过特朗普,对拜登明年选情比较有利。
最近半个月,本来是陆陆续续传出一些对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新闻。
比如,9月20日,沙特王储在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沙特正在稳步推进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每天都更加接近”达成协议。然而,他同时强调,巴勒斯坦问题对沙特“依旧非常重要”。
此外,在本次巴以冲突爆发前,10月7日,也传出一个消息称,沙特已向美国白宫表示,如果原油价格持续高企,沙特愿意在明年初提高石油产量,向美国国会传达友善的信号,进而推进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协议。
这个新闻是美国媒体道,还没有得到沙特方面的证实。
其实这个新闻本身逻辑有些矛盾。
现在是拜登希望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而非沙特得求着拜登,让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结果这个新闻说成,沙特愿意在明年初提高是有产量,来对美国释放善意,这样美国才愿意帮沙特推进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我感觉这是混淆了谁求谁的逻辑。
应该是美国对沙特释放某些善意,来让沙特同意跟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这个逻辑才比较对。
但这个新闻出来没多久,巴以冲突就爆发了。
从结果来说,这次巴以冲突的爆发,肯定是会对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因为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布林肯与沙特外交大臣进行交谈,希望沙特明确表态谴责这次袭击。
结果沙特并没有按照美国说的去做,《纽约时》援引知情人士称,这让拜登政府“感到意外”,还“激怒”了一些美国议员。
所以,这件事情的整体脉络,我觉得更有可能是这样。
虽然哈马斯这些火箭弹、无人机、动力滑翔伞,肯定是有一些外部势力的支援,不然单凭哈马斯肯定是做不到这些。
不过,哈马斯这次的袭击,更有可能是哈马斯基于自己诉求,才主动发起的。
过去这几年,特朗普和拜登,都接连持续推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和解。
目前已经有6个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除了上世纪90年代的埃及和约旦之外,其他4个是特朗普任内推动的,主要就是阿联酋。
但这些国家,都没有沙特来得重磅。
毕竟沙特现在算是逊尼派的一哥。
如果沙特跟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那么就会形成强大的带头作用,就会有一大批阿拉伯国家去跟以色列和解。
到时候,恐怕只有伊朗还会跟以色列死磕。
这对于一直苦苦支撑的巴勒斯坦,将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所以,哈马斯这次发动的袭击名字叫做“阿克萨洪水”行动。
阿克萨清真寺被攻击,是这次哈马斯发动袭击的导火索,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长期侵蚀、迫害,则是根源。
用阿克萨清真寺的名字,加上洪水,颇有点在以这种悍不畏死的姿态,去提醒其他阿拉伯国家,他们还在战斗。
这可能是哈马斯发起本次袭击的主要目的。
巴勒斯坦人民还在遭受苦难,还在被迫害,在以色列仍然还在搞大量非法定居点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却跟以色列眉来眼去,说白了,也对不起还在坚持抗争的巴勒斯坦人民。
所以,本次巴以冲突爆发后,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谈判,肯定是会受阻。
对哈马斯来说,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行了。
至于是否会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现阶段,所有人都还无法预料的事情,包括伊朗、沙特等当事国。
从伊朗和沙特的表态看,仍然还是比较克制,并没有要马上下场的意思。
是否下场,变数仍然比较多。
这里最关键一个变数,就是本次巴以冲突可以持续多久。
如果本次巴以冲突持续越久,说明以色列越拉胯,再加上巴勒斯坦人民在持续遭受苦难,那么沙特和伊朗等国内部的强硬派就会给更多的压力,形成更多变数。
10月9日,哈马斯高级官员表示,哈马斯在此次行动中已经“实现了目标”,并对“可能的停火协议”与“所有政治对话”持开放态度,他们愿意与以色列展开停火谈判。
哈马斯会有这个表态并不奇怪,他们这次目的也确实达到了,不但让以色列灰头土脸,还让以色列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并且哈马斯还绑架了很多人质,比较有利于哈马斯去谈判要价。
而且外部也阻挠了沙特和以色列的和解。
假如以色列这时候同意谈判,那对哈马斯来说是最有利的。
但问题在于,以色列应该很难现在就直接收手,同意跟哈马斯谈判。
截止10月8日,以色列死亡超过700人,至少有2156人受伤。
同一天,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军对加沙的空袭已经导致巴方413人死亡,其中包括78名儿童和41名妇女,空袭还造成2300人受伤。
这是以色列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伤亡数据。
本来以色列过去这两年一直在持续右转,但以色列内部矛盾也很多,内塔尼亚胡本来就有些焦头烂额。
而这次巴以冲突爆发,内塔尼亚胡应该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整合以色列内部矛盾的机会。
我并不赞同,以色列这次情机构拉胯是苦肉计,毕竟以色列并不能掌控哈马斯。但我认为内塔尼亚胡会“因势利导”,借助这次巴以冲突,来对以色列内部进行整合,这也意味着以色列将更加右翼化。
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更加不会轻易去跟哈马斯善了。
毕竟以色列这次付出的伤亡代价太大,以色列内部的强硬派会更加激进。
所以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次巴以冲突可能不会很快结束,巴以冲突持续时间越长,会给中东局势,乃至世界局势带来更多的变数。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各种变数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事先去考虑好各种可能性,不轻易否定各种可能性,准备好各种预案,去应势利导,才能把局面尽量引导至对我们有利的局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