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战术焦点
7月25日 至28日,美韩在朝鲜半岛东侧的日本海举行了以乔治·华盛顿航空母舰编队为首的联合军事演习。该演习原定在朝鲜半岛西侧的黄海举行,在中国多次坚决反对下,演习才推迟了时间并改变了地方(从黄海移至日本海)。尽管如此,美韩却宣布,今后几个月内,将在半岛周边举行十次军事演习。
针对该次规模海上军事演习,朝鲜明确表示,一旦美韩以军演演变为对朝鲜的军事进攻,朝鲜将毫不犹豫地以核打击进行扼制与复。即:【法新社首尔7月24日电】据平壤的国家媒体道,朝鲜今天威慑要以“强有力的核遏制力”对周末(25日)开始的美韩海上联合军演作出回应。(《参考消息》 2010-07-25 第二版题为《朝对美韩军演发出“核威胁”》)
据8月6日消息,以乔治·华盛顿航空母舰编队为首的联合军事演习,将于近期在黄海(韩国称东海)举行,半岛及东北亚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对朝鲜本已相当严峻的军事形势构成更大威胁,一旦遭遇来自美韩的军事攻击,朝鲜以核武器进行反击和捍卫尊严的决心必将更加坚定。
关于美韩大规模并高调的海上连续军事演习,其显然的战术作用不外乎四个方面:
一是鉴定对方国家的军事心理承受能力和最大限度的战争承受能力;
二是于演习中观察对方军事动态,“以动观动、摸清敌情”是根本。其中,收集对方各类兵力火力部署与调动情况,战争应对方式、规模等级等,特别是注重收集对方各型电台、电讯、电子武器装备参数、方位、打击能力等,为最终的军事进攻提供知己知彼的信息支持,并为各个击破的战术精确打击分布方案提供准确详细的依据;
三是以军事卫星的高密度侦察手段,搜寻朝鲜可能的核武器数量、位置、进攻模式,军事相关机构与保障措施和动态应变能力;
四是进行军事疲劳测试,利用已公布的十次军演信息和演习过程,打一场舆论与军事对抗疲劳战,甚至是在对方冷不防之际予以毁灭性打击。
就美国当前军事能力和战争方式与规模而言,朝鲜根本不是对手,只是朝鲜的核武器究竟有没有,有多少,这是美国最关心与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对方是否有核武器,对其施行现代战争精确打击的模式必然不同,特别是美韩日将付出的军事代价,才是问题的焦点与核心。
假如朝鲜根本就没有核武器,显然,美韩日对朝鲜发动全面军事打击,不仅胜券在握,而且代价低廉,因为只需要一场雷雨般的大规模精确打击就足够了。之后,或许根本就不需要派出陆军进行陆地进攻与领土占领。或者是当对方的抵抗能力在精确并强大密集的火箭炮与导弹打击下,防线全面崩溃后,仅仅依靠韩国的陆军部队,就可收复北方朝鲜。
随之而来,这样就限制了中美在朝鲜半岛再次进行面对面军事激战的可能,随之更符合美国的利益与国内舆论需求。其中,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是可以参考的最鲜明的实战案例。只是这次对付朝鲜的难度显然要大些,因为停战57年来朝鲜还不曾遭遇过一次毁灭性的军事打击。但是,可以遇见的是,一旦朝鲜的防守能力被攻破,民心必将涣散,随之而来,一败涂地的战局将是必然。
假如朝鲜有核武器,那么,美国首先要考虑的,必然是能否在战争一开始之际,或者是开始之前,能否以突如其来的精确打击将其予以歼灭。其次,美国需要考虑在局部核战争条件下的牺牲方式和代价规模,需要考虑与可能的收益相比,是不是可以接受和承受的。
假如朝鲜有多枚核武器,美国需要考虑的,必然是于战前将之一举全部消灭的可能性有多大。随之而来,需要进一步考虑在局部核战争下的牺牲方式和代价规模,考虑与其可能的收益相比,是不是可以接受和承受的。一个可以参考的信息是,据《参考消息》8月6日头版头条消息道:“北韩据信拥有足以生产6枚原子弹的钚。而他过去已经进行了两次核试验。”
笔者认为,具有生产6枚原子弹的钚,其实是可以生产数量翻番的小型原子弹的,这样一来,才更符合朝鲜当前对付比较近距离的箭在弦上的涉及生死存亡的战争场面。
进一步地,美国需要考虑的,必然是本次战争对美国世界霸权的考验究竟能有多大,是在战争中倒下,还是在战争中彻底打败正在崛起的对手,从而更加强盛并威震全球。
因此,朝鲜半岛军事紧张局势的战术焦点,必然是朝鲜有否核武器,有多少核武器,以及美韩日的破核能力与承受局部核战争的能力和心理底线。
据中新网8月6日电:韩联社消息,美国5日表示,韩美将在不久后在西海(即黄海)举行联合军演,而参加过东海(即日本海)军演的美国第7舰队的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还将参加西海(黄海)军演。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杰夫-莫雷尔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了上述表示。他还说:“韩美计划实施海军空军联合军演。军演将在东海(日本海)和西海(黄海)进行。”莫雷尔还表示:“‘乔治·华盛顿’号也将参加西海(黄海)军演。”他表示:“该航母参加的军演何时结束,尚不得而知。军演将在未来几个月里进行。”
美韩军事演习正在进一步升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同时,也在进一步考验中国的意志。
面对朝鲜半岛越来越紧张与步步升级的军事危机,中国需要考虑与应对的,不仅是来自朝鲜半岛和黄海的军事压力,而是包括东海、南海诸岛海域、以及西部边境,特别是包括邻国阿富汗等地区在内的,来自美国的各种军事风险。
世人常说,“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面对当今越来越尖锐的国际军事危机,人们从各方面进行各种可能的探索、分析、思考,无疑是对人类和平事业最好的关注与贡献。当每一个人都关注与奉献于人类的和平事业之际,那么,那些霸权主义的阴谋就一定不会得逞。退一步说,如果他们真的要一意孤行的话,同归于尽就最终的结局。可是,一个已经崛起的,有13亿多人口和世界第三的国土面积的中国,我们要怕谁?
二〇一〇年八月八日 于中国衡阳
附:专家:美军屡次挑衅中国 走上战争不归路
:新华网 :戴旭
2010年08月06日
要理解美国在黄海和南海的战略挑衅,必须对其国家本性和全球战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美国2010年防务告开宗明义说:首先重要的是,美国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
从国家历史看,美国不停地进行战争,寻找对手,实际上是其社会发展的常态。没有战争,美国的经济就失去刺激;没有对手,美国就无法凝聚全体的意志。美国已经走上了这样一条战争的不归路。
美国此次在黄海连续进行10次军演,以及宣布将插手南海事务,从浅近的局部看,美国通过演练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直接威慑中国,并尝试形成以美日韩澳印及东盟构成的“亚洲北约”。这样,以后美国将在世界上拥有东西两个北约。两个北约当然是为成为全球帝国准备的,但目前首先威胁的却是中国,因为这个隐形的亚洲北约是沿着中国的蓝色肚皮分布的,冷战期间就是所谓的“新月形包围”圈,学界也称第一、第二岛链。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财富中心,将中国作为战略重点,可以更多地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其次,军事力量相对落后的中国,发展仍是当务之急,不想、客观上也不具备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力量。面对美国的战略进逼,中国一般不会采取强硬对抗的做法,客观上美国冒的国际政治风险要小得多。
但是,中国是势必要走上世界舞台与美国并肩而立的大国,不可能总是这样忍受美国的进逼。中国要阻止美国的进逼,就必须对美国围堵中国的行为划一道明确的红线,不能允许美国在事关中国领土、领海主权,事关中国民族团结和地区和谐等问题上,无休止地软硬兼施“胁迫”暗算中国,也不能允许美国在与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危害中国利益的行动。美国必须尊重中国对安全问题的关切。中国从来没有借助美国的敌对方来威胁美国的安全;美国也没有任何权力肆无忌惮地屡次从事危害中国安全的做法。对那些敢于威胁中国的势力集团,要运用国家力量,予以警告和反击。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首先要有自己的尊严。
当然,划定底线不一定是直接宣布,也可以以实际行动暗示。当年新中国义无反顾地支持周边国家的抗美战争,让美国知道了中国容忍的底线,所以才在冷战中避免了双方摊牌。
如果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重点,中国也有必要对美国进行重新审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同时也是维护自己国家利益态度最坚决的国家。外交的天鹅绒手套里,应该藏有实力的铁掌。这种做法看似会直接导致对抗,其实却是避免冲突的最简单的做法。因为美国尊重这样的对手。
相关文章 马耀邦:深度剖析美中关系的现实--美中峰会是谁的胜利大道国学:地球将是谁的私家庄园让导弹飞(2)——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一)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美国在东亚向谁挥舞“大棒”苏杜:中国醉了——“没有人能包围中国”像煞醉话文锋:“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从毛主席光辉实践能学到什么美国挑动东亚战火的阴谋与结局“货币战争”会在东亚重演吗?—不能小觑“朝韩热战”影响中国萧规曹随、一贯政策与应有之义--切莫混淆美中关系的敌对本质忠言:各方东亚博弈中国或成最大输家美国,快了?带路,快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