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没有毛泽东和“文革”的台湾,为什么也有中国人要“自杀”?》有感
读《没有毛泽东和“文革”的台湾,为什么也有中国人要“自杀”?》有感
读了“hzr6”先生《没有毛泽东和“文革”的台湾,为什么也有中国人要“自杀”?》一文不免产生了一些想法,不吐不快,特阐述如下:
第一、曾经批判过马寅初的中国大陆其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5%(从1953年的6.02亿——根据当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增长到2007年的13亿多,时间跨度为54年),而没有批判过马寅初的中国台湾其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67%(从1949年的500万增长到2007年的2300万,时间跨度为58年)。怪哉!同是中国人怎么没有批判过马寅初的中国台湾其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反而高于中国大陆1.12个百分点呢?!那么,由于批判马寅初从而导致多增长了三个亿人口这种说法有何依据呢?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也即没有多增加这三个亿的人口,那么中国大陆今天的人口应该就是10亿多。这样,中国大陆的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就更加低了,应该是:1.10%,则中国台湾其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比中国大陆岂不更高了,就超出了1.57个百分点。请那一位“精英”来解释解释这种矛盾!
第二、如果三年饿死几千万人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在当时的中国岂非遍地都能看到死人、遍地都是盗贼和人相为食的现象。这就好比在今天的中国,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产生了几千万的下岗职工,所以到处都能看到下岗职工一样,有谁敢说没有看到过呢?另外,在此还引用郭沫若同志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对1629年大饥荒所描述的情况来说明问题。原文是:“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皮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 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矣。 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迹。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数日后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许矣。……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仅存之遗黎,止有一逃耳。此处逃之于彼,彼处复逃之于此。转相逃则转相为盗,此盗之所以遍秦中也。 总秦地而言,庆阳、延安以北,饥荒至十分之极,而盗则稍次之;西安、汉中以下,盗贼至十分之极,而饥荒则档次之。” (见《明季北略》卷五)——这是三百多年前一次大饥荒的惨况,当时的人口并没有1959年那么多,饿死的人也没有几千万那么多(当时也没有那么多人可饿死的),饥荒的情况就已经如此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那么,1959年那三年如果真的死了几千万人,还不天下大乱,遍地尸体,遍地盗贼,人相为食?须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呀!”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为何不反?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农民起义的例子,试想几千万人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呀?!请问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政府能够稳定得了呢?!我曾经做过一些调查(范围不是很大,而且主要是在南方),调查的范围有农村的、有城市的,调查的对象都是选择1941年以前出生的,就是说在1959年至少已经有18岁了(懂事了,有思想了),调查的内容就是在1959年那三年有没有看到过饿死人或者是遍地是死人、人相为食的现象,是否盗贼如毛呢?调查的结果是:都没有见过饿死人更不会有遍地是死人和人相为食的现象,也没有什么盗贼的。就是有一些因为营养不良而生水种的现象,但是不是很多。例如,我外公一家有9个人仅我外公一人生水种而已。遗憾的是不知北方的情况如何,本人不得而知,有感兴趣的网友不妨在北方也做个调查以补充本文。不过,我想如果饿死几千万人的现象都集中在北方的话,那么遍地是死人、人相为食和盗贼如毛的现象岂不更甚,应该很容易调查和证实的,对吧?!假如我所调查的情况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三年饿死几千万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不知产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统计单位又是哪一个呢?
第三、说到如果社会上有人自杀对于最高领导者就是一种罪过的话!那么,请问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大学者在1927年6月自杀,老蒋是否也应该有罪过呢?怎么不见有人就这一点谴责老蒋呢?!怎么就把老蒋捧上了天呢?另外,梁漱溟先生在三、四十年代(旧中国)曾经几度自杀,只不过自杀未遂而已。然而,到了新中国他不但在1953年受到了毛主席亲自对他的批判,而且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被抄了家。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反而没有自杀呢?而且还稳稳当当的活到了95岁。在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毛主席已经不在人世多年了),在问到他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是谁时,他却说是毛泽东!在八十年代(毛主席已经不在人世多年),90岁高龄的他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当时(指1953年——本人注)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这又说明什么呢?岂不是说明毛主席比老蒋要伟大得多吗?!岂不是说明新中国要比旧中国要优越的多吗?!为什么要吹捧老蒋呢?
以上是俺的一些粗浅想法,也不知道是否有些道理?在此就教于各位网友!让各位见笑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