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由《共产党宣言》体味信仰的味道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信仰的味道(人民论坛)

  

  伍正华

  

  《 人民日 》( 2012年11月27日 04 版)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

  

  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

  

  信仰是朴素的。宋庆龄在写给美国同学的信中说:“孙中山好几次告诉我说……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就为这个理想,他献出了他四十年的生命。”

  

  信仰是无私的。1930年8月27日,临刑前的几分钟,共产党员裘古怀有感于“每一个同志在就义时都没有任何一点惧怕,他们差不多都是像完成工作一样跨出牢笼的”,匆匆写下《给中国共产党和同志们的遗书》,饱含深情地用“满意”和“遗憾”四个字诠释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我满意为真理而死!遗憾的是自己过去的工作做得太少,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历史证明,谁守住了这份朴素和无私,谁就能获得人民最可靠、最永久的支持。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那是因为“共产党、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

  

  91年过去了,嘉兴南湖的红船依旧,而党的实力、中国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时,我们的党员不过几十人,如今则是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那时,我们党哪有什么家当,连开会的路费都是想方设法筹来的。如今,单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我们错了!”美国《时代》周刊这句迟来的道歉,也许可以看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业绩的生动旁注。1995年香港回归前夕,其姊妹杂志《财富》曾作出《香港之死》的错误预判。然而,谁也不得不承认,香港不仅“舞照跳,马照跑”,而且“比殖民地时更繁荣”。

  

  从《财富》杂志的悲观断言,回溯到毛泽东当年带领党中央进京时的“赶考”之说,几十年来,我们党可谓大考不断,小考不停!面对一场场严峻的考试,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被考倒,反而无数次考出了让世界惊叹和震撼的好成绩,让“中国崩溃论”一次次崩溃。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共产党。

  

  若论今昔生活对比,相信许多党员同志都会由衷地说:“够甜,够甜的了!”然而,越是在日子够甜的时候,每一名共产党员越要自觉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越要深味服务人民的精神之甘,复兴民族的信仰之甜。

  

  恽代英在文中写道:“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这种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得到。

相关文章 回忆爷爷:真共产党人的信念,人民的深爱岂能如此曲解《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全球性思想探析信仰——我们的故事毛主席,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孙锡良:拒绝撕裂——“消灭信仰”的荒唐与无知!《长津湖》:传递国家利益至上的信仰精神新时期农村宗教信仰的现状与分析刘泰特谈话233:论信仰大师也要叹服的温总理女翻译
标签:信仰   中国   人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