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奥运中的美国角色裁判教练运动员一体化
:泛思
我一直在思考国际经济竞争这种现象,如果把世界经济看作一场奥运会,且不管它项目(如国际分工问题)设立是否合理。美国则扮演了既是一个经济裁判又是一个经济运动员同时还兼任教练的角色,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除了少数国家以裁判助理的面目出现)都是以经济运动员的面貌出现。为什么说美国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呢?从近一年来美国对美两房危机及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所作所为进行的干预就已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以及美国各类跨国公司就是奥运经济的名义上的运动员,而美国政府就或明或暗地充当着裁判的角色,但其实质是这个裁判和运动员有如中国的一种说法,叫“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不保尔逊就由高盛总管做了美国财长,接着新总统选举有意向让巴菲特做美国的新财长。那些被挽救了的美国金融机构,只要等到(或许现在以暗返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形势有所稳定,就会立即返回经济奥运继续当他的名义运动员。
美国作为这个经济裁判是不需要直接参与经济奥运的,但还是要进行盛宴的分享的。它要做的是制定和创立游戏规则,并不时地增加投入些兴奋剂让运动员们兴奋起来。当然美国在军事、科技、舆论方面还是要发展的,金融还会继续创新的,那是裁判权势不倒的保证。而作为运动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要进行刻苦的训练和劳作,循规蹈矩的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经济,还得接受美国这个教练的指手划脚。作为教练的美国很有有一些奇异的套路的,据网上传言美联储主席伯克南都有些看不懂华尔街的金融招数。
次贷发生了,金融风暴来了,经济奥运出现问题了。以美国为首的裁判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保护好自己的夺金(名义)运动员——既保证自己未来的长期利益。于是由美国裁判主持了一轮轮的经济兴奋剂的投入。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奥运的救市方案出现了,从7国会议倒20国会议,再到下个月要求中国、印度、中东石油生产国参加的国际峰会,以便将经济兴奋剂分发下去,但决非高贵的裁判和普通的运动员打成一片的民主。目的是经济奥运还得玩下去,美国还得继续夺金,但就没有提出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改革裁判制度,难道这个世界还要回到原来那个有利于裁判兼运动员的状态?继续那场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消费的经济奥运!
在巧舌如簧的美国裁判的鼓动和经济兴奋剂的不断加大投入情况下,经济奥运开始又有了点喜色,西方国家开始向金融机构大量注资,但无论以任何方式出现,只要注资成功,这将原本建立在恐怖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匹配基础上,系统又虚增了大量的美元货币)基础上的经济奥运变得更加恐怖。如果这些增发货币若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目前一下还不可能出现亮点),这些货币的发行必将打破原有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恐怖平衡,就像给一批极度虚弱的运动员服食兴奋剂一样,反正裁判是只发不服用的。
从系统角度出发考虑,这些增发货币——经济兴奋剂:1、难于流入增发系统内的消费市场,由于已有的次贷危机影响摆在那里,所以是几乎是不可能的;2、系统外的新兴市场由于产品出口萎缩,经济下滑,投资无利可图,也很难形成流向,倒是某些关键的实体经济也许有被抄底的可能;3、至于系统外的能源等资源市场,也许是一个就此可以掌控的机会,以备后用,不过这得根据整个世界经济恢复的时间而定。
但不管这些增发货币——经济兴奋剂,从初始发行机构流向哪里,都将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这可以说是服用兴奋剂的后果。当然对通货膨胀也要正确分析,从购买力平价理论来看,有些发展中的国家,倒是应该增发本国的货币,这个方面我倒赞成与国际接轨。因为你不接轨,在货币全球化的情形下,你的财富价值就将被货币超量增发国家的虚拟经济稀释和无形掠夺,也就是说在大家都服用兴奋剂的情况下,你一点兴奋剂都不服用是要吃亏的。就像传说中的在韩国买一斤排骨大约相当于800元人民币,而800元人民币可以在中国国内完成一次不错的旅游一样。
在兴奋剂的作用下,目前国际市场行情:股市、债市、期货商品市场走弱,美元走强,从客观上讲:近期日元套息交易的投资者集中抛售其他高息货币;其他一些国家受金融风暴影响,短期借贷市场信用高度紧缩,利率高企也短期支撑了美元,这仅仅是一个暂时现象。从主观上讲:美国的救市的上万亿债券的兴奋剂还没有完全发出来,或说兴奋剂的作用只是暂时还没有在新兴市场的国家发挥作用,高贵的裁判们的战略目的还没有达到,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人们慎重思考问题。
目前看来美元只要能挺过救市债券发行完毕这一段时间,美元坚挺的短期目标就达到了。这是当前金融事态发展演变的最最关键的一点(当前要时刻关注有关方面信息,密切注意美国救市债券动向),布什下月要召开什么峰会,且一定要中国、印度及中东石油生产国参加,目的在于销售债券用以解决这些国家的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让这些暂时没有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服些兴奋剂,好扛着那些兴奋剂服用过量的运动员一起奔跑。
对于美国救市债券发行的思考:兴奋剂的服用或许会起到暂时的作用,但长远来看是有害的。一是美国救市债券是否临时投放救急的问题,或许只有缓冲后就立即收回,这样才不会导致世界性的经济通货膨胀或滞胀,又能使经济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原来的状态就有损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个裁判的功能和作用是否应就此打止。二是救市能起作用有限,关键是民众信心难于恢复,就像前面是否有一片梅林(曹操说)大家不认可了;另外还有各国的债务磨擦问题等,一旦美元债券发行有了着落后,难保美国不利用这笔资金进行别的用途,继续进行金融战争掠夺?比如美元还是否还会玩贬升值的问题,在世界上的大量流动性会给新兴市场的带来怎样的影响?其动机、其理由、其结局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这样的裁判及其特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