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通胀是否有恶化的趋势?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通胀是否有恶化的趋势?

  

  
主持人:最近国内物价涨的比较厉害,从目前大宗商品市场看,8月份仍处于较强的上涨趋势,粮食等上升幅度较大,从目前商品市场来看,我们国家是否已经进入通胀阶段,并且这种通胀是否有恶化的趋势?
  馨月:从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来看,通胀的情况有明显趋于恶化趋势,粮食价格继续强势,有色金属、原材料等又一跃而起,在经济危机后的世界,货币的超发带来的通胀潮开始形成巨浪,如不提早控制,中国经济将会被海啸淹没。因为世界粮食价格大涨,这对中国来说是最不利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面对国内关于粮食问题歪曲的道,政府的态度显现了一种暧昧,听之任之,放纵对粮价的炒作,而不是加大正确宣传和采用切实手段控制粮价,令人不解。
  实际上粮食价格已经处于高通胀阶段,今年的粮食通胀情况和2008年的通胀情况有一些区别,今年以棉花、玉米、小麦、白糖的大幅乃至疯狂上涨替代了2008年豆油和大豆等的疯狂上涨,品种不同,当前这些主要上涨的粮食品种已经处于严重通胀的状态,我们可以看一下数据对比:
  譬如棉花指数在2008年通胀时最高价大约是元,危机出现跌到1万元附近,之后一路攀升,主力月到最高时为多元,目前棉花指数在多,棉花价格今年创出历史新高。
  强麦指数2008年最高点2249元,目前是2499元,也是历史新高,并且国内小麦在经济危机前大涨之后,经济危机期间小麦价格并没有下跌多少,一直持续在高位横盘,这次价格上涨是在上次通胀的基础上的大涨。
  玉米指数2008年高点在1977元,今年最高时2027元,现在处在2014元的历史高位。
  小麦,玉米、棉花等都是突破2008年价格平台上涨的,都是历史最高点,同时白糖也在历史高位附近,一度达到5870元,也就是说目前大幅上涨的农产品品种数量远远已经超过2008年通胀时期的农产品品种数量。这是很可怕的现象,说明这次通胀的威胁非常严重。
  上次造成通胀的品种中豆油在2008年的最高点元,目前是8300元左右,大豆当时5326元,今年高点不到4200元。目前豆油和大豆等没涨太多是因为上次通胀阶段涨幅太高的原因,如果他们再次拉抬的话,通胀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结果一定是洪水滔天。
  工业品价格,铜和天胶都在高位上,铜危机前在之上,今年最高点也一度冲到左右,目前在附近,天胶危机前在附近,目前价格在附近,这些工业品价格和2008年价格相比略低,但是只要再一涨马上就达到2008年的高点,如果现在原油和基础原材料、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略推进一下就完全处于恶性通胀之中。从上月公布的CPI数据看,国内通胀已经控制不住,所以整体情况已经处在恶性通胀的边缘,决不能有丝毫大意。
  如果因为恶性通胀再次爆发经济危机,那么这次的破坏力会大得多,因为两次危机间隔时间比较短。上次危机主要是虚拟经济造成的,实体经济受到的损失略小,如果这次再发生危机,那么实体经济和虚拟将全部遭受沉重打击,经济面临的危险是不可想象的。
  8月6日巴菲特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显示,巴菲特在资产组合中增加了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比重。通胀是债券投资大敌,债券投资期限越长,通胀来临时越不利。外媒评论说可能是巴菲特预期到通胀压力日大,加息时间将比大部分人预期更早。美联储观点似乎有所不同。议息会上,美联储透露出对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担忧,宣布继续维持超低利率不变,并重申该利率水平将会维持较长时间。市场分析,美联储或在将来放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经济通胀压力。
  反观欧美股市、日本股市和原油等为什么一直不敢大涨,就是在有意识的防范恶性通胀的发生。美国政府总说有通缩危险,其实是谎言,巴菲特买短期债券和美联储的观点是相反的,这明显是防备泡沫破灭的做法。 主持人:中国经济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引起世界各方的关注,由此带来几个重点话题。譬如中国经济什么时间赶超美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否要承担更多的世界义务?再就就是中国威胁论等等,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馨月:日本内阁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的半年间,日本GDP总值为2.5871万亿美元,而中国为2.5325万亿美元。但是,4月-6月的中国GDP季度增长率,折成年率为10.3%,远高于日本。由此断定,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必将超越日本。
  其实年初的时候,关于中国超越日本的话题已经沸沸扬扬了,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只是个时间问题。最近18年中国经济生产总值连续超越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达到世界第二,确实是可喜的进步,按照市场测算来看,如果美国经济正常的发展速度是3%左右,中国以8%的GDP增长幅度在未来九年就可能能追上美国,所以大家又在探讨中国什么时间会超越美国。
  我们不仅要关心GDP数据,更要关心人均GDP的数据。从人均看,中国完全无法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位105位左右,与世界人均GDP为8000美元来看,相距甚远。中国还有1.5亿人还达不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所以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2009年:美国人均GDP4.6381万美元左右;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均GDP的70%左右,为3万3000美元左右。日本人均GDP3.9731万美元左右;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均GDP的50%——60%,为2万3000美元左右;中国人均GDP3678美元左右;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均GDP的43%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4美元左右,并且中国10%不到的人掌握国家90%的经济总量,贫富分化极为严重。财富严重的不平衡与人均GDP比较之后的情况和发达国家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中国毋庸置疑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次人口普查估计中国人口会接近14亿。并且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能耗比、效用比等和欧美国家相差很远,排在世界经济体第二并不值得骄傲,相反,我们更应警醒。
  中国未来需要发展的地方非常多,科技能力、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都需要努力,另外民生问题和财富再分配问题都需要不断改革,所以多方比较,中国和欧美和日本在各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个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还不足以让中国陶醉。
  至于责任论、威胁论等都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负责任的言论,中国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时还能长期保持一种和平的发展态势,这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负责任的大国,同时中国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对非洲贫穷国家的援建等等都说明中国在自我寻求发展的同时,一直在关爱着世界。

  

   主持人:中国用了很短的时间,18年连续超越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奇迹?怎么看待这个奇迹问题。
  馨月:中国经济连续30年高速发展,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但我们还要冷静客观的看待这个奇迹,要看清中国经济奇迹的几个重要原因和主要问题。
  第一、和平基础。新中国的建立统一了中国,使得中国有比较稳定的体制和环境,这种相对和平的环境为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和平的基础,为中国经济腾飞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在看待今天高速发展的时候不能去否定老一代革命家为中国奠定下来的和平基石。清末到解放前,中国一直处于外辱的侵略和内战之中,中华大地炮火连天,人民颠沛流离,国家千疮百孔,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我们在谈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不仅要谈邓小平等改革家的作用,也要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构建的新中国对现在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没改革之前,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造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中国受到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这段时期,我们虽然进行了工业化革命,但这种工业化革命是初级的,虽然我们在不断的努力,但是和欧美差距还是很大,比如欧洲工业革命在200多年间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而中国从清朝末期到新中国建立前,一直处于国家动荡之中,经济得不到发展,工业革命的速度缓慢,新中国创建后虽然初期受到西方势力的限制,工业革命的速度也相对缓慢,但和平的环境让一切都成为可能。
  第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我们国家有了竞争活力。在和西方世界不断交流中,中国才真正进入全面的工业化革命时期,同时中国恰在改革开放后赶上了历史机遇,不仅经历一场完整的工业化革命,用30年时间走了西方250多年的工业化革命道路,同时在这三十年改革过程中,中国还跟随世界进行了一场数字信息化革命,中国在短短三十年里就经历了两大产业革命,一个是工业革命,一个是信息化革命,这使中国经济更具有了活力。工业化革命是中国在补历史课,并借鉴西方成熟技术,使我们的发展少走了很多弯路,而信息化革命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是同期发生。因此工业化革命与信息化革命同时产生的推动力是形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基础。
  第三、人口红利。由于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过剩,有大量的人口红利,而劳动力成本又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所以尽管有人说中国是“血汗加工厂”,但中国确实得利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中国产品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人口红利让中国在全球化的贸易活动中占据了一定的先机,使中国传统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并为中国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未来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发展空间。改革前,中国虽然贫穷落后,但中国地域辽阔,有待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长周期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中国三十年来为什么会保持高速的发展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空间可以不断建设,有工作可做。所以说中国的建国初期的贫穷落后,却成为我们后来改革的一个条件,让我们的改革包袱变小,所以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来看的,初看起来不好的事物,在一个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相反却是有利的条件。
  第五、改革中的问题。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当然有好的方面,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的浪费严重、社会腐败问题严重、道德堕落问题严重。三十年经济快速的发展对环境破坏程度是非常沉痛的,从现在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要偿还破坏环境这笔债,至少要五十年以上,比如说舟曲的泥石流造成的伤亡,这都是我们对环境破坏后产生的结果,而大江大河乃至城市的污染情况就更加触目惊心;另外中国快速发展中的高耗能问题使中国能源消耗过大,为未来留下了沉重的负担,现在世界能源危机等不断的涌现,都可能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留下伤痕;至于腐败、道德问题这里不是要谈的主题,就不多谈了。所以我们在谈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到中国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这样我们才会更清醒。

标签:中国   通胀   发展   经济   GDP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