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维斯有一个石油战略……但这能带来解放吗?
美国革命共产党评论:胡戈.查维斯有一个石油战略……但这能带来解放吗?
by Raymond Lotta
:雷蒙德.罗塔
译者:在路上
编者按:本周《革命》杂志发表这篇由雷蒙德罗塔撰写的文章,是其所在的写作组对查维斯及其上台后的委内瑞拉所作的一系列全面分析中的一部分。
查维斯‘玻利瓦尔革命’的性质,在进步人士当中是一个及其重要同时也备受争议的话题。查维斯采取了大量社会与经济措施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他公开指责帝国主义美国欺凌弱小,在2005年,他还宣布了委内瑞拉致力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宏伟计划。在美国的全球战争和自由市场经济四处肆虐的时候,委内瑞拉所发生的一切吸引了广泛的注意。
但是胡戈查维斯真实的计划与方案是怎样的?它的实质,它要向何处去?查维斯的计划代表一条从今天的帝国主义剥削中解放的可行道路么?它对于全球化世界中的社会主义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观点是:玻利瓦尔革命既不是与帝国主义的根本决裂,也不会实现社会形态的实质变化。得出这一结论的分析过程是复杂的,在即将发表的完整分析中,我们讨论了委内瑞拉发展历程积累的历史条件、查维斯所推行的经济政策体系、军队的角色、玻利瓦尔革命中的新的公共机构、领导或被卷入这一运动的各个阶级力量,以及大量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和在当代环境下革命所面对的巨大挑战的探讨。
我们对查维斯计划的批评,决不会削弱我们对委内瑞拉人民的感情,我们也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试图颠覆查维斯政权的任何文攻武吓。
本期发表的这篇文章以委内瑞拉石油经济为焦点,不仅因为石油是委内瑞拉殖民历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素,同时也是胡戈查维斯维护主权及改造委内瑞拉社会的大计划中的核心要素。
我们的目的是使对这一重要话题的理解与探讨更加深入。
在他上台前一年的讲话中,胡戈查维斯这样奚落旧精英们:‘石油是一件地缘政治武器,但那些统治我们的蠢货却不懂得一个石油输出国的力量。’
在2006年的一次访谈中,他对其石油战略思想做了这样的诠释:‘我们正在贯彻一个石油播种计划,依靠石油财富,委内瑞拉将成为一个风景优美,工农业发达的多元化国家。我们正投资数十亿美元改善国家基础:发电设施、铁路公路、新的城镇和学校、退耕还林、给农民配备拖拉机,发放贷款。。。。有一天我们的石油将会耗尽,但这至少要到22世纪,委内瑞拉的石油还能开采200年。’
查维斯经常强调委内瑞拉经济不能过分依赖其石油部门,但从查维斯的上述宣言和具体政策上看,石油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将是委内瑞拉经济和对外政策的基石。
What Kind of Resource
委内瑞拉的石油蕴藏无疑非常丰富,其储量长期居于西半球各国之首(超过美国石油储量三倍);另外还有几十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奥里诺科河流域未开发的石油储量据估计甚至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伴随着石油价格在历史高位徘徊,委内瑞拉石油收入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天文数字。
但为何石油的地位如此重要?在当今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它已成为产业与金融财富的重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与复制高度依赖于这一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经济血液,其价格影响着生产成本、利润和竞争优势。随着二战后石油相关工业如电子、石化、新材料崛起,石油的开采提炼与经销成为了世界经济中最有利可图的部门之一。
资本主义的石油开发史同时也是一部生态与人类生存灾难的历史。25%人口占有75%的资源,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在全球气候危机中登峰造极。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决无法建立在剥削与分化的社会基础之上,也不能依靠缺乏可持续性的生产体系。
石油同样亦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件武器,这是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能源供应链被帝国主义打散收编,手握石油这一政治与经济利器,帝国主义的触角能够突破一切国家与民族的障碍,轻易攫取各种有利可图的事业,培植各种俯首帖耳的傀儡。各种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上的阴谋伎俩,代理人战争乃至直接入侵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石油的饥渴。在前殖民地如尼日利亚,石油收入与随之而来的腐败已经让国家濒临分裂。现代帝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同样在石油的推动下横冲直撞。
Oil and Venezuela
近半个世纪来,石油为委内瑞拉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与发展,但也使委内瑞拉在西方世界主导的石油经济中难以自拔。
委内瑞拉在帝国主义的全球劳动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战略性石油出口商。现代委内瑞拉国家机器的经济支柱就是从石油企业征收的专营费用。
石油工业的兴盛重塑了国家的经济图景。首都加拉加斯的城市规模在1920到1971年间扩张了12倍以上,石油收入带来了中产阶级崛起,向往着好日子的农民也纷纷涌入西加拉加斯的棚户区。今天,90%的委内瑞拉人居住在城市,同时加拉加斯的一半市民生活在贫民窟中。石油扭曲委内瑞拉经济与社会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城市中‘非正式经济’的发展,自我雇佣或非正式就业的穷苦人比例越来越高。
石油部门与非石油部门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石油在委内瑞拉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鸿沟
1958至1998年,石油为委内瑞拉带来了3000亿美元的收入,这对委内瑞拉人民意味着什么?又对帝国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何意义?我们不妨回顾一二。
石油生产的繁荣窒息了工业的多样化发展,许多60到80年代兴办的基础设施缺乏维护,濒临废弃,过度城市化带来的洪水与泥石流冲垮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糟糕的医疗卫生威胁着居住在贫民窟的大量城市居民,官方登记的贫困人口十年间翻了一番,到今天,一半以上的委内瑞拉劳动人口在高度不稳定的非正式经济中谋生。
胡戈查维斯谴责着石油利益集团的腐败与黑暗,诅咒着悬殊的贫富差距,他声称需要振兴农业。但是石油经济的改良有可能闯出一种反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并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么?而在这个经济体本身高度依赖于外国资本和石油市场波动的基础上,改良又能走多远呢?
A Program That Cannot Break Out of the Status Quo; A Program Wracked with Contradictions
查维斯把社会公正与经济多样化的实现押在了石油收入之上。他称之为‘播种石油’的经济措施其实也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便在委内瑞拉民粹主义思想中流行的政纲。即依靠石油产业中的大量收益来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查维斯所推行的政府开支扩张、企业国有化以及价格补贴等措施的实现都高度依赖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2004年该国国有石油企业150亿预算中有17亿美元用于公共项目,这一数字随后涨至40亿美元。
查维斯大刀阔斧的改造着该国石油产业以贯彻其经济政治目标。他推动石油生产扩大,同时积极加强国家对该产业的控制力度,同时也积极寻求新的出口市场,以消化石油产能并获取政治支持。经济政策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工具,其背后充满着资本的逻辑和依附性国家的矛盾性。
言归正传,规划期长达25年的‘石油播种计划’在其第一阶段(2005-2012)要求石油生产水平从当前的每天280至330万桶提高到每天580万桶,天然气生产也设定了类似的目标。
委内瑞拉国有石油公司委内瑞拉石油(PDVSA)去年评估的结论是,要实现这样的生产扩张,至少需要追加750亿美元的投资。这笔钱从哪里来?大多数来自公司收入,还有约25-30%依靠贷款或私人投资。
查维斯的信心来自于奥里诺克油气带,这一荒凉的中部地区已经成为各种石油资本的主要投资目标,如埃克森美孚、科诺科菲利浦、法国道达尔。自1990年来,这些帝国主义跨国公司已在该地区投入了170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将很快上升到300亿。当地超重原油的提炼与处理需要昂贵的先进设备与工艺,在初步现场处理以达到管道输送的流体要求后,大量的处理废料也留在了当地。
这中间存在一个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国家必须从石油工业中榨出更多的利源以支持其发展计划与社会福利项目,另一方面,按照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逻辑,国家又不得不对石油工业大量投资以维持其竞争力
在过去两年中,社会项目已经消耗了国家石油公司相当部分的预算,原本这些资金将用于石油产能的维护与提高,政府主导的这些公共开支挤占了委石油部门的最低资本需求,这一最低需求不仅来自技术因素,也是委内瑞拉石油出口型经济模式和世界市场的无情波动所决定的。委内瑞拉现有油田普遍开采过度,每年产出以23%的速度递减,维持石油产能、保持世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与政府从石油部门大量抽血的打算使委石油工业不知所措。
如果考虑大量引进外资,那么这些投资的实际控制权又将操之于外国投资者之手。在这一点上,委内瑞拉与其他石油国有化的国家面临相同的处境。名义上,世界3/4的石油储备与1/2的石油产出由各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控制,如沙特Aramco、科威特Petroleum和阿尔及利亚石油公司,但这些石油公司都高度依赖于国际资本,并且在生产与销售中与西方石油跨国企业联系密切。埃克森美孚这样的跨国企业拥有巨大的规模与影响力,在技术与管理上优势明显,在西方帝国主义政府的支持下,也拥有强大的资本运动能力,一旦形势不妙,可以一夜之间从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逃离。
至于第二条财路:重税与特许费,在2006年4月,查维斯宣布了他的决定,委内瑞拉石油(PDVSA)在委国内石油项目中的最低股权比例由40%提高到60%。查维斯政府与各个跨国石油巨头成立了新的项目合资公司,由此取得了更高的股权收益。与此同时,政府针对22家外国公司颁布了新的税收政策。
2007年5月1日,查维斯下达了他的最后通谍,在委投资的外国公司要么接受新公司的股权比例,要么卷铺盖走人。查维斯无疑是一个难对付的谈判对手(他也的确成功的从跨国公司嘴角抢到了块不错的剩肉),不过在公开通牒的同时,查维斯也试图与外国资本取得谅解,因为有太多的融资与技术需要仰仗他们,所以强行接管的威胁外,也包着出钱赎买的糖衣。
第三条解决方案是重建委内瑞拉的对外经贸体系,摆脱队美国石油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依赖,委内瑞拉提供了美国日均石油进口量的12%,可以说在美国全球布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委内瑞拉经济结构依附性的明证:12%的美国石油进口量对应的是60%的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量。
为了寻求市场的多元化,查维斯一直对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给予厚望,但维持这一市场将需要巨大的成本。委内瑞拉没有太平洋出海口,而大型油轮又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因此委内瑞拉必须修建通往哥伦比亚的石油管道以方便船运,但横跨太平洋的航运依然是成本高昂的。另外,中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委内瑞拉高硫石油,所以尽管中国在加强这样的能力,但同时也在探索南中国海与里海地区的临近石油资源。
与美国的联系是查维斯难以斩断的,尤其是在委内瑞拉经济高度依赖石油的情况下。美国市场距离近、处理能力强,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委内瑞拉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委美贸易额在2006年激增36%,这使查维斯不得不努力维持与美国的稳定经贸关系,即使美国三心二意。
市场多元化的另一种尝试是引进新兴的外国资本,邀请中印俄等国资本参与从委内瑞拉直通阿根廷的大陆石油管道计划,查维斯将这一计划称之为拉丁美洲的反美地区大联合。
然而无论在委内瑞拉还是拉美其他国家,该计划的必要性饱受质疑:由资本主义公司投资、用资本主义方式运营、以资本主义方式牟利,这样的计划对于沿途地区的环境与人文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查维斯必须向各国投资人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查维斯政权将石油部门定义为战略产业,并对其加以严密控制(石油部门也是明确严禁工人联合的少数行业之一)
一个批判性支持查维斯的人说道:‘合资是对查维斯演讲的现实检验,事实证明,查维斯的许多许诺不过是纸上的大餐,但讽刺的是,在当今的环境下,把帝国主义从委内瑞拉背上挪开,恰恰需要这个与外国资本订约的浮士德。’
查维斯的石油战略常常可以说是有声有色的,当然这一认识必须建立在资本主义逻辑之上,而对于许多曾热望查维斯带来真正社会变革的人来说,则无疑是被泼了冷水。
Modern-Day Enclave Development
帝国主义控制不仅简单表现为经济恐吓与军事威胁――美国的反委军事预案可以说‘就在桌子下面’。同样表现在世界经济的结构与运行中,同样表现在委内瑞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中,不断反映与强化着委内瑞拉对石油与世界市场得依附性。
查维斯正在石油工业中强化着出口导向战略,这一畸形的依赖突出表现在这样的事实上:只有20%的委内瑞拉石油产出用于国内经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是该国最大的单一雇主,雇佣约名员工,整个石油工业的就业人数不到委全部劳动人口的1%,尽管油价高企利润激增,但委内瑞拉官方失业率仍然从8%上升至15%,2007年统计的贫困率达到了30%。
这是一个被严重扭曲的经济,长期以来,石油部门提供了委内瑞拉国民生产总值的1/3,一半的财政收入以及80%的外汇收入。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委内瑞拉也是拉美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人均排放量位居首位。
石油出口经济产生了‘飞地’效应,该部门高度依赖于外部资源的变动,与本国的其他产业联系薄弱,在其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本国工农业均衡发展的阻碍
这一不平衡带来了经济的高度脆弱。
在被压迫国家,石油部门同样需要对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大量投资,而这一需求不成比例地依赖于外部经济,或者是要拿出大笔外汇购买,或者是引入国外资本,由其带入。
此外,这些技术进步也难以对经济体其他部门产生正面促进。这是因为石油开采与处理设备往往应用面狭窄,即使有合适的技术便于扩散推广,但前面提到的石油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窒息效应,使得其推广面也非常狭窄,无法达到理想得效果
石油部门的发展并不会显著提高对本国工业品的需求,也不会提升本国劳动人口的技能水平,没有工农业的良好发展,便无法形成自主消化与应用技术的能力,这就是建立在石油输出基础上的‘飞地效应’
在查维斯支持下,委内瑞拉石油(PDVSA)始终在积极寻求与外国石油企业达成战略协议,以求带动本地周边产业的发展,但事实是,随着浅层石油资源的耗竭,委内瑞拉高硫超稠石油的开采与提炼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引进更复杂的技术装备,这使委内瑞拉石油部门与其他行业的技术水平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与此同时,大型港口,石油管道等需要大量投资的专门设施常常与整体经济的规模不相协调,使石油部门愈加封闭,成为自我循环的,仅依赖于外部市场的经济‘飞地’,如同奥里诺科油气带。
如前所述,石油部门仅消化了总劳动人口的极小部分。CHEVRON对奥里诺科油气带38亿美圆的巨额投资也仅仅带来了6000个工作岗位,而到完全建成后,该项目的正式雇员将仅有700人。
一方面石油产业发展与其他行业相隔绝,另一方面,石油产业又深深影响着其他行业,石油部类与非石油部类的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与工资水平相差悬殊,我们之后将讨论到,这一差距将影响到国内的农业生产。与此同时,国有石油企业滋生的利益集团也极力试图维护与强化这一经济结构。
农业为社会提供着基本物质保障,吸纳大量劳动力并对工业形成良好反哺,农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
a.资源向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大量倾斜
b.破除经济逻辑、资产阶级法权及对世界市场的依附
Pressure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World Economy
出口导向的石油经济是控制与依附的枷锁,扼杀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这条锁链只能被革命所打破。
我们接下来将讨论石油依赖型经济的另一现象,由于石油部门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使其对国际价格水平与利率异常敏感,并直接将之传导至委内瑞拉国内经济体系。石油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相应剥削制度下的工资水平被推而广之,与此同时,世界石油市场的波动与风险也被直接传导了进来。
What are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and effects of this
巨额石油出口带来的是高企的汇率,随之而来的是委内瑞拉工农业在国内外市场失去了竞争力。石油带来的大笔财富使政府失去了发展农业的动力。坚挺的货币带来‘坚挺’的购买力,使得直接进口远比自力更生划算的多。这造成了本国劳动力从工农业生产领域大量转移至商业服务业,特别是形成了街头小贩与黑工组成的‘非正式经济’
农业产值占委内瑞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60年的50%下跌到查维斯上台时的6%,尽管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富饶的土壤,委内瑞拉食品需求的75-80%依赖进口。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通过国际贸易与汇率阻碍着委内瑞拉保障食品安全与农业发展的任何努力。
自查维斯上台以来,石油价格已经上涨了五倍,这使查维斯政权得以扩大政府公共开支,兴办各种社会福利,毫无疑问,这些措施的确使穷人得到了某些实惠,如医疗保障、就业、扩大的社会保险,廉价的电力等等,拜石油需求之赐,委内瑞拉经济也得以高速增长。
But two things must be emphasized.
第一,查维斯压注在石油价格与需求的持续上涨上,石油价格必须保持在每桶30美元以上, 查维斯的巨额投资才能取得收益。石油价格一旦跳水,将对PDVSA与委内瑞拉财政造成灾难性后果,查维斯一直在努力维持石油生产与价格的稳定。
尽管拥有巨额石油收入,但政府仍然要向委内瑞拉银行大量举债以应付不断增长的巨额财政赤字(已经达到GDP的5%)相当部分赤字来自于对外国石油公司出让部分管理权限的补偿。(为了维持市场平稳,查维斯并未采取无偿征用的方式)。中产阶级的奢侈消费模式也与依附性石油经济相伴随,富人们醉生梦死地抛洒钱财,私人债务激增,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国内外银行在委内瑞拉度过了美好的时光,2006年银行业的利润率甚至达到了33%,某国际银行杂志称之为‘世界银行业的乐园’
查维斯迄今为维持欧佩克的价格同盟做了大量努力,但石油市场依赖于大量不确定的经济因素和地缘政治变化,有其重要的是,欧佩克已不再是石油价格的决定者,伦敦、纽约与新加坡的交易所在石油价格的决定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欧佩克之外的石油输出国如俄罗斯也影响着油价。石油是工业的命脉,仅仅九年前,委内瑞拉石油的售价还只有每桶10至12美元。在地缘政治方面,美国也不欢迎欧佩克权利从沙特向委内瑞拉的转移(帝国主义已经与沙特王室和海湾酋长们建立了稳固的石油供应关系),此外,尽管政府不断更迭,里海与非洲的石油资源又操诸于手,但英美等国强化石油控制的努力决不会停止。
第二,查维斯政权并没有为经济摆脱石油依赖采取多少措施,如使委内瑞拉工业结构多样化,或扩大农业生产,‘石油播种计划’主要的内容还是撒胡椒面式的社会福利开支。
实际上,我们以食品为例,查维斯诸多‘使命’中非常重要的‘梅卡尔计划’,其战略目标就是保障国家的食品安全,该计划试图通过建立大量的平价市场、供应仓库或营养中心,为穷人提供低价食品,这本该是一个社会革命的重要保障措施。
但这个计划执行中走了样,成为了变相的配给制与价格补贴,不再具有对经济的革命性意义,对建立工农业均衡发展的合理经济无甚贡献。实际上,这个计划就是简单地从垄断委内瑞拉食品工业的跨国企业购买食品,再低价转手给穷人而已。
很显然,国际油价的崩盘将对委内瑞拉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也将直接危及上述社会计划。在被压迫国家建设新社会,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摆脱食品依赖,实现食品的自给自足,因为帝国主义首先就会从这方面入手,尽一切努力扼杀革命,如同字面上一样,试图饿死革命的人民。
对‘玻利瓦尔革命’的一个经典评论这样说道:‘国际石油市场依然是左右委内瑞拉政治与经济的最重要因素’,查维斯可以不断咒骂IMF,但这并不代表他找出了新自由主义之外的发展道路,发展比较优势,扩大出口,进口便宜的食品,利用贸易盈余发展经济……..自由主义的老生常谈依然在委内瑞拉聒噪着。
Conclusion: Oil’s Social Price Under Imperialism; Another Way Is Possible
即使这些计划短期内给群众带来了些许改善,但这也是无法持续的,并且决无可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石油不是一种能捏在手里保值的财富,富油型国家如委内瑞拉、伊朗、阿尔及利亚和印度尼西亚都经历过石油出口的暴涨与相应的社会不平等,建立在石油美元之上的政府预算常常面临破产。在尼日利亚,国外石油生产商炫耀他们的技术成就:在赤道的雨林沼泽中采出了石油,但就在这个‘技术成就’附近的村子里,水电依然断绝。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不得人心的右翼精英是帝国主义忠实的看门犬,一旦人民试图推翻他们当家作主,帝国主义就会全力反攻倒算,因为他们不能容忍‘黑色金子’的片刻断流,石油,更多的石油,依附,更深的依附,委内瑞拉人民的命运就这样被拴在了帝国主义世界市场的过山车上,从过去直到未来。
一个彻底的社会革命决不仅仅是争取改善石油收益的分配,也不是强化对内剥削或资源掠夺的区域贸易联盟,更不是祈求石油巨头们‘承认民族多样性与社会责任’(你倒是能在德士古的网站上看到这样酸臭的词句)
关键在于,现代石油经济不是生产与技术互相促进的自然结果,出口导向的石油生产是帝国主义资本一手塑造起来的,因而也是他们手中束缚人民得心应手的锁链,只有对既有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彻底革命才能打破这样的枷锁。
当被压迫国家的无产阶级与革命群众夺取政权时,不能仅满足于接管与修补既有的石油导向经济,因为其与不平等世界体系的关系太过紧密,所以革命必须彻底改造这种经济体系的基础,以切断帝国主义对其的掌握,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的依靠
在旧经济的机体内上,新经济的革命必须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地域分散门类多样的工业将为农业及其他发展需要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的帝国主义世界体制中创出一片根据地。
如果社会革命发生在委内瑞拉这样的油气资源丰富国家,石油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毫无疑问,它们需要与其历史截然不同的定义,在与旧有发展模式决裂的基础上,石油依然可以扮演经济生活的重要角色,但在数量与质量上将有不同,社会将齐心一致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相应发展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社会微观组织将不再以产出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为指针,而将是在群众的自觉行动基础上建立的,公平、理性、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并为社会解放与人权服务。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服务于消灭三大差别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能使革命社会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立足,并且有力地支援世界革命;如果没有一个革命的政权去领导与动员广大人民建设新社会,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建设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任务,排除巨额石油收入的诱惑,抵制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这些要求使这一任务更加艰巨,但这是通往全新可能性的必由之路。
此外,社会主义的国家力量被一个阶级-无产阶级所掌握,而其目标则是消除一切阶级,消除一切生产剥削,消除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压迫,消除一切加深阶级分化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必须与上述方针一致。
在胡戈查维斯治下,委内瑞拉依然被深深禁锢于全球经济体系内,查维斯的一切计划都建筑在石油资源的高价出售之上,即使这些计划仅仅只能改善群众生活于一时。查维斯是委内瑞拉一小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与激进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对外国的控制时时不满,但又决无可能与之真正决裂,尝试走上独立自强之路。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