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拒放中国船长回家过中秋“鹰派”外相摆出对抗架势
中方抗议延押詹其雄
【中央社东京9月19日电】日本法院今天决定对中国渔船船长延长拘留10天。中国外交部表示,若不尽速放人,中方将采取强烈的对抗措施。
7日,41岁的渔船船长詹其雄在钓鱼台(大陆称钓鱼岛——本注)海域被日方逮捕拘留,拘留期原本到今天届满,但冲绳那霸地检石垣支部向法院申请延长拘留,简易法院今天批准将拘留期延长10天,到29日为止。
中国方面接获讯息后,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如果日本方面不立刻停止以司法手续办人、立刻释放詹其难的话,中国方面将采取强烈对抗措施。
中国中央电视台道中国外交部已停止中日阁僚层级以上的交流。外交部还宣布,有关中日航空路线增班一事的谈判也暂停。
自钓鱼台事件发生后,这是中国外交部首度谈到要采取对抗措施。这事可能也会影响到中国对东海油田共同开发的协商。
【路透社北京/东京9月19日电】在一家日本法院延长了对与两艘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相撞的中国渔船船长的羁押期后,中国今天暂停了与日本的高层交往。
在日本逮捕中国船长詹其雄,指控他在有争议的东海无人居住岛屿附近故意袭击巡逻船并妨碍公务人员以后,这两个亚洲经济大国之间的争执突然加剧。日本媒体今天道,日本一家法院做出裁定,延长对詹其雄羁押10天,至9月29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今天在外交部网站上公布的声明中说,中国“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还中方船长”。他重申,中国认为这种扣押是非法和无效的。
马朝旭说:“日方如一意孤行,错上加错,中方将采取强烈反制措施,其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新华社还道说,对于日方决定继续非法扣押中国船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19日向日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
王光亚说,日方制造的这起事件已经对中日关系造成了严重损害,今后事态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日方做何选择。
中国中央电视台援引中国外交部的另一份回应说,日本的决定“严重伤害了中日双边交往”。
道说,中方已暂停中日双边省部级以上交流,中止了双方有关增加航班的会谈,其他方面的交流也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经济关系的深入增加了发生争执的风险,中日关系在2001年至2006年陷入冷冻期。尽管从那以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战争历史和领土、资源和军事意图之争的困扰。
有关无人居住岛屿——中国称之为钓鱼岛,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的最新争端引发了在主权和控制珍贵石油和天然气储藏问题上的相互不信任。
自卫队紧盯“春晓”海域
【共同社东京9月19日电】日本首相菅直人18日开始研究,一旦中国在东海油气田“白桦”(中方称“春晓”)进行开采时如何应对,中方向该油气田运送钻井器材一事引起日方重视,当天下午菅直人与外相前原诚司、官房长官仙谷由人等在官邸就此事进行商议。相关人士透露,政府内部已提出了在中方设施附近单独进行试开采等多项方案。
日方也有可能选择向国际海洋法法庭起诉作为对抗措施。但也非常担心日方单独进行试开采的话,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升级,中方或许会向开采现场海域派遣舰艇。
此外,起诉则需要中方认可,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得出结论需要较长时间,这期间中国无疑会进行开采”。
【共同社东京9月19日电】据日本政府人士说,日本首相菅直人今天开始考虑,如果中国开始在东海有争议的气田进行商业钻探,日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这些人士说,可能的应对措施将包括日本在中国钻井平台附近海域试钻探。东京和北京都声称对这块海域拥有开采权。
菅直人周六在官邸会见了外相前原诚司、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和其他官员,讨论了日本对中国一旦正式开始钻探将作出怎样的反应。他们重申,日本政府将密切关注中国的举动,并敦促北京克制,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问题。
【共同社东京9月19日电】日本外相前原表示,目前尚无在访美期间举行日中外长会谈的计划。关于东海油气田“白桦”(中方称“春晓”),他说“自卫队的飞机正在巡逻”,表示正在关注中方的举动。
【日本《产经新闻》9月19日道】题:海上自卫队将加强警戒
日本首相菅直人18日下午召集的会议决定,除了安排海上保安厅和海上自卫队继续进行监视活动和关注动向外,将要求中方自我约束。
虽然尚不能肯定中方已开始钻井作业,但由于不能排除应对升级的可能性,政府将利用海上自卫队P-3C巡逻机等加强警戒。
日态度强硬“事出有因”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9月17日文章】上周发生的一起似乎不大的事故——一艘中国渔船和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正在迅速变成一场重大外交危机。日本在这起事故上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固执是否预示着日本会采取比较强硬的防务政策,人们需拭目以待。
就在渔船事件开始激化之际,日本防务省公布了年度防卫白皮书。今年的告特别详细地描述了最近中国空军和海军在日本声称拥有主权的领土附近进行的侵犯。尽管如此,告没有呼吁对日本的防务计划进行重大修改。可以想象,日本政府考虑修改防务政策这种引起争议的做法实在不合时宜,因为日本的财政前景和低迷的经济像其他任何发达国家一样糟糕。
所有这些使日本政府拒绝释放中国船长显得越发引人注目。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日本政府在向公众说明采取比较强硬的防务政策的理由?
【香港《星岛日》9月19日道】对于钓鱼岛问题,中日两国原本已取得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现在忽然因船只碰撞横生事端,面临经济衰退威胁的日本政府,会否借此转移视线呢?
今年,中国经济总量攀升,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相反,日本经济陷入泥沼,不排除政府会在外交或其他事务上采取强硬路线,以转移国民视线。
【香港《成》9月19日文章】题:中日角力主因资源战略之争
解放军少将兼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指出,钓鱼岛主权之争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战略之争,包括东海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亦涉及大陆架的划分,影响美日对中国战略的封堵线。
罗援指出,钓鱼岛若属日本,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中日将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这样中国不仅将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香港浸会大学欧洲文献中心主任杨达指出,钓鱼岛主权只是象征性问题,两国的核心利益始终离不开东海资源,中国在开采东海上早着先机,事件发生后迅速押后与日方就油田的谈判,日方立刻求见中国外交部,证明中方已击中要害。
本文源于《参考消息》,今日参考消息电子版:
日“鹰派”外相摆出对抗中国架势(2010年9月19日参考消息头条)参考消息网 2010-09-20 15:33:54 :参考消息 内容提要:被视为“对华强硬派”,威胁采取对抗措施,东海争端可能升级。被视为“对华强硬派”
【香港《成》9月18日道】题:对华强硬 “亲美派”前原诚司任外相
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步入低潮之际,日本外交大臣随内阁改组宣告易人,前原诚司接替冈田克也改任外相。被视为“亲美派”的他,昨日甫上任便强调要关注中国近年快速增长的军费开支,认为中国应该就履行责任作出解释。
前原诚司在获委任后的记者会上说,促进日中互利的战略关系是重要的,但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中国军费过去20年每年都有逾10%的增长,中国应该履行责任作出解释。
前原诚司对中日撞船事件态度强硬,上周五出席众议院国土交通委员会会议时表示:“在东海,日本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今后将继续坚决应对。切实保卫日本固有领土和领海是关系到主权的问题。”前日他又前往拘留中国渔船船长的冲绳县石垣岛,视察在钓鱼岛水域与中国渔船相撞的两艘巡逻船。
48岁的前原诚司被认为是民主党内屈指可数的外交防务问题专家,菅直人期待通过起用前原来“深化”出现裂痕的日美同盟关系。不过,前原诚司宣称“同意行使集体自卫权”和“中国威胁论”,他这种固执己见的态度可能会在政府内外引发争议。
2005年就任党代表时,前原诚司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是现实威胁,对中国的戒心显露无遗。
【《香港经济日》9月18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改组内阁,外相一职由近日多次就钓鱼岛风波发表强硬言论的前国土交通大臣前原诚司改任。学者料日本新外相在撞船事件上不会向中方压力屈服。
前原诚司被认为是日本政坛的亲美派,对中日撞船事件态度强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形容,前原诚司做事务实,具卓越的分析技巧及有原则。预料处理中日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将是其首个考验。
【共同社北京9月17日电】中国似乎对日本新外相前原诚司颇感担忧,中国分析人士认为,他可能会对北京采取强硬路线。
前原诚司曾任国土交通大臣,他在中日双边关系变得紧张之际上台。
威胁采取对抗措施
【日本《产经新矧》9月18日道】题:前原明确表示如中国开始开采就采取对抗措施
对于中国向同中双方均主张拥有权益的东海“白桦”油气田(即我“春晓”油气田——本注)运送钻井器材的问题,前原诚司外相17日夜间表示:“如果有证据证明中方已开始钻井作业,我们将采取相应措施。”
日本政府早在2005年7月就批准了帝国石油公司在“白桦”的勘探权。因此从法律上说,“白桦”处于可勘探状态。前原表明了将以勘探措施来对抗的姿态,这意味着如果中方开始钻井作业,关于联合开发的缔约谈判将宣告失败。
前原表示,虽然日本政府已确认中方运送了器材,但尚未开始钻井作业。目前自卫队战机正对此进行密切监视,政府也在分析中方运送的器材内容和意图。日本政府多次询问中方运送器材的目的,中方的回答是:“进行维修作业。”
2008年6月,日中双方就日本企业出资参与中国先行开发的“白桦”油气田一事达成协议。今年7月,旨在缔结条约的谈判已经开始。但原计划于本月16日开始的第二次谈判,因中国对撞船事件不满被中方单方面推迟。日本政府认为,这次中国向“白桦”运送器材之举“可能是对冲突事件采取的对抗措施”。
【香港《东方日》9月18日道】中日双方就钓鱼岛撞船事件展开的外交角力全面升级,另一项涉及主权争议的东海油气田开采问题将随时引爆,日本官员指中方在撞船事件后,正稳步推进东海“春晓”油气田的建设。但中方立即反驳,强调有关器材只是用于维修设施,更重申中方对“春晓”油气田拥有完全的主权和管辖权。
东海油气田问题一直是两国政府另一争议焦点,日本一直反对中国单独开发油气田,为监视中方动向,从数年前起经常派自卫队飞机在东海油气田附近巡视。日方相信可能是受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中方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日本传媒道,中国政府一旦启动钻井工作,使“春晓”油气田投产,日本政府可能会考虑采取对抗措施,即在距“日中中间线”不远的日方一侧海域进行试开采。但一旦启动试开采工作,事态可能会进一步升级,中方或许会派遣舰艇到开采现场海域。
东海争端可能升级
【日本《朝日新闻》9月18日道】题:渔船事件波及东海
日本政府透露,中国船只近日将钻孔机之类的钻井工具运往位于东海的“白桦”油气田。由于日中两国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分界线问题上坚持不同立场,双方曾一致同意暂时撇开分界线问题推动油气田联合开发。中国如今着手为开采工作做准备,可以说实际上无视了联合开发协议。
中方解释说,这是为维修设备而运进器材。日本外务省官员无不对此持怀疑态度。一位官品表示:“中国可能在进一步发起挑衅。”
有关东海油气田问题的缔约谈判推迟一事,日本外务省官员最初乐观地表示:“如果迟迟不推动谈判,中国会为设备保养费发愁。可能过不了多久,中国就会答应谈判。”但中国似乎并无平息事态之意,而是不断采取新行动。另一位外务省官员不无焦虑地说:“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复杂化。”
外务省官员指出,虽然尚无证据证明中国此次器材搬运行动与渔船事件有关,但不能断言二者毫无关系。这是因为,中国近来的一系列行动,可能导致日中双方再次掀起有关专属经济区分界线的争论。
如果中国单独在东海油气田开始开采工作,东海油气田问题的缔约谈判则会中途受挫。
【香港《星岛日》9月18日道】题:东海“春晓”钻井交恶升级
中日因钓鱼岛主权及东海油气田开采问题的交恶再升级。日本方面称,中国正向东海油气田中国设立的钻井台运送钻机等设备,准备单方面开采东海油气田“白桦”(内地称“春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回应称,中方对“春晓”油气田拥有完全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方在“春晓”的活动完全合理合法。
【法新社东京9月18日电】日本纸今大普遍对首相菅直人的新内阁表示欢迎,但同时警告说,内阁大臣们必须努力控制日元升值并结束同中国的领土争端。
属于“鹰派”的前原诚司负责解决与北京不断升级的争端。各大纸一致认为,因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而与中国日益恶化的争端需立即引起关注。
《读卖新闻》说:“中国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非常高压的态度。我们希望本届内阁立场坚定,坚持它应该坚持的。”这里指的是日本对尖阁群岛(印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注)享有主权。
本文源于《参考消息》,今日参考消息电子版:
相关文章 卢麒元:打狗棍法钓鱼岛主权,我们寸土不让钓鱼岛争端将怎样演变港评:俄国强悍对日中国自惭形秽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大陆台湾联合保钓稳赚不赔,还可威慑南海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70年代保钓运动的珍贵资产台湾70年代保钓运动始末俞力工:在台湾世新大学“保卫钓鱼岛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俄联手对付日本,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谁把“钓鱼岛主权”被炒成回锅肉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