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估值偏高的政治意义
强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估值偏高的政治意义
时常可以在国内某些学者或经济学家所发表的文章或者所作的演讲中,看到和听到他们众口一词地强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估值偏高了!”例如,2008年09月01日在《学习时》,并于28日也在人民网上发表的、由周天勇撰写的文章“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上有这样一句话:“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我们都知道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是1.5圆RMB合1美元。按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汇率估值偏高了,应该下调。比如下调为3.0圆RMB合1美元,或者下调为4.0圆RMB合1美元,甚至就下调到8.0圆RMB合1美元。那么,这样一个观点是否真实呢?在此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我个人的陋见:1978年这个官方汇率不是偏高了而是偏低了。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知道汇率是产生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它是贸易两国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不同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是货币的购买力。某一时期的汇率,它反映了该时期与之对应货币各自的实际购买力。是通过贸易双方来决定的,而决不是由贸易的一方自行就能够决定得了的。
按国内某些学者或经济学家关于汇率偏高的观点,似乎这个汇率是由中国单方面来决定的。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吗?试想:如果1978年的官方汇率果真偏高了,就是说1美元本来可以兑换3圆RMB(在这里仅是假设)而我们却单方面决定1美元兑换1.5圆RMB。那么,请问:霉国人肯吗?他傻呀!明明可以吃两个面包的钱,经你这么一兑换就只能吃一个面包了,你当是打发叫化子呀!他肯定是不干的。再说,汇率市场最是激烈。我们都知道:在国内购买东西90年代以前是精确到分币,而进入90年代后就精确到角币;股市交易目前是精确到分币;国际原油交易目前也是精确到美分;等等。而汇市交易呢?则是以点来计算,精确度到了毫的单位。那么,如果我们的汇率竟然偏差了百分之一两百,而且吃亏的一方又是霉国佬,你以为他是傻蛋呀!还会给你保持了这么久?恐怕早就翻天了。这三十年来,我们何时见过霉国佬肯这样吃亏的?他不赚我们中国人的便宜,我们就已千恩万谢,阿弥陀佛啰!可见,汇率估值偏高这一观点是不合情理的。
1978年的汇率到底符不符合当时的实情呢?我想:既然汇率是贸易两国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反映了贸易双方不同货币的购买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1978年的汇率以及当时的物价与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这一时期的物价进行比较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为什么要选择2005年这一时间点呢?一个原因是:这一天是本次汇改的前一天,它是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另一个原因就是:既然国内这些学者或经济学家强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估值偏高了,那么想必由他们自己来主导的这一时期的汇率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反映了。因此,就以2005年这一时期的汇率及其物价作为比较的对象。
现在,就以1978年的官方汇率1.5圆RMB合1美元与2005年7月20日的官方汇率8.2765圆RMB合1美元及其各自对应的物价列表计算如下:
表1
物品
单 位
1978年
2005年
按购买力相等的原则计算,则1978年1美元应该能够兑换的RMB数量如下:
物价(圆RMB)
1美元即1.5圆RMB可购买的数量
物价(圆RMB)
1美元即8.2765圆RMB可购买的数量
①
②
③
④=1.50÷③
⑤
⑥=8.2765÷⑤
⑦=③×⑥
大米
市 斤
0.149
10.07
1.20
6.90
0.149×6.90=1.03
猪肉
市 斤
0.80
1.88
7.00
1.18
0.80×1.18=0.94
活鸡
市 斤
0.90
1.67
9.00
0.92
0.90×0.92=0.83
活鸭
市 斤
0.56
2.68
6.50
1.27
0.56×1.27=0.71
鱼
市 斤
0.70
2.14
5.50
1.50
0.70×1.50=1.05
鸡蛋
市 斤
0.50
3.00
3.80
2.18
0.50×2.18=1.09
盐
市 斤
0.17
8.82
1.30
6.37
0.17×6.37=1.08
腐竹
市 斤
0.70
2.14
8.20
1.01
0.70×1.01=0.71
米粉
碗(二两)
0.08
18.75
1.00
8.28
0.08×8.28=0.66
面包
只(无馅)
0.06
25
0.60
13.79
0.06×13.79=0.83
棉布
尺(2.7尺宽)
0.45
3.33
2.80
2.96
0.45×2.96=1.33
寄信
封
0.08
18.75
0.80
10.35
0.08×10.35=0.83
公车
人 次
0.10
15
1.00
8.28
0.10×8.28=0.83
书籍
本(32开四、五百页)
1.25
1.20
30.00
0.28
1.25×0.28=0.35
电影
场次
0.22
6.82
3.00
2.76
0.22×2.76=0.61
数据:1.1978年的物价是根据个人的记忆并经过亲友的印证——这些亲友均在这一时期从事商业和服务业工作的人;2.2005年的物价是通过市场调查而来。
从表1可以看出:
1.表1中的15种物品包括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衣、食、行、文化和娱乐等等方面的主要食品、物品或服务(但不包括住房,因为1978年以前人民的住房是免费的,而且在当时的中国其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形成。所以,在这里不考虑住房方面的比较。),其中以食品为主,共有10种占了67%;在本文开篇所引到的“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一文中也有这样一句话:“1978年......居民食品消费占其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城乡分别高达56.66%和67.71%。”既然如此,那我们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食品、物品或服务来衡量1978年RMB的购买力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也应该能够真实反映出当时RMB的实际购买力。
2.从表1中的④和⑥这两列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的1.5圆RMB的购买力是大于2005年的8.2765圆RMB的,而且这个差距还是甚大的。如果按购买力相等的原则计算,那么1978年的1美元能够兑换的RMB应该是在0.35圆(按购买书籍计算)到1.33圆(按购买棉布计算)之间(可参看表1中列⑦的数据)。即使全部都按棉布来进行汇率的换算,那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只能是1.33圆RMB合1美元;如果再把对各种食品、物品和服务要进行加权平均的问题考虑进去,那么,1.33圆RMB合1美元这个汇率还是低了,还可以往上调,乐观一点估计还可以调到1.00圆RMB合1美元。
3.在这里顺便说上一句,如果是以今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6.8183:1)以及今天的物价作为比较对象,这个购买力的差距就更大了。那么,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其偏差就显得更低了。更不是1.5:1,也不会是上面所说到的1.33:1,而可能是0.8:1或0.7:1,也就是说1978年的1美元只能兑换0.7圆或0.8圆RMB。
当然,能够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还有象资本的流出流入差额、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人们的心理预期和政府对汇率的干预行为等等多种。但是在1978年的中国,由于政治稳定、社会稳定、金融稳定、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资本市场尚未建立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的威望、号召力、凝聚力极高等等原因,这些因素对汇率变动所能产生的影响甚为微小,几乎是可以不考虑的。
通过上面所进行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其估值不是偏高了而是偏低了!我个人的陋见是: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之所以会估值偏低,一方面,应该是为了配合当时我国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这个大方针的。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国家的创汇、吸汇和吸引投资,以便引进更多我国当时紧缺的技术设备、物品和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对于来华投资的一方来讲,他们也是有利可图的。例如,他们投进来1美元,原本我们只需要给他们1圆或1.33圆RMB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却给了他们1.5圆RMB。如此说来,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可见,采用这一汇率对于我国来说已经是带有让利和鼓励的性质了。这也许就是今天经常所提到的“双赢”吧?!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国内这些学者或经济学家会众口一词地强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估值偏高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的换算:
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年度统计公中,我们知道1978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5689.8亿圆RMB。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或者进行国际间的排名,这就需要把它换算成以美元来表示,这时就涉及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问题。在这里,如果我们是以1978年官方的汇率1美元合1.5圆RMB来进行换算,其结果就为:5689.8亿圆RMB÷1.5=3793.2亿美元;但如果我们是以经过某些学者或经济学家“重新估值的”、“号称更符合实际的”、“并加以调低的”汇率——在这里我们假设它是:1美元合3.0圆RMB来进行换算,那它的结果则为:5689.8亿圆RMB÷3.0=1896.6亿美元。
大家可以看到:经这么一改汇率,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就减少了50%,人均总产值自然也就跟着减少了50%。于是乎,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就跟着猛跌了。这是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学者或经济学家的需要来进行调整的,他们想让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排第几名就排第几名,他们甚至可以让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一。也许他们也会给中国人留点面子不至于让中国人太过难堪,所以,他们是不太可能让中国排名倒数第一,而会给中国排名倒数第二的,至少这已经不是垫底了。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国内这些学者或经济学家之所以众口一词地强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估值偏高了!”实际上是在玩数字游戏。其本质就是要通过玩这样的数字游戏来贬低毛泽东时代的建设和发展成就,从而达到他们要否定毛泽东,否定中国革命,最终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目的。这也许就是他们这样做的政治意义吧?!
声明:本人既不是学金融也不是学贸易的,以上所述纯属个人陋见,仅供各位网友参考,并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纠正。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