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前言  

  1997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8周年前夕,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在京西宾馆亲切看望了进京老英模。

  

  当迟浩田走进会议室,看到一位老战士后,情绪激动,马上向对方敬了一个军礼。

  

  这位老战士究竟是谁?与迟浩田有着怎样的交往,能让身为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主动向他敬军礼?

毛主席握着杨育才的手说:人民感谢你  

  让迟浩田激动敬军礼的那个老战士,名叫杨育才。

  

  1926年,杨育才出生于陕西勉县,23岁时参军,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在祖国的号召下,与众多热血战士,于1951年6月入朝作战。

  

  经过无数志愿军英勇奋战,到1953年,朝鲜战争眼看就要停战。但是,李承晚集团却叫嚣要继续与志愿军作战。

  

  在美军方面的纵容下,李承晚集团蓄意阻挠停战谈判,并阴谋向北进犯。

  

  为了粉碎敌人真打假谈的阴谋,迫使他们老老实实的坐下来谈判,在板门店签字认输,中朝军队在金城前线发起强大的夏季反击战。

  

  志愿军前线部队接到上级命令:

  

  必须在三天之内拿下伸进“三八线北侧中段、朝鲜境内一块约48平方公里的高地,敲掉金城地区敌人突出地带的硬钉子——号称敌人精锐中的精锐首都师的第一团。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李承晚

  

  经过周密计划,志愿军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决定,为了配合整个部队作战,在战役开始发起进攻的同时,派出一支小分队,插入敌后,端掉敌人的精锐部队“白虎团”团部。

  

  为确保奇袭成功,团政委苏克就部队行动计划、指挥员人选,与侦察股长赵士军谈了一个通宵,对所列人选一一进行权衡,最终确定由副排长杨育才,带着一个12人的队伍,深入敌后,执行任务。

  

  之所以将重任交到杨育才手里,是因为自入朝以来,杨育才只要白天发现敌人在哪里活动,晚上天再黑、雨雪再大,他都能找准方向将对方“摸”了。

  

  而且,杨育才对“白虎团”团部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还熟悉地形与敌情。

  

  随后,团政委苏克带领杨育才等人一起讨论行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商议应对方案。

  

  同时,苏克再次告诉大家:“帝国主义以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战前思想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他们就开始化装。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杨育才

  

  身高一米八的杨育才,大颧骨、高鼻梁, 两臂筋肉突起, 胸围宽阔, 让这样一位大汉来扮美军顾问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杨育才换上了美军的服装,其他人员则换上了李伪军的衣服。

  

  7月13日晚上,随着我军火箭炮发射出一团团火光,杨育才大手一挥下令:

  

  “出发!一个跟着一个!”

  

  随后,杨育才带领大家,沿着事先计划好的路线,进入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三八高地。

  

  由于阵地上的铁丝网已经被炸得犹如乱麻一般,夜色中的志愿军有的不小心被戳伤腿脚,有的不小心从陡坡上摔了下去,划破手部、脸部。

  

  突然,走在最前面开路的侦查员赵顺河,回过头来着急的对杨育才喊道:“副排长,我踩到地雷了!”

  

  杨育才赶紧喊道:“不要动!不要动,千万不要松开脚!”

  

  说着,杨育才迅速跑到赵顺河身边,俯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扒开泥土,观察地雷。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杨育才

  

  随后,杨育才惊喜的对赵顺河说:

  

  “这是一颗美式反坦克地雷,没有90公斤以上的压力,是不会引爆的。”

  

  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为了保险起见,杨育才还是让大家全部趴下,然后叮嘱赵顺河:

  

  “你先把身子卧倒,然后迅速抽出踩到地雷的那只脚。一定要快!”

  

  终于,危险解除了。但是,杨育才的忧虑却没有消除。

  

  因为,既然这里有美式反坦克地雷,就可能有其他地雷。他们这支小分队担负的捣毁敌军指挥机关的重任,对于我军战斗胜利非常重要。但是,如今他们身处雷区,一不小心,就可能无法走出这里,更别提按时完成任务了。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杨育才眉头紧皱,苦苦思索。

  

  突然,杨育才灵光一现:新的弹坑里是不会有地雷的。对,就走新弹坑。

  

  于是,杨育才指示大家,借着爆炸的火光,踩着炮弹坑快速前进。

  

  但毕竟火光不是一直有,没有了光亮,他们就不得不减慢速度,这样下去还是不行啊!怎么办呢?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就在杨育才苦苦思索之际,他的耳边突然传来流水声,杨育才将大家带到水沟旁,兴奋的说道:“洪水冲过的水沟里不会埋地雷,这是唯一安全的通道!”

  

  就这样,杨育才与大家一起踩进水沟,一路奔跑,最终抵达公路上。

  

  为了看看有没有人掉队,杨育才借着天空中照明弹的光亮,回头看了一眼。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队伍里竟然多了一个人!

  

  短暂惊讶过后,杨育才开始窃喜:“这个送上门来的礼物,真的太好了!”

  

  随后,杨育才将这一发现告诉了朝鲜籍联络员韩淡年。

  

  韩淡年悄悄跑到队伍后面,与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敌人并排跑着。

  

  期间,韩淡年找准机会,趁着敌人不注意,猛地抓住了对方的半自动步枪。

  

  不明情况的敌人着急的喊道:“你抓我的枪干什么?”

  

  韩淡年装模作样的责怪他:“谁让你往后跑的?”

  

  敌人不服气的说道:“只准你们往后跑,我就不行啊?”

  

  韩淡年直接扭着敌人的胳膊,嘴里说道:“叫你嘴硬,这就让你跑,快跑!”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说着,将敌人扭送到杨育才面前。

  

  随后,杨育才让韩淡年询问敌人他们的口令是什么。

  

  被吓破胆的敌人颤抖着说道:“口令是…… 古轮姆欧巴……”

  

  紧接着,杨育才又向敌人核对了伪团部的情况。

  

  处理了俘虏后,他们又继续赶路。

  

  不料,走到三南里,他们又遇上了敌人。在敌人发出询问后,走在前面的朝鲜籍联络员金大中打了个军礼,表示是自己人。

  

  随后,金大中反问敌人:“你是干什么的?”

  

  敌人回答:“我是站岗的。”

  

  听到这话,杨育才心里暗想:不好,敌人要在这里盘问。

  

  不等敌人说话,杨育才便指挥大家:快跑!

  

  但是,他们刚跑开,就又出现了十几个敌人。敌人冲着他们大喊:“站住,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杨育才知道敌人这次非要盘问不可。于是,他赶紧推了韩淡年一下,低声说道:“快上!”

  

  韩淡年心领神会,跑到敌人面前,指着鼻子就骂:

  

  “瞎了你的狗眼,看不到我们搜索队正在送美国顾问到团部去吗?耽误了事情,我毙了你!”

  

  韩淡年一通大骂后,敌人瞬间就被吓住了。赶紧站在公路两边,一动不动,再也不敢吭声。

  

  随后,大家继续前进。期间,他们抓了两个俘虏,经过盘问,杨育才终于确定,之前那个敌人给的口令,确实没问题。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捣毁白虎团指挥所

  

  就在大家即将抵达进攻目标时,突然看到迎面驶来两辆汽车。杨育才赶紧下令大家先躲在公路两旁的草丛里。

  

  但随后,他们又看到30多辆满载步兵与弹药的汽车,接连向北驶去。

  

  一阵爆炸声响后,这些汽车全都停了下来,将公路堵得死死的。

  

  原来,敌人准备在这里下车集合,步行前去增援。

  

  为了不失去战机,杨育才当即决定:冲过去!

  

  突然遭到袭击,敌人顿时乱作一团,有的钻到了车底下,有的直接往水沟里爬。看到杨育才他们的打扮,还有敌人大喊:“不要发生误会!不要发生误会!”

  

  杨育才大声喊道:“给我狠狠地打!”

  

  一瞬间,他们击毁了敌人七辆汽车、一辆装甲车,敌人增援上来的两个营被毁坏的汽车,也阻塞在公路上。杨育才他们顺利冲过公路,朝着敌人的团部插去。

  

  行动前,杨育才叮嘱大家:

  

  “要先打要害,猛打猛冲,速战速决,如果遇上顽抗的,要死的不要活的!”

  

  随后,他们根据杨育才的安排发起进攻,仅仅用了13分钟的时间,就将整个白虎团全部打掉。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侦查小分队受到嘉奖(前排左三是杨育才)

  

  此次战斗中,杨育才他们在敌人团部活捉了19人,打死97人,再加上之前路上打掉的敌人,一共打死223名敌人,而杨育才他们则无一伤亡,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几十年后,杨育才回忆起这段经历说:

  

  “我们在攻打‘白虎团’的5天5夜里,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没有合上过一次眼,饿了就随手拔下青草野菜充饥,实在困得不行,就吃个红辣椒。但是,大家谁也不说苦,不说累。那是因为祖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断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的去战斗,去牺牲……”

  

  这年9月,杨育才回国参加国庆观礼活动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毛主席看到杨育才后,紧紧握住他的手,高兴的说道:“人民感谢你!”

  

  经此一战,杨育才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立特等功,还获得了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以及金星奖章。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毛主席

  

杨育才生病住院,迟浩田两次看望  

  而杨育才与迟浩田的友谊,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杨育才与迟浩田都是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曾一起开会,一起吃住,结下深厚友谊。

  

  1985年,迟浩田到济南军区出任政委,杨育才是济南军区某师副师长。

  

  后来,身患心脏病、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杨育才离休,住进干休所。

  

  但他不愿意闲着,义务做传统告300多场,听众多达35万人。而且,他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的酬与劳务费。

  

  每次去作告,杨育才都是自己骑自行车或者挤公共汽车。

  

  对此,有人心疼杨育才,说他年纪一大把了,身体也不好,应该休息休息。

  

  杨育才却说:

  

  “我是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的老人,我知道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但培养下一代、教育下一代,将我们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更是我们这些老同志责无旁贷的!”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杨育才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小朋友们在一起

  

  虽然离休了,但杨育才还受邀参加军区的一些大活动。他也因此有不少与迟浩田见面交谈的机会。

  

  对于杨育才,迟浩田关怀备至,几次来到杨育才的家中看望老友。

  

  到军委工作后,迟浩田也利用各种机会关心着这位战斗英雄。

  

  1997年,迟浩田在京西宾馆看望了杨育才等老英模。看到杨育才,迟浩田激动的敬了个军礼:

  

  “欢迎你到北京来,多住几天,我们是老朋友了!”

  

  一位军委副主席给一位老战士敬礼,这让杨育才又激动,又不知所措。

  

  杨育才紧紧握住迟浩田的双手,久久不愿放下。他激动的向迟浩田发出问候:“首长好!祝您身体健康!”

  

  后来,杨育才生病住院期间,迟浩田曾两次亲自前去看望。

  

  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97年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个老战士后,马上敬军礼

  迟浩田

  

  听到杨育才去世的消息时,迟浩田正在参加中央的一个会议,一时脱不开身。

  

  第二天,迟浩田亲自前往解放军总医院招待所看望杨育才的家属,表示慰问。

  

  迟浩田紧紧握住杨育才妻子的手说:

  

  “老嫂子,请节哀!育才同志去得太早了,作为老战友,我很难过!……请保重!……希望你能化悲愤为力量,教育好子女……”

  

  随后,迟浩田拿出他给杨育才写的挽联,交给杨育才的妻子:

  

  奇袭白虎团威震敌胆

  

  战功垂青史名扬华夏

  

  30日,杨育才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迟浩田又亲自前来参加悼念,最后送别老友杨育才。

  

  作为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曾说: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什么英雄,也觉得没有什么好炫耀的。真正的英雄,是为了国家与民族利益英勇献身的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是那些已经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是那些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好兄弟、好同志!”

  

  谨以此文纪念战斗英雄杨育才!

标签:育才   敌人   他们   大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