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放权”和蒋介石的“下野”
美国的“放权”和蒋介石的“下野”
梁 新
在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中,美国宣布已经把战争的主导权交给北约。笔者曾经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称美国的准备撂挑子为“盖茨的清醒”,其实,这不完全是清醒,的确有老美的难言之隐。而此时此刻,美国的“放权”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当年蒋介石的“下野”。
在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美国大老板萌生换马之意,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步步紧迫。面对国内国外、党内党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巨大压力,为了谋取“划江而治”的局面,为国民党争取喘息的机会,以招兵买马,卷土重来,蒋介石使出了“下野”的招数,让李宗仁去和共产党谈判。但是他那个“下野”完全是假的,国民党的的党政军大权仍然控制在蒋介石或者其亲信的手中,最终谈判破裂,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当然,当年的蒋介石和现在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当年的蒋介石是强弩之末,而现在的美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充当世界警察的实力还绰绰有余。那为什么美国也来出演一出“下野”的大戏呢?其实美国人和奥巴马也有其小算盘和难言之隐。随着这些年来美国连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虽然获得包括中国的“美粉”在内的世界一部分人的喝彩,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沉重的经济压力,几千名美国大兵命丧异国他乡,伤病者更是不计其数,更为严重的是弄得遮羞布越来越不顶用,虽然包括中国的在内的“美粉”们“死鸡撑硬颈”,为已经沾满屎尿的美国屁股涂脂抹粉,美化得跟小孩子的脸蛋那么可爱,但是那臭气却是无法遮盖的,漂亮的外表和浓烈的臭味形成强烈的反差。软实力的下降,是美国不得不面对的发动战争时要承担的沉重代价,在世界公众中的信度的下降,是美国佬不得不有所顾忌的。更何况,奥巴马总统当年是投票反对布什总统对伊拉克动武的为数不多的议员之一,这也成为其2008年竞选总统时最重要的的政治资本。有人曾经拿奥巴马开涮说,幸好他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否则我们会有更多的仗打。当年的布什和布莱尔“二布组合”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后不但把自己弄下了台,还连累所在的政党也丢了执政权。奥巴马对此不能不有所顾虑,因此,交权不失为比较明智的选择。
其实,就像当年蒋介石“下野”以后仍然控制着党政军大权一样,美国“交权”只不过是从左手交给右手。先不说北约本身就是以美国为老大的帮会组织,而且北约最高军事长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是正儿八经的美国海军四星上将、美军欧洲司令部司令。再说老大不在的时候,帮会内部分歧严重,法兰西小矮人萨科齐想当盟主,大家都不买账,更兼后院起火,选情不妙,萨氏搞不好还没有摆够威风,就已经重蹈了“二布”的覆辙,处境比当年的李宗仁还不如。你说这美国“交权”能够真正交得成吗?
美国这一招的目的就是让自家小兄弟当“婊子”,自己坐收渔利并且可以立“贞节牌坊”。但有那么容易吗,以美英法几个大国去对付一个利比亚,就像几个彪形大汉跑进幼儿园打一个小孩一样,根本没有悬念,而且要干掉卡扎菲相信也不会比干掉萨达姆困难,但是以后怎么收场呢,我们等着瞧热闹。
以“人道主义”为由,却制造人道主义灾难,西方这些年来这种“好事”没少干,据悉,已经有100多平民在空袭中丧生,有35万难民为避战乱逃离利比亚。我们不妨再看看美国及其帮会小兄弟和他们的粉丝们又是如何把黑的说成白的吧,这是他们的长项,而且是说起来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看到某些人到处横行霸道,会有点看不惯,不过让利比亚人找点事情给他们干也未必完全是坏事。记得有部电视剧里面有这么一句台词:“能够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难事”。借用其模式笔者认为:“能够通过战争解决的也不是难事”,真正的麻烦事还在后面。自私点想,就让他们在中东那边折腾吧,省得他们精力过剩老跑我们周边来撒野,使得那几个小喽啰总上蹿下跳的,让我们看起来恶心。
本人博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