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股市暴跌没那么简单:金融战争?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股市暴跌没那么简单:金融战争?

吸呼


海外一次对中国经济冲击的试水?----之一


导语:海外资本对目前中国股市的疯狂不过是一场小小的试水行动,一旦得到成功,未来的中国必然会成为真正的金融风暴中心,而更可能的是将引发中国全国性的经济革命及政治革命。

沉寂了近一年时间的中国股市再次疯狂,但这疯狂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又有什么秘密?

很多人士将中国股市近期的疯涨归功于国内经济调控,也有人讲这是国内游资巨大的原因。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政策,政治政策没有根本改善的情况下,中国上市企业也没有丝毫改善的基础之上,中国股市突发性的快速上涨,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用政府信用担保人民币升值

其实,观察中国股市根本就不需要观察个股的反应。根本的问题还要从整体的中国经济面去观察。自从2002年日本财长在七国首脑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之后,中国就已经连续五年面临着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压力。直到去年美国政府派出庞大政府代表团前往中国谈判,对中国政府形成了全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共首脑先后宣布人民币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升值政策。人民币对外升值成为了中国政府国策,也是对海外其他国家的政策保证。而在今年一月初,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之时,商务部网站“配合”发布了一份告,一改此前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明确指出了以“年升值4%-5%”应对顺差过大的政策思路,到07年底以前,累计升值幅度可能达到9%-10%”。

对于世界上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宣示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百年来最大的利好消息。一个国家用它的政府信用担保人民币升值,这怎么能不相信呢?尽管后来中国商务部网站撤除了这篇文章,但并没有在官方讲话中否认这项政策宣示。

众所周知,在海外投资收益是非常低的。通常,股市及基金投资的收益率不过是5%-7%左右。而这样的投资还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当的投资风险。如果将资金投入银行储蓄,一般年收益不会超过2%。而如果资金投入到中国人民币业务上,即使不考虑任何人民币储蓄利率,这样的投资也可以安全地有4%-5%的收益,到07年底以前,累计收益可能达到9%-10%”。如果计算上国内人民币短期储蓄利率,年收益就可能高达12%以上。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稍有头脑的人都不会错过这样好的事情,更何况精明的投资家。于是,中国就成为世界上百年不遇的好地方,一个金光闪闪的金砖国家。全球大量的游资蜂拥进入中国。

愚蠢之极的经济幕僚和精英

钱进中国,但并不意味着钱一定要存入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赚取更多的利润才是世界各国投资家的目的。尽管中国目前有十万亿的股市价值,但真正在股市上流通的不过是1/3的流通股,而更多的非流通股则不能在中国股票市场进行流通。

谈中国股市,就又不能不谈愚蠢之极的中国经济领导人及各类经济专家们。

自从2005年中国股票市场全面崩溃,陷入低谷之后,他们想尽办法要恢复中国股市。2006年1月4日,他们公布放宽外国投资者投资A股的规定--由商务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将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已完成股改的公司的流通股A股股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其不景气的资本市场。此次政策调整使得大型外国投资者更容易购买中国上市企业的战略性股份,然后最终能够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出售这些股份。这是在现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机制之外的另一项外资参与中国股市的计划。外国基金经理们可以购买中国A股和债券等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上述政策的改变,打开了外国资本财团巨额资本进入中国股票市场的大门。

中国早在2002年初就公布了有关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向中国A股市场投资的规定,并于2003年5月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至2006年8月为止,我国共批准了45个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其中有39个已经获得具体的投资额度,总额为74.95亿美元。为了使外国资本财团更容易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我国降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门槛,使更多的海外金融机构可以成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目前,申请加入这个项目的外国金融机构必须拥有1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新规定把这个标准降低到50亿美元。此外,原来的规定要求外国保险公司必须有30年的历史才能成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而新规定表示,有5年历史的外国保险公司就可以进入这个项目。同样,存在了5年以上、管理的资金超过50亿美元的退休基金、慈善基金和政府投资机构也可以加入这个项目。

但是,经济决策者并没有全局眼光,他们并不清楚海外投资者的内心需要。振兴中国股市需要的不是放宽限制,关键是中国股市是否有真正的投资价值。当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成为一个政府的信用宣示政策时,大量的游资涌入中国就成为了必然,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在这个时候再开放中国的金融投资限制,这就等于告诉全球的投资者,中国是块肥肉,大家都可以分而食之。

游资进入中国当然不会安心存在中国的银行里享受微薄的利息收入,进入中国就必然有更大的盈利目的。既然有了人民币升值的最低利润保证,何不再在中国股市分一块肉?

中国将成为“金融风暴”的中心

一年前,笔者曾在一文中预言,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结果就是将全球的资本大鳄全部吸引到中国,然后再次掀起“亚洲金融风暴”。果不其然,当中美最高层级的会谈一结束,中国股市就疯狂起来。海外二千亿美元的游资蜂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面对中国股市疯狂,有人又有另类想法,一方面担心股市泡沫,但又担心股市不振。而股市疯狂上涨又给中共经济领导人一个幻想。这就是中共可以顺势推出股市中的国有股流通,大量的国有股流通不仅可以压制股市上涨,而且可以回笼大量资本,上市公司可以用这些钱偿还银行贷款,消除坏账。如此一来中国政府方面的金融坏账压力势必减轻。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中国股市“官商配合”,也就一路狂涨上去。

股市疯狂真的可以一剑双雕吗?只要我们看看上世纪亚洲金融风暴圈内国家的当时状况就可以知道未来中国的最后结果。

在上世纪,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是全球新兴的工业国家,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当时的经济背景确极为相似,一是房地产泡沫化,二是均采取类似今日中国的不完善的联系汇率制度,三是股票市场出现泡沫化,企业回与市值背离,企业商业收益远低于金融运作收益。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国际资本金融大鳄才能一举成功。

反观今日中国,其真正的景象已经与当年的金融风暴国家没有任何区别,对中国的金融几乎全部失去控制。而目前的中国股市疯狂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点。

目前,因为海外资本对中国政策缺乏真正的了解,目前的中国股市疯狂不过是一场小小的试水行动,一旦得到成功,未来的中国必然会成为真正的金融风暴中心,而更可能的是将引发中国全国性的经济革命及政治革命。

国际金融资本大鳄正张开大嘴,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2008中国崩溃为期不远。

黑色星期二元凶: 日本央行制造全球股市大跌


2月27日的股市“黑色星期二”是一次全球性的协同表演。所有见解和事后诸葛的分析,都无法解释这次近乎于“无厘头”的大跌。凯恩斯说,股票市场里有一种鬼魂式的东西存在,这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即“动物性精神”),这使股市永远存在不可解释的因素。
  
  凯恩斯也许是对的。但是这次全球性的股市惨淡应该有一个发动者。
  
  从这次全球性大跌在时间形态上看,被认为由中国股市率先引领的,上海股市在黑色星期二跌去8.8%,惨烈无比。随后,美国道琼斯则在当日跌去了3.3%,欧洲股市在当日跌去了2.6%,中国香港跌去了1.8%,日本在当日微跌了0.5%,但在星期三上午则下跌了3.56%,韩国也下跌了4%,新加坡股市在星期三上午一开盘就下挫了4.82%。澳大利亚则在星期三上午失去了3%的市值。让人欣慰的是,中国股市在星期三“稳住”了。
  
  中国A股的暴跌引发了一系列“子虚乌有”的语言闹剧。比如,一些分析人士会重新摆好“政策市”的架势,认为“两会 召开”,政府不愿意股市涨得太快。这都属于“精神解释法”的扯淡。在这些人眼中,政府神力无穷。但是,此前无数的事例证明政府对市场的无可奈何,例如最近一次加息促使股市暴涨的例子。另外,楼市更证明了政府部门的事与愿违。又有,很多金融分析人士说,中国几乎成为亚太地区股市的黑色策源地。无疑,这夸大了中国股市对全球其他股市的关联性和影响力,中国A股市场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小圈子市场,只不过由于中国内地投资渠道不宽,集聚的以万亿计的储蓄没有“发泄”的合理通道(主要集中在楼市和股市),使得A股市场的行情显得异常火爆而已,但它没有周边的辐射力和控制力。
  
  从经济基本面上看,我们几乎找不出中国股市(甚至美国股市)暴跌的像样的理由。虽然中国今年GDP 增长速度被经济学家调低了一点,但是,GDP的增长速度还将有8%-9%。虽然,中国央行一直采取控制流动性的策略,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流动性泛滥的国家,而且,股市面对的是居民储蓄市场,它对央行控制流动性没有太大的感受。
  
  当我们抛弃基本面,而将注意力放在股市资金结构方面,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这次暴跌的发生学。如果说中国的股市跟其他资本地区市场(例如美国和香港)存在泡沫的话(例如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远远高于美国和香港等市场),这种说法对于国际投机资本是有效的,因为它的资本配置圈是全球的,它们辨别泡沫,并采用重新的资本结构和数量配置来避免这个问题,但对于中国国内储蓄而言,这种泡沫论是不存在的,它仅仅被封闭在国内市场——也许随着居民用汇额度的扩大会提高国内储蓄资金的地区配置效率,但就现在而言,它对这种泡沫是不敏感的,所以单纯看市盈率,而忽略了国内储蓄资金面对的“投资机会和渠道的集合”,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A股市场所确定的泡沫标准要比其他市场宽松得多,泡沫可“吹”的程度也比其他市场大得多。
  
  于是,一旦梳理了不同资本面对的不同“机会的集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次中国A股乃至全球股市发生暴跌的根本性力量是国际间投机资本力量的重新配置和不约而同的“集体性”行动。而造成它们配置行动发生的压力则来自于提供国际投机资本的渠道发生变化,确切地说,是日本央行的行为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的行动改变,而后者则是导致亚太股市发生重大振荡的直接原因。
  
  在不久前,日本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隔夜贷款利率(短期利率)上调至0.50%。这是日本自去年7月“突破零利率”后的再度加息。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表示,日本央行希望那些认为日本应该长时间保持低利率的人打消这种“日本资金廉价”的想法。的确,低利率的日本(相比之下,美国的基准利率 是5.25%,欧元区是3.5%),一直充当了“国际借款机”的角色:投资者(投机者)用很低的利率借出日元,然后兑换成其他币种,去回率更高的地方去投资(或者套利)。整个资金循环的箭头是从日本发散到其他国家,资金成本低廉的日元成了全球泡沫的一个“流动性输出池”,那么,一旦日本决心不再向外输出“流动性”,那么,全球股市将突然承受剧烈动荡的风险。
  
  尽管没有确切数据,但是,根据日元的套利交易量可以大致推算,目前活跃在亚洲国家股市的投机资本大约有1/3以上的可能是来自日本的钱——即国际投机者从日本“借”出钱投向中国、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当日本央行决定改变自己“借款机”角色,并表示日本还将会继续提高息口来遏制国际炒家的借款行为。投机资本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它们不约而同地调整了撤退的步骤和持仓的深度,做出了“获利回吐”的举动,造成了这次连锁性的亚太股市“暴跌”。
标签:中国   股市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