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路线再现激烈争论:新华社力挺转基因,人民日报称生态农业是世界潮流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道路在何方
一直以来,围绕着农业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路线争论激烈。2009年,农业部颁布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证书,让转基因问题在国内受到空前关注,各项民意调查显示,反对转基因主粮占80%以上。
不过,农业部等部门则力主转基因产业化,最近,转基因产业有加速迹象。9月,科技部重大专项办会同农业部转基因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就转基因重大专项相关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要求凝练提出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品种作为“十三五”支持的重点,以确保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的实施和专项目标的完成。农业部在答复政协提案时表示,上市转基因食品都安全,下一步转基因重大专项将会支持产业化等技术。
目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转基因争议僵持不下。全国政协10月8日在京召开了第3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三农问题专家学者马荣才、张勇飞、黄大昉均在座谈会上发言,其中黄大昉力挺转基因,而反转基因人士崔永元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重申积极研究谨慎推广,对主粮推广尤其要慎重。
崔永元在微博上说,这次会议非常务实,俞正声先生不时发问,直抵问题层面。看得出,他对国内转基因现状了如指掌。
最近新华社的一则道再度激起农业路线的争论。
新华社:转基因与有机共存最近,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表驻美国洛杉矶记者道《当转基因农业遇上有机农业》(10月12日电),文章对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拉乌尔·亚当查克和帕梅拉·罗纳德夫妇进行道,两人在“有机界”和“转基因界”都非常有名,夫妻俩一个从事有机农业,另一个从事转基因研究,却“琴瑟和谐”,更因为他们的观点一致:应该让转基因农业与有机农业共同造福人类。
文章称,大规模、工业化、单一种植转基因作物暴露出一些弊端: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土壤流失,土地使用效率低,容易出现大规模食品安全事故……这些问题本来并非转基因所造成,却往往使人们将其与转基因联系起来,从而对转基因作物产生抵制情绪。
同样,有机农业在美国也面临一些问题。由于美国目前没有将人类粪便回收处理成肥料还田的工业设施和商业途径,绝大多数美国消费者对于粪肥种出来的食物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美国的有机农业主要利用禽畜粪便肥料,而其产量远远不够支持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美国有机农业也出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特征,陆续出现不少规模很大的有机农业企业。新华社援引拉乌尔的话说,“大规模工业化的有机农业除了无法避免土地利用效率低,食物生产、加工、包装和远距离运输消耗大量石化能源等问题外,不能使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与土地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关系也是个重要问题。”
文章最后提到,夫妇二人合写的《明日的餐桌:有机农业,转基因和食物的未来》把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公平地摆在一起,“这对夫妇打破了美国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用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思考告诉世人:可持续的农业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无论对转基因农业、有机农业还是别的什么农业,都不能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眼光来看待。”
摘自《当转基因农业遇上有机农业——记美国一对从事不同农业研究方向的夫妻》:
人民日:生态农业是潮流新华社的道引起求是杂志网、科技日的广泛转载,被视为一种官方对农业路线的某种表态,道在农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均提到这篇文章《人民日:生态农业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丁声俊,2014年10月07日05 版。
文章称,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导致农产品残留有毒成分增多,世界各地掀起了生态农业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目前,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
《人民日》介绍,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也就是说,有机农业与转基因是天然抵触,两者并不能共存。新华社称应该让转基因农业与有机农业共同造福人类,与《人民日》针锋相对。
美国:转基因与有机难共存转基因观察从有机界人士了解到,有机农业不包括转基因,无法形成共存,世界各国的有机农业明确规定“六不用”,其中重要之一点就杜绝使用转基因种子。
美国华人、知名网友直言了介绍,美国并没有任何人打破了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之间的“鸿沟”。转基因种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含有或捆绑化工毒素农药化肥,甚至是破坏农田土质的。而美国相关法规规范规定,有机农业不得使用转基因化工种子、不使用化工化肥农药、非有机农田转为有机农田要经过三两年规定的土质处理,等等。
美国方面则是强化对本国有机农业的扶持支持,试图让有机农业和转基因农业并存发展。然而,经过10来年实践,事实证明该政策失败。
美国官方部门调查发现,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使农区水系规模污染,这就给有机农田(尤其是下游)的水资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造成严重的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等生态危害,可直接间接威胁有机农业的生态环境安全;转基因污染已经造成了大规模的蜜蜂消失和蝴蝶消失等。
今年夏天,美国白宫发布重审转基因作物管理政策措施,标志着试图让两者并存的政策的失败。
在国内农业路线争论激烈之际,新华社借驻外记者的道吹捧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并存,目的主要还是试图力挺转基因农业。
但按《人民日》的说法,转基因与有机农业无法并存,而美国多年事实证明的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不可能并存的现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面对重大政治考验,必须旗帜鲜明、挺身而出,绝不能当‘骑墙派’。”
上述人士认为,鉴于允许转基因化工农业存在就意味着威胁乃至摧毁有机农业的事实,中国当局不能搞“骑墙”政策、而必须有个旗帜鲜明的选择:走转基因化工农业的错误道路、还是走联合国提倡和多数发达国家采取的天然有机农业的正确道路这成为摆在农业路线前的重大选择。
参考阅读一:美国白宫下令重审转基因作物管理政策措施的道。这意味着转基因化工农业的失败、意味着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并存政策的失败,而美国正在寻找如何以最低代价跳出转基因化工农业的陷阱的出路。中国为啥要重复美国的错误
White House Orders Review of Rule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Crops.By ANDREW POLLACK. JULY 2,2015 。
参考阅读二:《帕梅拉能重建科学诚信吗》大概内容:帕梅拉常以粗口风格来攻击不利于转基因食品推销的人而出名,他有个实验室,搞了转基因稻米研究,在学刊发表论文鼓吹转基因大米多么棒。德国科学家指出了她的科研及其结论有严重问题。开始,帕梅拉为自己狡辩;然而,越狡辩越不灵,乃至其说话诚信都成了问题。于是,帕梅拉只好把她实验室发表的两篇论文撤掉,试图以此消除学界的“民愤”;同时,她把责任推到两位亚裔员工头上、说他们贴错了试验标签等等,试图以此摆脱责任。帕梅拉那做法不但没能使她跳出论文涉嫌虚假的尴尬局面,反而增加了学界的更大更多的不信任,以至于帕梅拉被迫撤稿及其诚信大有问题成了当时西方学界的重头新闻之一;这是关于帕梅拉不得不撤掉其实验室两篇论文及其诚信大有问题的道之一。
Can the Scientific Reputation of Pamela Ronald,Public Face of GMOs,BeSalvagedby Jonathan Latham, PhD。November 12, 2013 Biotechnology, News,Science Media 。
新华社的采访对象是一个信用大有问题的美国挺转人士、为摇摇欲坠的转基因化工农业找出路而试图拿有机农业当拐棍的误导性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