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学古代官德,先进性放哪儿?
公务员轮训的课程中居然有古代“官德”,这确实是复兴年代的重要特色。
100年前的辛亥革命获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孙中山先生宣布中华民国的公务员是“人民公仆”——无论是否在实际上做到,但“老爷”、“大人”等称呼的被禁止,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6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不但继承了人民公仆的定位,而且更早些就奉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已经把“官民关系”彻底扔进了历史、道德、政治的垃圾堆,几十年来大家只知道有“干群关系”而从来不会想到什么“官民关系”。
但这一切终究在特色中得到了复兴。从康熙皇帝在主流荧屏上高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到地方官员高呼“领导就该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从上千名群众乃至知识精英下跪于人民政府门前,到人民政府的县长在新中国国庆节扮成满清县太爷面向世界;从推行等级观念的孔老二在天安门渺视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地位很高的人民公仆公然宣扬“打天下坐江山”,一个古老而反动的意识正在我们的历史先进性中不断强化
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将重新回到周期律中的官民关系!
这恐怕不能不让21世纪的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思考
——复兴?
——复辟?
人民公仆学起了古代官德,我们的历史先进性该放在哪儿?!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