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方“斗士”对中国优秀传统开刀意欲何为?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方“斗士”对中国优秀传统开刀意欲何为?

  

   吕永岩

  

   12月2日 ,曾宣誓“效忠美国”的“斗士”继否定中医之后,又将锋芒对准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声称张衡当年建造的地动仪“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摆设”。尽管有地震局专家挺身而出进行反驳。但“根本不具备地震研究知识能力”的“斗士”仍以“效忠美国”的无穷斗志,一口咬定张衡,坚持张衡地动仪能预测地震的故事“根本就是编出来的”。

  

  为了让网友们领教一下“斗士”对美国的“效忠”达到了何等妄为的程度,这里特将“百度百科”对张衡的介绍摘录若干。看了张衡的介绍,人们或许就能明白“斗士”为啥继否定中医、诬蔑钱学森之后,又要拿张衡来开刀了。

  

  人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宣誓“效忠美国”的“斗士”,它的这个“宣誓”应该是用不着“打假”的。它的誓言里很明确地有对抗美国“所有的敌人”,“为美国做非战斗性之军事服务”,在美国“政府官员指挥下”为美国“做重要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很快就发现,他主张对中国中医“废医验药”,与我们马上对外资医疗开闸具有关联性。

  

  否定了中医,外资医疗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且“废医验药”“废医”自然是“废”掉,不要了。“验药”也不能理解为“保留”。因为一旦“验药”被肯定,那样一来,所有的中药都处于“待验”的处境。在“待验”期间,中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就存在问题了。而浩如烟海的中药,按照“效忠美国”的“斗士”提出的所谓“科学”办法去“验”,那短时间内是绝对“验”不明白的。等中药被“验”明白了,外资医药怕是已经像转基因大豆将挤垮中国优质的非转基因大豆那样,已经牢牢控制了中国的医药市场了。

  

  当然,我们相信这一切是不会出现的。因为遍布中国的中医院、院校和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医药工作人员,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完全“废”掉。这不仅要付出影响中国人健康的代价,而且要付出因中医药人员“下岗”引发的稳定的代价。这样的铤而走险,除了“斗士”以外,没有哪个人敢。但无论怎样,提出对中医“废医验药”,无疑对进入中国的外资医疗是有利的。

  

  然后再看“斗士”对张衡等的诋毁。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张衡在天文学、地震学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这样一位给中国带来过无尽荣耀和骄傲的历史人物,“斗士”也绝不放过,也要往其身上大波脏水。这种诋毁一切能令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人物与事物的做法,结果会是啥呢?尤其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它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我们知道,传统和英雄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最有力量的是传统,是英雄。优良传统和英雄崇拜是民族立足之本,是国家生存之根,是军队强盛之源。要彻底摧毁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摧毁她的传统,推倒她的英雄。传统和英雄的消亡和倾倒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终的消亡和倾倒。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可以忽视她的优良传统,绝不可以漠视她的英雄,绝不可以任凭外来意识形态对自己优良传统和英雄的贬低、诬蔑和倾倒。对中国优良传统和英雄的否定、贬低,相当于抽中国人的筋,驱中国人的魂。没有了魂魄的人自然会老老实实甘当美国转基因试验的“小白鼠”了。这是不是“效忠美国”的“斗士”一边贬张衡等一边挺美国转基因的真实用意呢?

  

  “斗士”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怀疑,这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效忠美国”的宣誓、否定中医否定张衡并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力挺美国转基因是浑然一体的。将这些联系起来看,人们想不提出质疑那是太难了。当然,“斗士”想彻底摧毁中医,摧毁张恒,摧毁中国优良传统文化,让中国人老老实实地做美国转基因试验的“小白鼠”也难。但是我们不能不警惕,不能不小心“斗士”这种日积月累的“慢毒”作用,尤其是对青年的“慢毒”作用;不能不防止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否定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趋势;不能不提防由量变引发的质变。

  

  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唐僧,几乎所有的妖精都想来吃上一口唐僧肉。而吃唐僧肉最好的方式是让唐僧老老实实地听凭宰割。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得先给唐僧灌足了迷魂药。让唐僧既没有灵魂,更没有血性。

  

  究竟啥是“效忠美国”的“斗士”的真实用意呢?难道以打假著称的“斗士”,“效忠美国”的那番誓言是假话吗?种种事实表明,那不是假话。但有些方面他是说了假话的,尤其是对包括中医和张衡在内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就是对待美国的转基因,一进入这两个领域,他便假话连篇,很难找到一句真话。这也正是他让中国一些头脑清醒的人们警觉的地方。

  

  这个“斗士”到底是个啥人?或者他到底是何方妖孽?我们不妨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附:对“百度百科”关于张衡介绍的整理: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张衡中国被以行星命名的人。由于张衡在天文学、地震学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二、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三、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四、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

  

  五、张衡的天文著作《灵宪》的历史功绩:

  

  (1)揭示宇宙的起源。《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在解释有浑沌不分的太素气时引了《道德经》里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灵宪》的宇宙起源学说和《淮南子·天文训》的思想十分相像,不过《淮南子》认为在气分清浊之后“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上地下,这是盖天说。而《灵宪》主张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这是浑天说。总之,张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张衡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古代认为宇宙结构亘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   

  

  (2)揭示了宇宙的无限性。《灵宪》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张衡的这个结论与当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相吻合。

  

  (3)揭示了天地的结构 ,特别是张衡以浑天说替代了盖天说,认为天是球状的,天可以转到地下去。天不仅有出于地上的北极,还有隐于地下的南极。总之,中国在西方天文学传入之前,仍然未能建立起明确的球形大地的数理模型。反倒是张衡《灵宪》中的那种“天圆地平”说占有了重要地位。   

  

  (4)关于日、月的角直径。张衡《灵宪》的记载与近代天文测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均角直径值31′59″和31′5″相比,误差都只有2′左右。以二千年前的观测条件而论,张衡测值可谓精确。  

  

  (5)关于月食原因。在张衡之前尚无明晰解释。大概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张衡在《灵宪》中就未及日食原因,而是专门论述了月食的原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这段话中说到,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月亮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出现满月。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这样一种月相理论,是很科学的。 

  

  (6)关于五星的运动,张衡也提出了一些科学见地。特别是在追究天体运动中的力学原因方面,张衡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西方对于这种力学原因的探讨在张衡之后的1000多年里仍然是没有的。许多伟大的希腊天文学家都只有对日、月、五星的运动作精细的运动学描述,而从未想到过解释其力学原因。力学原因的探讨直到16世纪科学革命开始之后才被提出来。  

  

  (7)关于星官。张衡经过一番比较、整理和汇总的工作,发展出了一整套收罗恒星最多的新体系。《灵宪》记载,其中“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张衡的这一星官体系整理工作比(三国吴)天文学家陈卓总结甘、石、巫咸三家星官的时代要早100多年,而且所包括的星官、星数比陈卓要多得多(陈卓所总结的有283官1464星),成就当然要比陈卓大。可惜张衡星官体系已经失传,这是我国恒星观测史上的重大损失。与恒星星官有关的一个问题是,《灵宪》中提出了星空里还存在一种“微星”即很暗弱的星,其数有颗。这个数字并非严格得自实测,而是来自《易经》中神秘的“万物之数”。数字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张衡认为有微星存在,且星数比亮星多得多,这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六、制做浑天仪

  

  张衡所做的浑天仪是一种演示天球星象运动用的表演仪器。它的外部轮廓有球的形象,合于张衡所主张的浑天说,故名之为浑天仪。人们从记载可知,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

  

  七、多级刻漏

  

  刻漏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仪器。《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是目前所知第一篇记载了多级刻漏的文献。由此可以推断,正是张衡作出了从泄水型沉箭漏到蓄水型浮箭漏和从单漏到多级漏这样两步重大的飞跃。

  

   八、张衡瑞轮

  

  张衡的仪器是个直径达1米以上的铜制大物。目前的小型实验尚不足以保证在张衡的仪器情况下也能成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条件极相近的模拟实验才能作出更可信的结论。   不管张衡的动力和传动系统的实情究竟如何,总之,他是用一个机械系统来实现一种与自然界的天球旋转相同步的机械运动。这种作法本身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由此开始,我们诞生了一个制造水运仪象的传统,它力图用机械运动来精确地反映天球的周日转动。而直到20世纪下半叶原子钟发明和采用之前,一切机械钟表都是以地球自转,亦即天球的周日转动为基础的。所以,中国的水运仪象传统乃是后世机械钟表的肇始。中国的水运仪象传统对后世机械钟表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个传统的创始者张衡的功绩自然也是不可磨灭的。

  

   九、张衡地动仪

  

   张衡的另一个杰出贡献是地震学。他的代表作就是震烁古今的候风地动仪的发明。不过,要声明的是,现在中国所见到的地动仪,并不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而是后人复原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就毁于战火了,地动仪发明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这是他在太史令任上的最后一件大工作。在《后汉书·张衡传》中对这件事有较详细的记载。自19世纪以来即有人力图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来复原张衡的这项伟大的发明。到了20世纪50年代,王振铎先生“复原”了张衡地动仪,并且被认为是科学的,甚至广泛的被纳入小学生课本。不过,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多次在公开场合大出洋像,它要么不能动,要么就是跺脚也会被当成地震,可是人们却误信王振铎的复原就是张衡原本的发明,国内外学者也因此早就开始不停的否定它。其中不乏言辞激烈者,这给张衡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的名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今证明,不是张衡的地动仪有错,而是王振铎先生的复原有原理性错误。张衡设计的仪器性能良好,曾预过洛阳的一次地震,据当时记载:“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甚至可以测到发生在数千里外而在洛阳并无人有震感的地震。这台仪器不仅博得当时人的叹服,就是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也无不赞叹。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那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乃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之久!

  

   十、其他贡献

  

  从张衡制造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即可得知,张衡掌握了很高明的机械技术。他的朋友崔瑗在为他写的墓碑中赞道:“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前一句是道他数学天文学知识之渊博,后一句则是赞他制造的各种器物之神奇。传说张衡还制做过两件神奇的器物。一件是有三个轮子的机械,可以自转;一件是一只木雕,能在天上飞翔。

  

  张衡还曾被唐代人看作是东汉时代的大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三记有:“张衡作《地形图》,至唐犹存。”这幅《地形图》中是否还有地理科学上的意义,现已无可考了。当时还流传有他用脚画一只神兽的故事。故事虽然神化了,但也反映出张衡有很高的画技。   张衡当过太史令,因而对史学也有许多研究。他曾对《史记》、《汉书》提出过批评,并上书朝廷,请求修订。他又对东汉皇朝的历史档案作过研究,曾上表请求专门从事档案整理工作,补缀汉皇朝的史书。他还研究文字训诂的学问,著有《周官训诂》一书。他又是个大文学家,他的《二京赋》曾花了10年的创作功夫,可见其创作态度的严肃。这篇赋不但文辞优美,脍炙人口,而且其中讽刺批评了当时统治集团的奢侈生活,其思想性也是比较高的。他在河间相任期时创作的《四愁诗》受到文学史 家郑振铎 先生的高度评价,称之为“不易得见的杰作”。他的《思玄赋》中有大段文字描述自己升上了天空,遨游于众星之间,可说是一篇优雅的科学幻想诗。除了上述诸文外,遗留至今的还有《温泉赋》、《归田赋》等20多篇,都是辞、义俱佳的力作。张衡虽然淡于名利,却不是一味清高,不问政治,不讲原则的人。恰恰相反,他一生中有许多事迹表明了他有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更坚持作为一个科学家的鲜明品格的实事求是原则。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为张衡墓碑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这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标签:中国   美国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