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来保障“人人有房住”?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贾海峰:谁来保障“人人有房住”?

  

  
2009年11月06日

  

  
  近日住建部某专家称, 中国2008年末城镇居民总人口6.07亿人,城镇家庭2亿左右。1999~2008年中国建了80多亿平方米的商品住房,7000万个家庭买了新房。占全国家庭的30%~35%。未来10年中国有望至少建7000万~8000万套新房,将有2/3的家庭住进新房。两项相加新房量将达1.5亿。

  

  但是,这种理想化的结论是建立在平均化分配社会财富的假设上的。且不说将来10年中国房屋建设能否继续维持这么大的量(城市土地供应限制),就算能持续稳定供应这么多房屋。老百姓能买得起吗?

  

  2008年,北京房价是居民年平均收入的27倍,上海房价是居民年平均收入的15倍。在住房矛盾突出的一线城市,显然目前房价水平高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此外,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房地产逐渐成为投资品,富人家庭可购买多套房产,而普通百姓只会离住房梦越来越远。

  

  万科北京公司一位负责人在解释万科蓝山定价3万元/平方米时,引用了这个逻辑:二三线城市虽然住房供应充足,但是就业机会少、资源差,人口愿意聚集到一线城市。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只会越来越高,房屋始终是20%的人群能买得起的产品。

  

  由此可知,“市场化”改革10年,虽然房屋供应量迅猛增长,但是市场失灵的问题,却日益严重。由此政府保障部分需求将更大。

  

  而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必须正视过去10年基本缺位的严重历史现实。由政府提供的保障房规模必须大幅度提高。国外任何一个市场化机制的房地产市场,最少也有20%的人群享受到了住房保障覆盖。而目前我国住房保障覆盖范围,还不到5%。

  

  即使未来10年里,依靠市场提供机制再建设80亿平方米房屋,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里,住房矛盾问题仍然不会解决。相反,保障性住房应该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按照年初住建部宣布的9000亿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计划,今后3年内每年将有340万套保障性住房竣工。仅仅3年,就可以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但最近全国人大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情况告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保障房投资仅完成394.9亿元,完成23.6%。保障房建设存在摊子过大、规划不扎实、配套资金难、保障标准过高等问题。

  

  随后,住建部一位官员即在一次国际住房保障研讨会上否认了这个“完不成”的问题,表示住房保障投资计划年内能完成。但是并没有给出支持数据。

  

  未来保障性住房将由售向租的方向发展。以公共租赁房为首的租赁型保障住房将会更大规模的建设。如果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能够完成,未来实现人人有房住才有希望。

  

  【:贾海峰 :21世纪经济道】

标签:保障   住房   城市   建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