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于]笔下的华西、小岗之比较(也是社资比较)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大于]笔下的华西、小岗之比较(也是社资比较)   

  

  华西领头人的境界: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百姓改变命运的事迹,可歌可泣,如果说这些事迹是一串珍珠,那么串起这些珍珠的红线,就是吴仁宝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巨大人格魅力。金钱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的试金石。吴仁宝有一句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多年来,吴仁宝一直坚持“三不”:一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二是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三是不拿高额资金。近四年,华士镇人民政府,每年批准他拿100多万元奖金,他都一分没拿。几年来他交给村集体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也许对一般人来说,5000多万元是什么概念已难确切体会,然而任凭是谁,听到这个把5000多万元悉数奉献的故事,也就一定会理解,这位老共产党员为什么会在华西村一呼百应,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农村大地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而他是思想基础是:“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吴仁宝为华西村编写的村歌,开头两句是“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吴仁宝常说的一句话是:“华西村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让已经富裕起来的人能长久地、健康地、越来越好地富裕下去。这就是我吴仁宝一生的追求和愿望。”这位有着坚定信仰的老共产党员深情地说:“信仰是目标,信仰是动力,信仰是精神。有了信仰才能不怕困难,有了信仰才能化不利为有利,有了信仰才能乘胜前,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小岗领导者的德品:  

  “经济参考”的文章《小岗村:探行在新的十字路口 解放思想没有止境》中有这样的描述:  

  一位知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曾对小岗村作过深入调研,他说:“这一派当权者干事,另一派说不好。另一派当权者干事,这一派说不好。小岗村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的派性斗争,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立坤至今不能理解:分田到户后,小岗村很长时间没有一次党员会或村民大会能从头开到尾,各家为自己的利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  

  

  据了解,因为改革“功臣”们互不服气,难成合力,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当年大包干的18户人家大都轮流当过村组干部。  

  

  县有关领导向记者介绍,小岗村内耗太多,宗族势力太强,影响了发展。当年大包干的两位生产队负责人,至今还在争论当时谁是“一把手”(生产队长)。   

  这“当年大包干的两位生产队负责人”一个是严俊昌,一个是严宏昌。这一代闹矛盾,下一代也在各致各的富。现在严俊昌的儿子严德友一边当镇副书记,一边当老板经营葡萄园。严宏昌和他的儿子严余山办了好几个工厂,结果收的给上面收了,炸的被人不明不白给炸了,现在最有希望的是正在办的节能系列设备项目。他们虽然方向不同,但经营模式基本相同,就是自己当老板,请小岗村民给他们“打工”,即“先富带后富”的模式。  

  严德友书记的德品在他做客强国论坛嘉宾时我们已经了解,——由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句话,即可窥其“全部”。  

标签:信仰   大包干   万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