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对于政策性房价的推测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现在的房价已经是相当高了,高到了以牺牲优质生活来换取住房的代价。全国人民都在热议房价,但房价再高,房子的本质是用来住的,这个本质不会改变。

  现在先分析一下房价贵的原因: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快速城市化建议的时期。有人说大学生进城、农民工进城、丈母娘等推高了房价,其本来面目,是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推高了房价。对这一类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的,并称为住房需求者。

  

  再次分析,有住房需求者进城,最刚性的需求是毕业三五年的学生、进城打工的四十左右的青壮年。前者是刚毕业,需要结婚生子,需要住房。后者算是小成功人士,需要住房。

  

  中国农村的改革,让一部分农民手里有了不少钱。这些钱在农民几千年的劣根性的影响下利用,一是存款,二是给孩子。当孩子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尽力支持,于是出现了刚毕业的孩子购房的现象。进城打工的,也没有脱离农民的身份,只是其劣根性表现在投机上的更多一些。

  

  这样,中国的一系列农民增收的措施,在房价上立刻化为泡沫。农民也再次支撑了中国的经济。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拉高房价,这是共识。在追求GDP与政绩的环境下,地方政府手中可以利用的职权和砝码有土地、税、费、罚款、项目、人才等。税费罚这等行政收入,多要交国库,落到自己手里的比较少,项目、人才等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期五年,这些东西培养不出来。但上面的任务东西,包括城市化进程都必须和一个落脚点,没有这个落脚点,都是空中的云,飘缈不定。土地就是最好的落脚点,于是出现了土地越卖越贵,越贵越买。当成本贵的时候,商品自然会相应的提高销价。

  三、资本的炒作

  以郑州龙子湖为例。

  

  龙子湖附近离郑州紫荆山大约20公里,几年前那是一片田地。地方政府开发那里,建了高校区。原来的农村居民,统一安置,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安置上。安置房,村委会在原址上都有建设,村民都有相当不错的分房,有些甚至是三百多平方的别墅,房前有花园,配有车库等。但政府又统一建设的有高校区安置小区,名为姚桥安置小区。村民有需求在那买房子,是按一定的年龄,价格从800-1600不等。但有许多人没有买,又和许多开发商在建的时候,是成几倍几十倍的在多建,于是就多出来许多房子。

  

  这些房子,村民不买的,多被有资金和背景人士购买,价格也相当的低。到现在,原来800多一平方的房子,在相同地段,价格已经在4000左右了。投资客可以转手出手了。

  

  当我们小市民,买到4000的房子,已经感觉相当便宜了,殊不知在别人手里已经翻了几翻了。

  

  同样的例子,出现在全国各地。

  

  另外,可以炒作的不止是房子,还有土地等。

  这样,房价以各种理由上去了,国家收入也多了,GDP增长了,政绩有了,偕大欢喜。

  

  但房价高到了一定程度后,由于许多人没有房住,还是会抱怨的,政府为了平民怨,于是出现了楼市调控。

  

  但楼市越控越涨,越涨越控,几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政府真又想控制楼市,又有最简单的办法。

  

  分析问题,就是把问题简单化,模型化。

  房价高了,他们去调控,但又不是最有力度的调控,只是暂时不涨,仅此而已。

  

  政府手中可以利用的东西有:土地、税、费、利息调控、军队等。

  1、房价涨了,但工资没有涨,生活压力加大,加薪要求更强烈。

  

  于是政府利用手中的资源:涨石油、涨气、涨电价、涨铁价等一系列涨价,企业利润给压缩,或者是亏损,于是产品或者是换包装、或者是直接变相提价,于是猪肉价格涨、面粉价格涨、手机价格涨、新款汽车出现等,生活压力再次加大,加息要求更强烈。

  

  于是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开始加薪,

  

  政府开始降息或者是免息、免税等,刺激消费,同时企业贷款增长、负担减轻、产能扩大、利润提高等,出现加薪的可能,员工流失,最终加薪。

  

  2、通过1,GDP增长,通涨增高,人民币出现变相贬值,还贷能力增长,民怨减少。

  

  于是房价有可能再次推高。

  

  3、过程1再次出现,出现过程2的现象。

  

  4、房价的增长是基于以上分析的三种房价上涨的可能,当最重要的城市化进程完成后,对房价的刚性需求已经不那么强烈,人民手中的资金再次充足,生活水平回归。

  

  政府利用手中的砝码,加息、加税等行动开始。

  

  5、最终,和谐现象出现。

  最终,房价不是降下来的,是通涨和居民收入增加、人民币购买力下降来变相降下来的,但这会制造一个现象:房价越来越高。

标签:房价   出现   于是   政府   农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