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神话(中)
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神话
-----解读吴仁宝及其红色“桃花源”华西村
幸福的华西人:不是“农民”的农民
“面朝黄土背朝天”、“白天扛锄头,晚上睡床头”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缩影,贫穷、落后、愚昧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而今天,当我们再提到“农民”这一概念时,则须注意发生的变化了。我们须把农民的形象同种田分离开,农民群体已发生了裂变。中西部贫困地区仍然靠天吃饭的农民与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已住进楼房、开上轿车的农民在经济水平上已无法同日而语;仍整日在农田里劳作的农民与走进乡镇企业或已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农民”也许只是在户籍身份上还有类似之处;数以亿计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工” 在工种上已与农民不再相干,尽管身份上还有这“农民”二字。来到华西村,你会发现这里的“农民”就更不像“农民”了。
华西村在追求农村标准化的同时,注重农业发展的多元化。如今,华西已从当初的农业单一化,发展到今天的“五业”多元化,也就是“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安排就业,就业提升素质”的产业新格局。当然,在此新格局下的农民,也就不再是单一的以种田为生的传统农民了。
在农业上,华西的“一产”从30年前的传统农业,发展到高产农业,再到如今集“生态、观光、科技、绿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体系。在工业上,华西不断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各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奖 ”,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像华西的扁钢,就是一个创新的突出代表。CMC驻英国的总裁、ASD总裁都称:“华西的宽扁钢质量,是中国同类产品中唯一通过CE 认证进入欧洲市场的产品,在欧洲也首屈一指!”在商业上,华西的商业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的时候,商业收入只有15万元。现在,全年的商业总额已达 125亿元,比1978年翻了倍。在建筑上,不断做大、做强、做优。2007年,华西建筑业的营业额达到10个亿。在旅游上,华西已形成“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特别是自1974年,国家批准华西对外开放以来,已吸引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参观、考察。华西每年接待200万人次,2008年,全村旅游经营额达到1.42亿元。
农民创造的自己的世界品牌,这是一个奇迹。吴仁宝带领华西集团员工打响了创名牌的攻坚战,1000多种产品,多个规格,创造出“华西村”牌和“仁宝” 牌系列名牌产品,驰名国内外。“华西村”商标如今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村上由两名村党委副书记专职抓名牌工程,20家骨干企业组建了各自的创名牌小组。现在华西有2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 9002国家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拿到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50多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省、市优质产品称号。2000年,“华西村牌”门窗漂洋过海,安装到塞舌尔国家教育部大楼。到塞舌尔访问的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正巧看到“华西村”牌门窗,高兴地说:“中国华西门窗都出国了,而且超过了英国公司,了不起!”
现在华西集团在澳大利亚和香港设有贸易公司,而代理“华西品牌”的公司更分布在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等多个国家。热轧、冷轧、焊管、法兰等系列钢制品,已远销日本、印尼、菲律宾以及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法兰生产基地,其产品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不锈钢法兰已占据中国出口日本市场相关份额的50%。
华西村的农民,如今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追求、有能力的新型农民。做知识化的农民,读、看书、上网、健身已成为华西人生活的主流,家家有健身房、户户有读书室。藏书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一年中,全村征订的纸、杂志达一万余份。过去,华西大多数人是文盲、半文盲。现在,华西已拥有了大中专生以上文化的3000多人。2005年,华西被列为“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并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每年到华西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就有50多万人次。
“天下第一村”: 不是“自封”的“自封”
华西村的村口耸立着一块大匾,上面是遒劲有力的五个隶书大字:“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究竟创造出了多少个“第一”呢?
华西是全国第一个别墅村,又是第一个轿车村,还是全国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电脑村。近年来,华西依靠雄厚的资金积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一流的设备、技术打造出一流的产品,提升了华西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华西集团公司是1994年组建的,如今已成为国家级企业集团,拥有西服、化纤、针织染整、炼钢、线材、热带、法兰等60多家骨干企业。华西的钢铁建材公司、有色公司、毛纺公司等企业的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华西钢铁公司的高炉、转炉等设备堪称一流,除尘、脱硫、喷煤、富氧等工艺也的确先进,生产的产品品质出众。“华西热带”拥有六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华西高线”创下了三项全国第一;“华西钢铁”成功引进、研发、创新TCO投弹技术,此项技术只有中国、美国有,中国只有华西有;“华西法兰”是“亚洲最大的法兰基地”。“华西毛纺”拥有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金奖等殊荣。1999年8月,华西村”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顺利上市,“共筹资2.9亿元,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村级企业上市的纪录,成为“农村第一股”。由此,华西的发展步伐也迈上了“快车道”。
华西还拥有花费2000多万元铸造、重达140吨的世界第一大钟,还有世界第一大鼓。正在建设中的名列世界第15位、74层、328米高的“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又将创下一个第一;华西被国外数百家媒体道过,平均每个月要接待一次国外知名媒体的采访。华西村的多名村干部到国外考察时,还受到了外国总统和总理的亲自接见,这也是第一。吴仁宝与华西村已经创造了50多项“中国第一”,增强了影响力和创新力,华西“天下第一村”名副其实。
2001年,国务院、中宣部、中组部、农业部等部门在纪念建党80周年“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中,正式称华西村为“天下第一村”。“‘天下第一村’不是我们自封的,而是中央给我们的鼓励,也是社会一致公认的。”老书记说,“‘天下第一村’中央没有具体标准,我把它归纳为‘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美丽,定位‘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幸福,定位‘五子’(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
吴仁宝规划了华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标准:“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弄懂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100个人里面,有98个人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华西的幸福,有三条标准: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三条一条也不能缺。什么叫生活富裕?楼上地毯,楼下地板,吃水开关(自来水),雨天新村走路不打雨伞(当然,这还是80年代的标准,现在又有了新的提高。比如,现在就不需要长廊了,家家都有汽车了,家里上车走天下)。什么叫精神愉快?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干群团结、上下齐心。什么叫身体健康?日常增加营养,年老集体保养,孩子精心培养,业余文体形式多样。”
华西村,以实力赢得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誉,这是不是“自封”的“自封”,不是“自我加冕”的“自我加冕”! 吴仁宝以艺术家的豪迈,抒写了华西的新篇章。如今吴仁宝和他领导的华西村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面旗帜。走集体合作之路,这就是结论。期待更多的农村,出现更多的“吴仁宝”,更多的“华西村”!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