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奥数不是反革命,却成了反人性的工具
人大附中校长在该校召开的教育实践告会上哽咽哭诉:“奥数不是反革命”。(看来这位校长对奥数是动了真情。正如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致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其实不是奥数被妖魔化,而是它成为了无数学生的恶魔。奥数本是少数人的兴趣,但是为了择校,为了争抢生源,奥数热从初中到小学,甚至到幼儿都开始学奥数;它本是学生的课余爱好,现已几乎成为入校的门槛,教学的必修;它本是课外的拓展,如今成了考试的内容,奥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它已成为了教学的恶魔。千军万马学奥数,为了学奥数,多少学生没有了休息、没有了娱、没有了游戏和活动,他们失去了兴趣、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失去了纯真的童心和健康,奥数成了学生的魔鬼。有多少人编奥数书、办奥数班、上奥数课,他们可不是为了培养人才来的,而是为了在火热的奥数市场中敛财来的。学生为升学,家长为择校,教师为分数,学校为名望,领导为声誉,商人为利益,一个以功利至上的奥数已是肮脏不堪。为什么要反对奥数,与刀子一样。刀有何罪之有?因为刀子能用来杀人,所以要管制刀子。奥数又何罪之有?因为奥数成为了泯灭学生人性的工具。
人大附中开所为的“早培班”,作为教学的实验与改革,本无可厚非,认为奥数教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但毕竟不是一种必然性的指标。“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可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也就物极必反了。正如该校学生获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第一名,文科生获得“丘成桐数学奖”银奖,说明付出有了回。而17岁的学生成为基因组研究员和项目负责人,并不能说一定是因为学了奥数的原因,那学生获得国际健美操冠军也要归功于奥数就有点离谱了。
人大附中惹了谁?因为她搅了奥数这个功利恶臭的浑水。如果人大附中校长不是为了功利,可从北京各校五年级筛选“智力超常的儿童”,至少也有唯我独尊,目无他人之嫌。是因为人家没本事教“智力超常的儿童”,还是教不出“智力超常的儿童”,所以要把人家的生源抢过来?在生源争夺的激烈情况下 这么做,无疑是动了别人的“奶酪”,截动了别人的神经。如果不是为功利,只要介绍你的“先进教育理念”即可,为什么要在大屏幕上出示“早培班”的教师名字,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推销吗?又还为什么要让人家从“教改实验班先招,从高二学生中招生”?为什么不在你的“先进教育理念”下让学生完成规定的教育时段呢?“客观证明了超常儿童的存在”,确实如此,即使是智瘴儿童周周都有音乐指挥的天赋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我支持因材施教,也支持开设研修课程,甚至是“半天上课、半天研究”模式。但事实是更多的学校,因为是奥数课占挤了许多学生的研修课,所以也更不可能让学生去打桥牌了。但奇怪的是人大校长为奥数“哽咽哭诉”,却还是开了这么多的研修课,你到底是要人家响应你的哭诉开奥数课,还是学你开研修课?同时,人大校长一边呼喊“不要再打来打去,团结起来研究教育,不要将中国教育变成美国顶尖名校的生源‘加工厂’”,可一边还在宣传自己的学生被美国的“五大名校录取”,怎能让人理解不矛盾?
最后可以总结一点,一位为奥数“哽咽哭诉”的人大附中校长说:“中国为什么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可见她自己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位哲人说过,一只小鸟全身缠满了黄金,它就再也飞不起来了。中国的教育也是这样,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功利了,所以它再也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在这样的教育土壤中,奥数必然成为过街的田鼠。最后要补充一点,中国目前富于奉献精神的顶尖级人才,无论是嫦娥团队还是歼十、神飞团队,都不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和成长出来的。
人大附中开所为的“早培班”,作为教学的实验与改革,本无可厚非,认为奥数教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但毕竟不是一种必然性的指标。“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可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也就物极必反了。正如该校学生获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第一名,文科生获得“丘成桐数学奖”银奖,说明付出有了回。而17岁的学生成为基因组研究员和项目负责人,并不能说一定是因为学了奥数的原因,那学生获得国际健美操冠军也要归功于奥数就有点离谱了。
人大附中惹了谁?因为她搅了奥数这个功利恶臭的浑水。如果人大附中校长不是为了功利,可从北京各校五年级筛选“智力超常的儿童”,至少也有唯我独尊,目无他人之嫌。是因为人家没本事教“智力超常的儿童”,还是教不出“智力超常的儿童”,所以要把人家的生源抢过来?在生源争夺的激烈情况下 这么做,无疑是动了别人的“奶酪”,截动了别人的神经。如果不是为功利,只要介绍你的“先进教育理念”即可,为什么要在大屏幕上出示“早培班”的教师名字,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推销吗?又还为什么要让人家从“教改实验班先招,从高二学生中招生”?为什么不在你的“先进教育理念”下让学生完成规定的教育时段呢?“客观证明了超常儿童的存在”,确实如此,即使是智瘴儿童周周都有音乐指挥的天赋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我支持因材施教,也支持开设研修课程,甚至是“半天上课、半天研究”模式。但事实是更多的学校,因为是奥数课占挤了许多学生的研修课,所以也更不可能让学生去打桥牌了。但奇怪的是人大校长为奥数“哽咽哭诉”,却还是开了这么多的研修课,你到底是要人家响应你的哭诉开奥数课,还是学你开研修课?同时,人大校长一边呼喊“不要再打来打去,团结起来研究教育,不要将中国教育变成美国顶尖名校的生源‘加工厂’”,可一边还在宣传自己的学生被美国的“五大名校录取”,怎能让人理解不矛盾?
最后可以总结一点,一位为奥数“哽咽哭诉”的人大附中校长说:“中国为什么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可见她自己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位哲人说过,一只小鸟全身缠满了黄金,它就再也飞不起来了。中国的教育也是这样,因为中国的教育太功利了,所以它再也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在这样的教育土壤中,奥数必然成为过街的田鼠。最后要补充一点,中国目前富于奉献精神的顶尖级人才,无论是嫦娥团队还是歼十、神飞团队,都不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和成长出来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