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历史进入了群氓大师时代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历史进入了群氓大师时代

作者:451½°F™

  在年初的时候,为了配合学习型社会和单位的营造,在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本人曾经就《明朝那些事儿》发表过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结果一不小心还被登载到了区文化系统的文摘上,真的要被贻笑大方的。但是对于从《明朝》开始的全民读史热潮,我一向以来都坚持这样的观点:传统意义上严肃的历史学已经进入了庸俗化的时代。没有想到时间没有过了半年,随着袁老师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的蹿红,庸俗化的历史时期迅速地被流氓化所取代。
  
  在我还没有读过《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还没有知道袁老师是哪路神仙之前,其实已经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袁老师的两宋风云,最初的印象也不过是一个年轻的历史老师而已,而且还没有我初中时上我们历史课的女老师那么吸引人,MS从小到老古今中外,就发现了一个上历史课的年轻女老师,真的是暴敛天物的。随后才通过网路知道原来传说中最牛的历史老师指的就是袁老师,但是如果仅仅从两宋风云来看,那么袁老师基本上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原来后来袁老师自己也说了,考虑到百家讲坛是国家电视台的品牌节目,估计还要上星给外国人看,所以两宋风云比较的循规蹈矩,让大家失望了。而如今《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付印成文字,终于也让我辈能够一睹袁老师牛气冲天的风采了。不过另一个问题则是,脱口秀表演和文字稿又是两回事,相声大师的作品印成书效果就差了好多,周波波同学的笑侃系列现场效果非常强烈,变成《诙字典》就完全变成书托的赤佬模子,我辈还是没有目睹过袁老师的现场教学视频,所以现在就事论事的谈论这本书,难免有隔靴搔痒和重点不明的嫌疑。
  
  不过既然是评论书,而且是评论历史教学的教义,那么自然首先要对受众群体进行辨别一下,其实全民读史就是一个专家非专家,所谓的专家和自称读了五六车书而自封的专家对全国人民做的二十四史+野史笔记的通俗在翻译,这样的工作我小时候就做了好多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为了提高我们高考的应试能力,从高二下学期就是每天五段的文言文翻译,而且都取材于史记左转通鉴之类的历史材料,可惜小时候脑子还没有完全发育,如果那个时候就做到知识的积累,或者说像现在的明月先生等人,一面翻译,一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估计我十六岁就可以扬名立万了,不过那个时候也没有宽带网,写完一篇再上传估计是做不完数理化作业的。既然面对的是对历史基本上无知却又自以为是而且又没有耐心的受众群,那么老师要做的唯有从教学技巧上首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而对于技巧的琢磨势必会牺牲掉对于历史本身的表达和阐述,于是到最后,全民历史通俗化的后果就是培养和营造了一大批类似于营销学演讲大师之类的历史学演讲大师,而考虑到受众有限的知识层面,那些复杂难记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的历史名词概念事件等等,只好用当代人能够理解的比较通俗甚至是高效和三俗的替代物来进行解释,于是从这个层面上看来,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带给人本身的就是智力和体制技能的急剧衰退。
  
  当认清了目前历史受众群的基本情况之后,再来看历史教义本身,那么除了对于历史的通俗化的简单化的宣讲之外,更多的所谓对于历史的反思也就更加需要现代化或者说后现代化或者说要符合听众的心理需求了,我说现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商品化的世界,一切的现世问题都可以归纳到供求关系上,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会有XX商的出现为人民群众提供,书商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是一群更加无耻的人而已,他们可以顶着无比光鲜的知识经济或者先进文化需求的光芒,向又不同需求的不同受众提供各自所需的价值观和论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世所提倡的实用主义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诠释主义,对于历史和过去的事实完全可以提炼出符合本人行动导向的“经验和财富”,而且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传统和历史的国家,拥有历史的解释权基本上就握有的正义的话柄。那么《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提供或者说满足了人们的那些需求?通看整部书,或者说通过袁老师解读中国古代史,其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对于清朝的褒奖,我不知道袁老师是不是旗人的后代,或者说北京人是不是都有天子脚下皇城根儿住久了,所以脑子里都有点遗老遗少的味道,全部书那么多个皇帝,只有到了满清皇帝袁老师才会口口声声称“爷”,而且清朝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时代啊,袁老师一定是相声爱好者,而且最喜欢听的段子就是《老老年》,袁老师对于清朝的热爱就像明月先生对于明朝的感情,而对于明朝,袁老师则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明朝皇帝都扔到粪坑中去,不知道会不会有媒体将来把明月先生和袁老师请到一处来单挑,而另一个比较有感触的读后感则是,看起来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无比的仰慕宋朝,因为宋朝是一个知识分子横行的年代,虽然说袁老师在不长的解读宋史的篇幅中采用了很多野史方面的记载,有违于一个历史教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当然,《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本书里也不是没有任何的闪光点,袁老师的特长明显在于讲述历史中的经济制度,他笔下的中国古代经济变革史是我看过所有相关方面书籍中最通俗易懂的,同时有些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再分析也颇有与时俱进的意义,比如对于文天祥和史可法的看法。
  
  其实说到底,当历史庸俗化逐渐变成了历史流氓化之后,可能对于传统的正规历史研究人员的冲击不是很大,毕竟这些个老头子和未老先衰的小头子浪费了国家这么多人力物力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新东西拿出来,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必备的标签,这些人还是要养着的,就好像就算人工繁殖,也要养活大熊猫一样,而对于俗世,这样的流氓化历史解释的发展方向究竟会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一点就是历史这个东西将会被世人越来越轻视,再没有什么历史事实是不能被解构和嘲弄,再没有什么历史人物是不能够翻案和穿越的,而且在这个问题上,未来可能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历史底线问题不能讨论的,而且换句话说,历史的遮羞布也不是单方面的,一个国家民族的耻辱过去也不全是欺负你的人的不是。

2009-12-12

标签:历史   老师   对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