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是谁的?
国企是谁的?这种痴问,近乎幼稚与可笑。国企就是国有企业,或曰全民所有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耶。全民所有制,即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都是股东。然而,那是抽象家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并不相符。国企的兴衰、解体、兼并、重组、破产、变卖,绝大多数股东,并不知情。只有国资委的老爷与国有企业经营集团的老板们有发言权。试想,如果一个身份卑微的普通老百姓,想到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尽一回股东的责任,恐怕是连大门也进不去的。倘若再三理论,不是被当成傻子,就是被当成疯子,弄不好,还得吃一顿保安的老拳,全民所有制股东的理论,立时就破产了。那么国企到底是谁的呢?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它是有权力考察任命国企领导人的有关政府部门和国企经营集团的成员们,或者二者的代理人的。工人阶级已经从主人翁变成了打工仔,职代会较人代会,更等而下之。试看今日的国企,铺张浪费,贿赂公行,效率低下,官二代富二代裙带关系交织其中,垄断傲慢,人身依附不一而足,收入差别比例惊人。原来它们是一个单位,单位领导被称为局长、厂长、矿长,改制后,被称为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总经理、老板等,不费一枪一弹,不投一分一厘,就成了国企的所有者和实际控制人。年薪、季度奖、月奖、考评、考察、提拔,全由他们说了算。按照企业章程,开个董事会,利益集团自己研究,怎样按官职大小把全民所有的钱,大胆、公开、文明、合法地揣进自己的兜里。基层一线工人每月的工资,还不如他们应缴的所得税多。有平安老总每年6600多万的天价年薪老例在前面,这里不再赘述。可再仔细探究,这国企又似乎不是他们的—物美价廉的东西他们不要,专拣质次价高的往回买;为了办公楼前的应景,去年才斥资百万千万,从老远的地方运回来的假山,今年又要换大理石、音乐喷泉了;大门方向不对,风水不好,理应推倒重来;霓虹灯、地射灯,怎么富丽怎么堂皇怎么奢华怎么浪费就怎么来;工程发包,中标的总是滥公司;债台高筑,濒临破产的烂摊子,他们毫不吝啬,说买就买,其中的猫腻与玄机局外人是很难知晓的;他们的子女或红顶或红顶商人或白领,把个国有企业的既得利益捍卫得固若金汤,庶族就别提了,连士族子弟要从中分一杯羹,都是十分艰辛的事情。不仰人鼻息,围绕着权柄转,为其充当马前卒和奴才,你就准备当一辈子的弱势群体吧!
呜呼!在改革开放,法制日臻完善,产权日益明晰的今天,国企到底是谁的,却成了一个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恍若姜子牙骑的四不像的东西。这恐怕与改革的初衷是相违的吧!
说了半天,笔者我也越来越糊涂了:这国企到底是谁的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