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金钱的钱,钱老的钱,中国大学向哪个钱看?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金钱的钱,钱老的钱,中国大学向哪个钱看?

钱学森去世了,中国教育部部长换人了,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可钱学森最大遗愿,与中国教育有关。中国教育部长换人,引发了公众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的猛烈抨击。却也暗合了中国教育的多事之秋。

最近。有人把钱老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的一次谈话,作为钱老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的整理成稿,主题是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钱老把中国出不了科技创新人才,归结为“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而根子在中国的教育。

钱老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

钱学森在美国求学工作近二十年,其中大部分时光在加州理工学院度过。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尽管直到2001年12月钱老才正式接受这一荣誉,但是钱老对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教学氛围还是赞不绝口。

钱老说,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钱老说,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钱老说,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钱老说,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钱老的这个谈话结论很明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而缺乏创新精神的中国大学是无法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这番话,让中国教育界颜面尽失,听了钱老的这番话,我不知道教育部部长(无论是离任的还是新任的)会有何感想,不知道不可一世的北大、清华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没能爆一颗核弹那样。在中国教育界激起反思的浪潮,那么钱老的这番话算是白说了。

其实,欲知后事如何,可以撇开中国教育种种弊端不去细说,也不想再说那个原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是如何把中国大学说成“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的,只问中国大学一个问题就可一清二楚了:金钱的钱,钱老的钱,中国大学向哪个钱看?

2009年11月5日

标签:中国   创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