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谢局长笑对物价高涨 老百姓苦衷谁来体谅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谢局长笑对物价高涨 老百姓苦衷谁来体谅

云淡水暖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之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做了一个专题访谈,邀请了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羲先生作为主宾,谈这次公布的数据的意义,首先,电视台做了一个铺垫,由央视驻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的记者传送了当地媒体的议论声,议论什么呢,当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说简单点,就是上半年GDP增速为11.8%。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因为原先也是由谢局长亲口提出的“目标”是8%,记者当然要问:这差得也太多了吧?

谢局长答曰:我们8%这是一个计划的指标,因为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那么计划…主要是反映了政府的一种导向型,不希望经济增长再层层加码。比如说我们定位10%,那么到了省一级,可能就会变成13%,甚至更高一点会变成15%,到了市一级以后会更高,这样就是一种导向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们定8%,实际上我们也知道,经济真正的运行的结果会超过8%,我们事实上是希望它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

草民就有些糊涂了,既然如此,这样的“导向”严肃性何在,这样的“预测”数据公信力何在,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数字游戏,或者说各级政府之间的一种“过家家”游戏。对于地方政府追求GDP“好看”,导致经济过热,社会失衡的冲动与动作,用这样的“导向”恐怕难以“导向”的,为什么呢,因为连谢局长在这么高的GDP数据面前,都笑曰: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既然是“正常”的,那又何必出什么调控“组合拳”呢。

谢局长“个人认为”的是一种心态,而普通民众的“个人认为”又是另外一种心态,据央视同时进行的50位居民随机访问结果:21位表示物价继续上涨;20位表示出现通货膨胀;9位表示国民经济受影响。当然,升斗小民的眼界低一些,视角窄一些,盖因为他们要面对实实在在的生存状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CPI):3.2% ;6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4.4% ;食品涨幅:7.6% ;粮食涨幅:6.4% ;禽蛋涨幅:27.9%。

但偏偏谢局长与大多数百姓的感受不一样,谢局长的理据是衣服和汽车:除了猪肉、鸡蛋的价格在涨以外,…还有很多是在降。…服装经常是跳水、打折,五折四折三折都有。…汽车的价格也是在下降,…所以应该说,(涨价)不会构成对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以上人生活的实质性的影响。

但谢局长话音刚落,就传来了方便面集体涨价的“噩耗”,还有电力部门要求涨价的呼声,从方便面、电力涨价的“理由”,我们看到一种“链条”,就是涨价不是孤立的,比如猪肉涨价就跟石油挂上了钩,方便面就跟粮食有关系,而电力就与煤炭分不开。至于谢局长说的衣服、汽车之类,对于恩格尔系数比较高的芸芸众生来说,似乎有些奢侈了,因为据统计,职工收入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北京市,职工年“人均”收入为3万余元,而达不到“人均”数者,竟然占了60%以上,草民不知道谢局长的“不会构成对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以上人生活的实质性的影响。”的“绝大多数”从何说起。

当然,在涨价潮中最为“辉煌”的是房价,对于此,谢局长也有“个人看法”:你盖一栋房子以后,至少折旧五十年,所以它把房子是算到投资,不是算到消费。割一斤猪肉回来,一顿把它吃了,吃掉了也就没了。那个东西是买来以后,是分段消费的,是分年度消费,所以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就是把房价,就不放在CPI当中,把房子也不算在居民消费,而是算在投资。

但是,国际上有一个“通行标准”不知道是不是被谢局长“忽略”了,那就是“房价收入比”,据媒体报道,国际“通行标准”是3至6倍,但是据2006年的统计,深圳房价相当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76倍,上海为15.55倍,北京为13.55倍,广州12.67倍。而且,这已经是“昨日黄花”了,2007年上半年,各地房价撒着欢地往上涨,涨幅每月都在两位数以上,地产寡头任志强喜不自禁地说“我们希望政府不断的宏观调控,因为调控一次房价就涨一次,开发商就乐得合不上嘴了。”,在此情况下,谢局长的一句话,更为任寡头停供了“佐证”:房价上涨属世界趋势。简直是“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了,但是,“房价收入比”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有人更进一步指出,所谓“房价收入比”,还应该考虑“中国特色”,即考虑居民的“可购房支出”。

对谢局长的那句:把房子是算到投资,不是算到消费。草民觉得也颇有值得商榷之处,对于中国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讲,如此高的“房价收入比”,其占生活开支的比重是尤其沉重的,据报道,有的收入还算“可以”的“白领”家庭,购房月供按揭支出,已经占到其家庭收入的50%或以上,那么,这不是沉重的消费负担是什么,再说,按照“市场经济”的就业规则,每个人的就业和收入前景,除去公务员、大资本家、国企高管以外,可以说都是极为不确定的,而按揭一“按”就是二三十年,其间的“投资”或者消费风险不可忽视,比如,上海一个在日资软件企业打工的高级白领,30多岁失业后,在高按揭债务的压力下,从高楼上一跳了结。如果是购房自住栖身,而不是靠重复抵押贷款钻银行空子投机房市者,住房在其生活中的分量,实实在在地就是消费,而且是大头。

谢局长是高级公务员,收入稳定,住房想必已经解决,预后保障无忧,可以说算是其自己说的“所以应该说,(涨价)不会构成对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以上人生活的实质性的影响”中的“中等收入以上人”了,那么,占人口60%以上的非“中等收入以上人”的生活,物价高涨有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呢,草民当然只能看到周围的人群,比如草民一个办公室的小女孩,那日突发急性疾病,痛苦万分,却只是到药店买点药吃,熬着,劝之者众,答曰:“上次痛了一次,去一家医院,花了300多!”。同理,对谢局长的轻松与倜傥,豪爽与气度,草民们只好熬着以对罢了。
标签:局长   收入   房价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