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金融危机给我们煽了多少耳光!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金融危机给我们煽了多少耳光!
刘义忠

金融危机的正作用,不外乎引发经济危机、经济衰退、老百姓苦难加深等,可谓百无一是。但它的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比正作用更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国起的作用,恐怕是一万个非主流经济学家也起不到的。我们应该感谢这场经济危机,如果没有这场经济危机,我们的教训不会如此深刻,那些经济学家也不会集体失语,甚至更加趾高气扬,以改革派的先锋自居,不知道要横行到何时!
第一耳光煽给“市场万能论”。某些经济学家说“不找市长找市场”。市场是什么?市场是由人控制的,这是起码的常识。金融危机下资本主义世界超强的自救措施(计划),把“不找政府找市场、市场会最优化配置资源、市场万能论”等谬论一巴掌煽到了太平洋里。事实上,我国战胜经济危机也是靠政府,4万亿甚至更多以及十几个刺激方案,都是政府在起作用。
第二耳光煽给“私有化万能论”。连孙中山都知道“天下为公”,共产党是立党为公,社会主义的基石是公有化或国有化,而某些经济学家却说只有“私”才能调动积极性,更可怕的是共产党内有的主要负责人公然也相信了,于是大搞企业私有化,所谓转型转轨,拍卖,承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造成贪污腐败的高发期,造成集体积累的大量丢失。现在看来,私营企业经不起金融危机的风波,政府为了保全职工不失业,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支持,而战胜经济危机还得靠国有企业。
第三耳光煽给“全球一体化”,这是被主流们捧成了改革开放的不二法门,“跟国际接轨”被某些经济学家喧嚣了30年。金融危机则告诉人们: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一个大国,脱离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没有同步,没有完全一体化,所以中国才会首先复苏,得益的恰恰是中国金融还没有彻底全球一体化,金融改革还没有深化到位,侥幸中,对某些拉改革开放做大旗进行的伪改还不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吗?感谢某些经济学家的消极怠工!
第四耳光煽给“市场决定一切论”。某些经济学家动不动就攻击政府控制或支配市场,主张市场问题由市场来决定,攻击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其实毛泽东时代我国也并非完全的计划经济,也有市场经济,那时叫国民经济。直到如今我们还沿用着五年计划的统筹安排,也就是说即使市场经济也是在统一计划下的经济,采取的是稳健的办法,科学的发展,实事求是的态度。今天深圳的改革方案还要国务院批准,这就说明我们的经济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的统筹发展的经济,不是完全自由的散漫的经济。
第五耳光煽给“借船论”“借鸡论”,某些经济学家极力主张“借船出海”“借鸡下蛋”,认为这是最快捷最便宜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很快就被某些县市接受了,于是大搞中外合资,刚好在这次危机中外商首先卷资逃跑无影无踪了,农民工受害首当其冲,无奈卷起铺盖返乡,好在中国还有个农村的归宿,某市甚至崩溃瘫痪。看来还是要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路,毛泽东多半个世纪前指出的这条道路,还真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邓小平提出的先富的前提也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第六耳光煽给“先建设后治污论”。这是某些经济学家的主张,认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都是走的这一条道路。于是有的县市的确是这么做了,提出“什么赚钱就发展什么”,乱采乱伐,乱挖乱建,能源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浪费,环境大片污染,不顾子孙后代,不顾持续发展,不顾全国大局,总之一个“乱”字了得!在这种情况下,在经济危机到来之时,党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基本遏制了这种势头,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
  金融危机把种种谬论一巴掌煽到了太平洋里去了。但就是这些谬论,却在中国大陆被“主流们”喧嚣了30年。金融危机一巴掌,这些东西终于消停点了。中国虽然很大,但养活不了世界。世界虽然很大,但也养活不了中国。金融危机下,中国被迫调整了经济发展方向:由“两头在外”转到“扩大内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真得感谢金融危机,它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给予的有力反证,对擦亮全国人民的眼睛,功莫大焉。坏事能够变成好事,全在于善于吸取教训,避免犯更大的错误。真诚地希望,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能够起到这样的积极作用。
标签:市场   金融危机   某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