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目前养老保险问题
流波谈谈目前养老保险问题
听许多网友在网上不断说养老“双轨制”的问题,我也想了想也就是思考了一下想说几句。
这方面我没有深入研究,我只是约略感觉到,因改革开放后,由于过去的好端端的国有企业因市场经济化的政策下逐步垮掉。今天说句大白话,就是国家制定政策使得好好的国有企业搞不下去了,然后就在当时强大的“计划经济不行、只有市场化”的社会共识下要么进行改制要么就被后来许多进一步的什么重组、兼并或什么靓女先嫁呀甚至于专门制订《企业破产法》来总之是从上到下从政策、法规等全面让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的工厂、企业原来的体制改变,于是原来的主人翁年轻点的就搞什么工龄买断成为了社会的自由人,老点的想打工也不行了就开始闹,国家后来就搞了社保。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也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了万元户,当时有不少投机想赚钱的干部(后来说的公务员)下到企事业去,当时既赚大钱又风光;但没想国家当时的改革政策趋势就是要市场经济、政策也必然要将国企推倒重生,于是一些灵幻机巧的又回到了行政机关。这样一来,当国家企业被深入改革到有的连原来的工厂、企业都没了,则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只有社保了。可想而知,在机关的工资当然是按调整一路上来,自然不少,而在企业的有的连单位都没了还说什么连续而来的自然工资保障,只得吃社保,两者相比自然是迥然不同了。
后来颁布《公务员法》,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少部分企业(工资由国家财政保障的)等保障机制进一步制度化,随着改革的进行,工资在逐步提高,而原来这部分在企业退休下来的有的企业还在,只是改制了的还有个企业去要去闹可能还能过得住;而一些连单位都改得没了的则只能吃社保、连闹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就越来越不满,形成今天这个局面。
所以,我的看法是,因为这些问题是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一些当时退下来的,企业还在的企业必须保证他享有和当地平均工资相等的退休金保障,企业确实有困难的由政府补上;如果是企事业单位没了的,国家必须管起来,保障其享受当地平均工资相等的退休金保障。对于当时一些脱离单位下海的,则是组织问题,不管你后来成了大老板还是没赚上钱,这都是你自己的运道,与这个组织保障是两回事,当然,国家有社保,如最低保障等。
总之,这些事要追究,就没了完,就到了改革的方向上来了,你就是说得清但也许没办法。正如网友说的,不公平的事太多,如一些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为“离休待遇”呼吁了多少年了,解决了么?想一想今天政府不是没有钱,而这样用生命去换来共和国安危的“最可爱的人”全国也没几个了吧!
但我还是要在这里呼吁,虽然今天企业绝大部分是私有化了,但不管是私营、台资、港澳资、外资、合资,凡是在这些企业打工的,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其报酬及社保金等都必须由国家统一标准统一向这些企业收取,再由政府统一发放给职工和农民工,这样一来,什么工资不公、为农民工讨薪的事就不会有了,社会保障机制也进入良性循环。
2010年3月9日傍晚速笔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