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加速折旧是提高GDP不二法门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固定资产损耗导致的价值降低称为折旧。资本家可以通过加速折旧的办法来加快资金周转和扩大剩余价值率。因为固定资产有可能因为资本家个体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出现无形损耗,与其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在出现无形损耗前赶紧通过加速折旧也就是延长每天固定资产的作业时间来加速周转。由于劳动者是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生产原料的消费者(遗憾的是劳动者并非自己劳动成果的消费者),所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必然迫使劳动者加大劳动强度(这样的消费者不好当阿),这样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增加了,然而工资多半并没有相应增加,于是劳动力变相贬值了。有些朋友可能对《资本论》不是很熟悉,看不懂上述的推导过程,不妨简单记住这么一个事实:加速折旧导致劳动力贬值。  

“官僚资产阶级”的光荣称号并非无产者对当今统治阶级的蔑称,而是客观的描述。因为他们正是把这个国家当作一个工厂或者公司来经营的,全体无产者都只是他的雇员而已。他们的走卒们胡扯什么“政府提供公共品”就当是放屁得了。因为什么公路交通,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公共品”都是无产者自己给自己提供的,而且还被扣压了一部分挪作他用。如果说一个老板个人发家致富可能还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官僚资产阶级的发家致富----也就是GDP的增长----却是主流媒体热捧的对象。主流宣传给大家的印象是GDP的增长对于资本家来说意味着又可以过一个肥年,对于无产者来说今年收入不会比往年差了,尽管可能工作强度更大了。因此,GDP下降或者仅仅是增长下降都是不受官僚资产阶级待见的。所谓全力以赴保八之类的口号就是这么产生的。  

那么既然官僚资产阶级是把国家当作工厂来经营的话,手段也不会和普通工厂主有太大出入。最简单有效的法子还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发条,它一上紧了,其他的什么原材料阿,劳动力阿全部都跟着绷紧了。虽说劳动者更累了,但是GDP增长才是头等大事,只有这样,各级官僚和企业老板才能继续过好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谈什么“勤俭节约”,“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合时宜的,不过是给当官的文件中增加几个段落罢了。  

在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官僚们经常会遇到惊喜。比如桥意外被船给撞断了,比如来了个大地震全城变为废墟了,这些意外一下子就能把“折旧”加速到了极致,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完成折旧了。这时候正好开工新项目了。惊喜之外官僚们的生活也不会沉闷,他们会主动创造条件来加速折旧。比如隔一段时间就给新修公路“维护保养”,比如时不时就给城里道路拉拉链,比如以种种借口弄掉才用不到20年的大楼或桥梁。在这样的常规操作中依然会有不少惊喜,比方说某桥原本要炸掉一半,保留一半,没想一炸就全部塌了,还损失不少车和人。这样达到了喜剧般的效果:只用一半的炸药就把整整一座桥给“折旧”了,投资少见效大;车辆压坏不少,意味着瞬间也完成“折旧”了;人死了不少,抢救伤员可以让医疗设备加速折旧。总之只用了一半的炸药就可以把比预期多的多的资产给“折旧”了。这事情干的漂亮。各级官僚和企业老板在加速折旧的斗争中也悟出一个真理,与其在后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加速折旧”还不如在生产时就留有余地以让产品能“自动”的“加速折旧”,我建议工科院校应增设“折旧自动化”专业,民间俗称“伪劣产品制造”。文革时代那些毛左脑残们就不懂得这个真理,桥修完后用四十年不用维修不说,大地震居然也不用劳烦官僚们“重建”,没办法只好强行“折旧”,结果连炸两次才倒。跟刚才那个例子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阿。  

老板们不是傻子。光折旧是不行的。还得用新东西来取代。这才是目的。所以折旧加速意味着劳动者需要产出更多的东西,而老板们又反对提高薪水---所谓的“共度时艰”-----整体性的劳动力贬值是必然的,于是老板们可以欢快的度过这个“时艰”了。为了让无产者们能够心悦诚服接受劳动力贬值的现实,就需要资产阶级进一步介入到无产者的日常生活中去,帮助无产者培养出勤俭节约的美德,告诉他们应该把钱花到资产阶级需要的地方去。比如三届政府的政绩就是让无产者发自内心的把钱花到教育医疗住房上面去。那么这时候,从事工业的资产阶级就不满了,凭什么你们搞房产的,办学校的,开药的就那么阔呢?以前老子还可以出口换点绿票子,现在不景气了,我也得回来分一杯羹。  

这样一来,一个旨在加速无产者固定财产折旧的方案出台了。这就是家电以旧换新,车辆以旧换新。其实官僚们完全可以通过城管和公安强行折旧无产者的固定财产,而且也确实普遍的这么干。只是这样太张扬了,所以聪明的官僚们想起了杠杆原理,就是由他先出一部分小钱作为补贴,引诱无产者出大钱以旧换新。无产者的固定财产还包括教育资格证书。对不少年轻的无产者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可是官僚们连这个也不放过:通过推行高等教育扩招来加速折旧这个资格证书,本质上是通过增加供给和降低内涵来迫使证书贬值,迫使更多年轻无产者们不得不进修更高学历或者参加各种培训班“充电”,催生了教育产业的繁荣。这样一来,无产者的家电更新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加速折旧工程就可以披上一件“利民”的,“文明”的,“法治”的外衣。  

没有折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也就没有了“交易”,没有“交易”就谈不上GDP增长,就谈不上老板们过的好日子。根据这个逻辑链条可以知道,加速折旧是GDP增长的不二法门。但是官僚资产阶级的手段又跟企业老板有细微差别。后者的“加速”指的是延长机器作业时间,还算是“物尽其用”,甚少听说老板们通过自行破坏机器厂房来加速的;而前者有国家机器支撑,魄力自然大点,自觉的损坏和鼓励损坏公共资产,或者引诱民众更新财产,为老板们实现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从而也实现了劳动力的普遍贬值。  

GDP是增长了。但是资源的损耗却是实实在在无法弥补的。内虚本应该安心调养,可庸医却用上加速新陈代谢的虎狼之药(如泻药),后果如何?天知道!

 http://blog.sina.com.cn/HeartPumpOnLeft 

标签:折旧   加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