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血海歌剧团血海的含义
血海,血的海洋,让人一听就不寒而栗,这样一个词怎么会用作朝鲜国家剧团的团名呢?或许有些特别的含义。
据百度百科,血海歌剧团于1971年7月17日成立。剧团的名称源于金日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话剧《血海》。血海歌剧团成立后首先根据话剧《血海》创作了革命歌剧《血海》,随后还创作了《卖花姑娘》、《党的好女儿》、《密林啊,告诉我》、《金刚山之歌》,民族歌剧《春香传》,民俗舞蹈组曲《四季之歌》等众多优秀作品。
金日成还创作过话剧?在网上找了找,只有一篇文章简单谈到《血海》的剧情。“《血海》是金日成将军以自己母亲为原型创作的,写了甲顺、元男和母亲投身抗日洪流的历程。影片主题歌《一片丹心》曲调优美动人,在甲顺搀扶着母亲迎着风雪走过的画面中响起:“苦难岁月,披荆斩棘,历尽千难万险,一片丹心,时时刻刻,永在胸中,亲爱的妈妈,在监牢里,受尽人间苦刑,搀扶着妈妈,迎着狂风,走向山岭……””
又在网上找了找,见环球时报张文涛的一篇文章,《日本殖民朝鲜半岛36年,残暴统治种下仇恨》。日本对朝鲜实行灭文灭种的残酷统治。1910年,日本人针对朝鲜历史地理书籍进行了一次全国性搜查,有二三十万册书籍被没收烧毁。包括朝鲜民族史和朝鲜地理等课程的所有朝鲜语课程都被取消,课内课外都禁止讲朝鲜语,只能讲日本语,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还制定了臭名昭著的“思想矫正法”,对稍有爱国意识的朝鲜人,均以“思想犯”论处,进行无情打击。据统计,仅1930年因此罪名被捕的有近4万人,1934年则达6万多。1909年10月26日,日本侵华征朝的罪魁元凶、日本驻韩国统监(总督的前身)、朝鲜人的太上皇伊藤博文到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修订日俄密约,朝鲜义士安重根冲破警戒线,用手枪将伊藤博文击毙。安重根也随即被捕,不久被杀害。这一行动吹响了朝鲜民族反抗的号角。仅在1910—1913年间,朝鲜人与日本统治者之间发生的武装冲突就达2000多起。1919年3月1日,爆发了反抗日本侵略暴行的“三一运动”。朝鲜示威民众同日本军警进行了激烈搏斗,斗争浪潮迅速推向全国。但在日本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下,运动于秋天失败。据日本殖民当局统计,“三一运动”共有136万多朝鲜人参加,被杀害的有6000余人,入狱的5万多人。从那以后,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朝鲜国内的控制。大批爱国人士纷纷流亡海外,大部分朝鲜人来到中国,中国从此成为朝鲜独立运动的主要舞台。《血海》的历史背景原来是这样。血流成河、尸横千里,被压迫、被奴役民族在通往独立、自由的路上通常都有这样的惨痛遭遇。
想起前久在书店翻看高尔基的《母亲》时,见小说结尾部分母亲的一些话,似乎也可以用来说明《血海》的含义。
“贫困、饥饿和疾病,这就是你们劳动的报酬。一切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一辈子都是在劳作里面、在污泥里面、在欺骗里面、一天一天地葬送着自己的生命!可是别人却是利用我们的血汗来享乐,坐享其成,花天酒地作威作福!我们就像被锁着的狗,一辈子被幽禁在无知和恐怖之中,没有一点点出路!——我们却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对什么都害怕!我们的生活就是黑夜,每一天都是黑夜!是漆黑的黑夜!”
“对!”有人低声说。
“勒住她的喉咙!”
在群众之后,母亲看见了暗探和两个宪兵。
宪兵用一只红色的大手抓住了母亲的衣领,将她摇荡了一下。
“住口!”
她的后脑撞在墙上,一瞬之间,她的心被有刺激性的恐怖的烟雾遮住了,但是,这烟雾立刻消散,心又光亮亮地燃烧起来。
“走!”宪兵恶狠狠地命令。
“什么都不怕!还有什么比你们一生所过的日子更苦的……”
“叫你闭嘴!听见没有?”一个宪兵牵制住母亲的一只手臂,把她猛地一拉。
暗探挥着手很快地在她的脸上打了一下。
一样又黑又红的东西一瞬间使母亲的眼睛发花。嘴里满是血的咸味。
“用血是冲洗不掉理性的!”
母亲的背脊和颈部被推着,肩上和头部都被打了。周围一切好像昏暗的旋风似的在那呼喊声里、怒号声里和警笛声里旋转起来。
有一样使人眩晕的东西,浓厚而有力地钻进耳朵,塞住喉咙,使她不能呼吸。
母亲挣脱了一只手,抓住了门框。
“真理是血海也不能扑灭的!”
他们打了她的手。
“你们这些疯狗!只会让人更加憎恨!听着!憎恨就要压到你们自己的头上了!”
宪兵们凶狠地扼住母亲的喉咙,使她不能呼吸。
20多年前上中学时,似乎读过这篇课文,却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可能是当时无法理解母亲的那些话吧,如今再读,觉得或许有了现实意义。It’s yesterday once more,昔日重现,昨日的一切几乎都回来了,且无比生动地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I’ll be back,我会回来的,血汗工厂也随着内外资本们回来了。前几天听说《包身工》早就被从语文课本中删除了。不知《母亲》这一课还在不在。
2010-12-17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