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邋遢道人:私立教育并不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私立教育并不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与辛溪雨网友讨论  

  

看到辛溪雨网友两个关于教育的帖子,读完后感觉辛溪雨的看法与几年前没什么变化,还是认为教育要“去行政化”,要给私立教育开口子。贫道也认为教育投资主体应该多元化,但是对辛溪雨网友今天说“学校去行政化,发展民营学校,是解决教育不公的必要措施”不敢苟同。  

  

贫道虽然早就离开了教育系统,但家里教书的一大堆,家里领导一直在教育系统。2000年后又一直搞教育方面项目,对教育并不生疏。于是想与大概一直从事教育的辛溪雨网友做一个讨论。  

  

贫道体会,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主要存在于中小学,大学由于有高考,相对弱一些。  

  

中小学教育不公最主要一点是城乡教育条件的差别。农村中小学校不仅设施简陋,与城市最差的学校也无法相比,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与城市是霄壤之别。即使是县级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也差很远。南方好些,北方尤其山区的学校简直不能看。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在四点:  

  

首先,中国公共教育经费自90年代中期后不断萎缩,占GDP比重从5%以上逐年下降到最低2.3%,至今还只是要求2012年达到4%这个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字。国家教育经费增长缓慢,投入不足,就造成教育资源主要靠市场规则来配置(下面分析)。  

  

其次,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是农村教育投资大幅减弱的关键。本来,生产大队是农村小学最主要的投资主体,公社是初中甚至高中的投资主体。集体经济消失后,大量农村中小学数量减少,并导致八十年代初到新世纪初的二十年中,农村小学、初中、尤其高中生在校生数量一直低于1978年,一直到世纪初才恢复到改革前水平。这期间适龄学生数量增加,在校生数量减少,说明很多农村学生并没有接受初等教育。  

  

第三,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体制有问题。中小学教育经费属地方财政支出项目,国家不予投入。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财政收入高,教育投入就高。资料显示河南小学单生经费仅为上海的五分之一。尤其是大多数农业县,90年代取消村级行政提留后并没有补偿措施,村级小学受到严重影响。在免除农民农业税后,一大块县级财政收入减少,教育经费就更加捉襟见肘。这同很多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平衡教育经费的做法有很大差别。  

  

第四,由于国家减少教育投入,中小学教育资源实际是市场配置的。市场化并不是只有民办学校才能做到的,市场化是指资源主要是市场配置的还是政府配置的。可以说,自九十年代后期允许择校费,中学教育资源实际是市场配置的。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校,这就是需求。择校费可以满足这个需求,这就是供给。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中学建设总投资比解放以来累加还多,钱是哪里来的?择校费是最主要来源。贫道原来所上的高中每年择校费收入接近一个亿。从贫道毕业时(1968)的每届2个高中班,到贫道儿子毕业时(1998)的4个高中班,变成2008年的每届42个高中班。市场体制是正反馈机制:择校费越多,学校条件越好,师资力量越强,教学质量越高。而教学质量越高,择校费就越多。于是,这些学校像黑洞一样吸纳教育资源——从金钱到教师。(贫道多次引用2006年一次调查的材料:河南开封县全部560个中学英语教师中只有1个第一学历是英语本科。几年来一百多个较优秀的教师被郑州实验中学和一中挖走。)很多城市非名牌中小学的教师也是这样被挖走的(包括优秀学生)。  

  

国家减少公共教育的财政投入,消灭了一个主要投资主体,财政体制不利于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的投入,使教育不得不走上市场化道路。而市场规则本来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于是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公现象。造成初等教育中很大部分学生的人均教育费用比另一部分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情况在所有新兴市场国家中是最严重的。  

  

这次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是“取消重点班和重点学校”,这完全是玩花样嘛,忽悠人嘛。重点不重点不是教育主管部门封的,而是实际升学率和家长心里的判断。这就像你不给茅台酒评个中国名酒,茅台照样是“重点”。教育部门搞这套是专家,早在2004年初就搞什么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目标是进校门的教辅材料等。当时贫道就说这是瞒天过海:数量最大的乱收费是择校费,每年全国不下数百亿。而制止其他人的教辅材料进中学,无非是自己直属部门来赚这笔钱而已。这次还是这样玩花招。不过看起来大多数人是糊涂蛋,包括很了解中小学的人。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三条就够了:一是取消任何择校费;二是所有中小学所有教师三年(送完毕业班)一次在本地区各校间轮换;三是通过转移支付对全国教育经费进行平衡,并大幅增加财政教育拨款。敢不敢提出这三条,才是教育发展纲要究竟是忽悠人的还是真心做事的。  

  

辛溪雨网友认为民办教育能解决这些问题。怎么可能呢?民办教育第一是赚钱(贫道自己就办过,姐姐现在还在办),你见过私人资本在农村办学的吗?民办学校增加了多样化教育是真的,但民办学校只能扩大学生享有教育资源差异化水平也是必然的。这是市场规则。  

  

最后,提醒辛溪雨网友,检查一下你这段话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  

  

“在物质分配上,一部分人得到的多,很可能侵犯他人利益,造成贫富差距;而在文化上,在精神世界上,一部分人得到的多,决不会是以另一部分人得到的少为代价。而恰恰是一部分人得到教育,会影响一大片人,文化得到迅速传播,是社会发展必然之路。”  

标签:教育   中小学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