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的觉悟最高?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记得上“邓三”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的难题,就是所谓“产权不明确”的问题,说国有资产面临被管理层私分的窘境是因为对于无论是代表国家持有国资的董事长,帮助国家经营国企的经理,还是监督国企运作的国资委大员而言,这些数目不菲的国资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钱,在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下负责的三种权力(跟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颇有相似啊)却负责着一摊跟他们关系不大而又价值巨大的财产,只要他们是理性的,那么把这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巨大蛋糕私分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现在还没有探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出来,这话十分地有道理,通过这些话,我明白了为什么像厉以宁这样的经济学家会提出来“靓女先嫁论”,“冰棍论”“吐痰论”等一些看似稀奇古怪却又有“真知灼见”的各种论断,也让我明白为什么许多国有企业“过把瘾就死”,或者说经营红火却也难逃“并购转轨”的宿命,合着这些受过良好教育,位高权重的董事们、高管们、大员们觉悟都不高,把国企给分了,而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把国有企业“赔本大甩卖”,搞全盘私有化是唯一的出路了,而喊大家下岗也算是“做善事”,正如《疯狂的石头》里那个地产老板秘书所说“早死早超生”。

但是令我十分尊敬的老师忘记了一个问题,或者说可以换一个角度——自下而上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或许会有一个至少能被遏制的解决方案。

宪法第一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论是党章还是宪法都规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而从法理上讲国有企业是工人阶级以国家的名义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以无论如何国有企业的管理都不能离开工人这一环,我党的领导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就曾经称赞鞍钢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为“鞍钢宪法”并向全国推广。

虽然说改革是要打破对过去旧有体制的迷信,但改革也不是说要把过去体制全盘否定。况且这个什么“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上,且不说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好是坏,至少也是严重的“水土不服”。想想看,用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巨额财产,不使人产生私心才是奇怪的事情。

有的人说了,工人阶级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又困难,不是比那些受过良好教育,位高权重的董事们、高管们、大员们觉悟更低吗?但是工人阶级作为直接参与生产的劳动者和一支集体。除了少数工贼之外,大部分人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只有工人阶级最关心属于自己的企业的发展,而且中国的革命史也证明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具有勇于反抗,百折不回的优秀品质。即使工人阶级百分百都堕落了,但要想收买哪怕大部分工人,成本都会很高,做为理性的人,高管们应该知道孰轻孰重,所以说现在拯救国企,拯救劳动人民的共同财产,拯救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重新赋予工人阶级以管理企业的权力,一个工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工人是最团结的,当工人团结起来的时候则正像那首歌所唱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说我是纸上谈兵?没有关系,通化工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我说的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标签:工人阶级   工人   企业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