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华山论剑”思想领域的再次交锋

2025-02-22 文摘 评论 阅读

“华山论剑”是 金庸 先生笔下江湖上顶尖的武林高手相约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比武,看谁的武功天下第一。看了陈奎元的讲话以及茅予轼的相关评论,大有“华山论剑”的味道。中国政治思想的论剑可以追溯到共产党成立以来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过,当然只能是此消彼伏。在新中国前,国、共之间就有“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之争,在共产党内部也有几次理论的论战,“新民主革命”以前的几次论剑可以暂时不谈,现在主要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几次思想论剑,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交锋。

第一次交锋是1950年到1958年,通过几年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稳固,基本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论战的焦点:由资产阶级组成的精英份子要求分权共享解放成果。第二次交锋是1958年到1979年,在经济与政治谁为第一位上进行论战。第三次交锋1980年到1996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与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战。第四次交锋1997年到2008年,首先是江泽民总书记的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的重要讲话和“三讲活动”开始,在政治思想领域平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第五次交锋,2009年至今。在理论界完全否定毛泽东思想路线和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路线的论战。这次论战的发起是《以包容心对待社会中“异质思维”》为开始,一场“同质思维”和“异质思维”的论战。“异质思维”的代表有茅于轼、胡舒立等精英分子,同质思维的代表陈奎元、薄西来等。  

这次交锋比任何一次的风险更大,它是一场思想领域的持久战。表面风平浪静,暗中却风起云涌。“异质思维”为什么说是精英分子,很多人已经功成名就,他们的弟子很多都从政为官,另外中国的党报政刊等各种传媒的笔杆子大多是这些人把守着。他们掌握了话语权。同质思维的只是部分极少的政客,在理论的战场上无法与对物攻城掠地。陈奎元的讲话虽然代表官方,虽然有其一定的分量,但是从媒体上很少有。薄西来在重庆的打黑唱红,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同质思维,但是从全国各省市来看显得有点异类,有很多理论界的名人在质疑他的做法,甚至在媒体上网络上把他的唱红进行彻底的抺黒。打黒除恶的行为甚至有专家质疑他的合法性。看来异质思维的根很深,就是当权者无法把他拨出。这就有了以包容的心态以对待之。上海有几个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准备起诉茅于轼。他们看到了异质思维对中国的危害,这种危害不亚于一次抗日战争。但是他们几个人的起诉我想归根到底是要失败的。因为现行法律的违法行为规定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具体的违法行为是看得到,损害的对象也是特定的,抽象的理论是无法控制的,侵害的对象是民族的国家的而不是某一特定对象。因此他们的诉讼还没有起诉就已经败诉了。这次论剑明显的异质思维占了优势,他们优势会随着外国势力的干涉更显强大。思想犯在法律界是比较忌讳的名词,很多人都嗤之以鼻,想起1000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就是犯下此罪被处死的。是不是所有犯下这个罪的人都不能治罪?今天“同质思维”和“异质思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鹿死手谁还未可得之。  

标签:思维   交锋   论战   思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