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国务院办公桌上的急件:中国大豆产业改革会不会失败

2025-02-21 文摘 评论 阅读

国务院办公桌上的急件:中国大豆产业改革会不会失败

刀锋

2006年7月中上旬,几乎在这同一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接到来自官方、学者和研究院三个不同渠道、机构的三份国情调研报告,三份报告所涉及到的主题只有一个:中国农业的支柱行业,大豆产业已完全被外资垄断。

大豆危急,大豆产业危险,大豆产业链有可能断裂。中国的大豆产业怎么办?大豆产业的开放会不会导致产业的失败?这是最近一周来上至国务院、共和国总理,下至爱国学者、产业农民都关注的事情。

中国的大豆,是中国农业进入改革后最先开放的领域,在开放之前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占世界的80%以上,现在中国每年要进口全球1/3的大豆,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在进口大豆的长期挤压下已大面积萎缩,中国的国有大豆压榨企业目前只有一家未被外资收购,或许在不久的今后中国将退出在自己国土上的大豆产业链环节。

在这三份分别来自国家粮食局粮食科学研究院、北大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真怀、商务部市场运营司三个机构、部门的大豆产业调研报告中,从国家战略安全角度考虑,尽数在大豆产业开放后所面临的种种危险困境,并分别提出了“中国大豆产业重振计划、调控大豆进口规模、制定大豆补贴政策、扶持国有大豆龙头企业、推进大豆创新科技、建立大豆种植基地、优化大豆产业战略发展布局”等十二条政策建议。

国务院已批准有国家发改委牵头,几部委参与的一份发展大豆产业的报告,其中涉及外资并购垄断的内容是:“依据法律,有所管理”。

本月,美国的嘉吉公司在中国江苏南通投资一亿美元兴建的嘉吉粮油(南通)公司开业,而此前的2005年,该公司已完成对广东一家大豆压榨企业的收购,并全面掌控南通的另一家大豆压榨企业,至此美国嘉吉公司已占有中国大豆压榨市场10%份额。这,被看作是国外资本通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运用步步为营逐渐蚕食手段,以实现完全控盘中国大豆发展,垄断大豆产业市场三步曲的第三步。

而在这之前的两步分别为:第一步“伪造旺盛市场,造成实际过剩”。过去几年外资进入中国势头旺盛,在各个战略行业进行投资,一时间市场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姿态。而明眼人则在这纷杂的红火背后看出了危机,相关部门提出警告:我国大豆压榨行业产能已超过需求2.6倍以上,相关企业开工率不足40%,有产生过剩的危险。

第二步则是:利用中国进入世贸总协定的契机,把中国的大豆进口权“套牢”在自己的资本集团手中,凭借国际期货市场,从上游货源到贸易环节都操持控制权,打压中国大豆的生产和发展。

根据国外资本多年来的运作手段,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一、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向中国倾销超过中国需求总量的大豆(假途伐虢、笑里藏刀);二消灭在中国境内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消灭可以干预国外资本影响的中国国有大豆生产链企业(暗渡陈仓、借刀杀人);三让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丧失自主市场的能力,全盘控制中国大豆上、中、下游环节(擒贼擒王、趁火打劫)。

以过去国际资本逐渐控制南美地区的经验看,国外资本通过发放贷款资助修建铁路、道路、港口等交通设施,压制南美的大豆种植区压低销售价格,以抵偿交通设施的贷款。然后将这些几乎无成本的大豆作为倾销品输入中国,压制那些根本没有宏观经济计划概念的中国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再以此低成本大豆投入生产,操控市场价格,打压中国大豆生产加工环节企业。

进入2000年,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连续三年被国际资本控制的大豆贸易商联手“逼仓”,成为中国国内大豆企业与国际资本贸易战中的“滑铁卢”,终于全军覆没滑向全面亏损的深渊,一年中中国大豆生产企业亏损竟达60多亿。

2004年被中国大豆行业称为“对中国来讲是一场噩梦”,经过这次战役,一半以上的中国大豆生产环节企业进入倒闭阶段,而国外资本大量涌入,以并不公平的价格收购、吞并濒临倒闭的中国大豆生产企业(这一段时期大家应该有记忆,当时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们还在向人们鼓吹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种种美梦)。

如同围棋中的高手布局,经过中国最近10年的改革和开放,国外资本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大豆产业最后的围剿,截止到今天,中国仅余一家内资大豆生产环节企业——黑龙江省的九三油脂集团——这家中国最后的民族产业孤儿。他们的孤军奋战是很容易看到结果的,因为中国国内80%的货源已经被控制在国外资本的手中,这家最后的扛旗者也不过是在国外控制资本的鼻息下苟延残喘,能否坚持到最后可能并不会成为悬念,因为已有外资集团抛出收购其49%股份的带刺玫瑰。

站在中国利益角度看,国外资本对中国大豆产业的疯狂进攻,抛开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外,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粮食战略安全。中国人民一日三餐的粮油已经几乎是没有中国自有企业生产的了。

如果放大视野,国外资本在中国工业、农业、经济、金融各个领域都已经捷报频传,外资控股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中国国内参与经济改革的学术和理论界的配合下,中国政府认为是累赘和包袱的大型国有企业,几乎全被国外资本全盘收购,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实质上的优良资产。

展望未来,当中国的国土之上不再有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国还会是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吗?当中国的工业、农业、采矿业、金融业等所有的战略基础行业都被外资控制时,即使所谓的GDP飞涨到100%的“惊人成果”,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国有产业支撑,中国还能是我们自己的中国吗?

当一些中国的学者专家们还在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的时候,中国战略产业结构已经处于被国外资本全盘垄断的边缘。中国的经济搞活开放开到这种程度上算不算成功?中国的大豆产业改革进行到这样一个阶段又算不算失败呢?

标签:中国   大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