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是为有钱及有权的公民服务的
高铁最近一直事故不断,但我要谈论的不是这个问题。身为一个普通公民,经常往来于津沪间,唯一依赖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费火车,我最关注的除了安全,还有票价。关于安全,这两天有许多专业不专业的人士在谈,我不懂,就只能看看。关于票价,则是我擅长的。虽然对于高铁的票价,我无比愤怒,但在这里,我只打算用事实说话。
我是2006年到天津工作的,那时去上海有一趟直达列车Z41/Z42次,Z41次整车都是卧铺,有软卧有硬卧两种,硬卧下铺的票价是301,软卧也不过400多,10小时到达。均为夕发朝至。
没过多久,津沪间又开通了T33/34次天津——上海列车,后来延伸至杭州,有硬座和硬卧,其中硬卧下铺的价格是301。虽然时间较长,大概十四个多小时,但是因为是躺着,也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动车开行前,去上海可以有这两种选择。
2009年8月动车开通,上海虹桥—天津的D342/341次,开行时间9小时,二等票价301,均为夕发朝至。这样的时间和价钱,是我可以接受的。晚上上车,早上到,既节省住宿费用,又不耽误事。虽然要坐一个晚上,但考虑到动车较为舒适的座位,坐也还是可以忍受的。为什么我要说是可以忍受的,因为与此同时,Z41/42直达列车停运了。
聪明的读者都可以看得出,动车的开行,从价值(票价,舒适度,运行时间)上来说并不比原来的直达列车高,价钱一样,运行时间缩短一小时,但却从以前的躺变成了坐。
但在那个时候,我这个津沪间的常客还没什么怨言。因为毕竟还保存了一趟普速客车T33/34。虽然时间较长,反正咱也不是大忙人,四五个小时待在家里和躺在火车上也没什么太大差别。所以这趟车是我经常性的选择。
可是,现在,因为京沪高铁的开通,T34/T33和D341/342均被取消,从天津去上海只能选择高铁。D字开头的8个小时,比原先动车少一小时,但价格是375,比原来增加74元,这也就罢了。更令人气愤的是,运行时间改在了早上7点10分,在天津西站上车。对于居住在市区的人们来说,可以选择出租或者地铁或者公交到达火车站,费用均比较低。可是对于像我这样居住在郊区的乘客来说,要想赶在7点前到达火车站,唯一的办法就是坐出租,费用在120-150元之间。(真不明白,制定时间的人怎么能预先假设所有的乘客都能在早上7点前以便捷低廉的方式赶到火车站呢!!)就这样,我去上海一次的交通费用仅单程就增加了190-220元。D字就开头的尚且如此,就更别说G字开头的列车了。此外,整个白天我都要浪费在交通工具上。等到了目的地,疲惫至极,只好吃吃饭,然后洗洗睡了。除了增加的交通费,我还要搭上一晚的住宿费用。同志们算算吧。对于经常自费往返的人来说,高铁令人无奈。
我基本属于中等收入者,对于这样的票价和时间安排尚有怨言,真的不能想象那些普通收入的人如何承受这些。
最近看新闻,说一些高铁因为供不应求,已经增加了列车车厢数,扩容近一倍,而某些京沪间的航班倒减少了班次。看过之后,只能叹气,坐飞机的人自然可以转移到高铁,相较飞机,又舒适又便宜。可坐火车的人却不能转移去坐飞机。所以我只能得出结论:高铁是为有钱及有权的人服务的。有钱人本身能坐的起高铁,有权人也有办法使他们坐的起。普通的人只能承受工资的隐形下降,因为该办的事是不能不办的,该探的亲访的友也是不能不去探不去访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