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中全会上“多部分发言的同志都提到了毛主席”

2025-02-20 文摘 评论 阅读

三中全会上“多部分发言的同志都提到了毛主席”  

  

  

  

本文为[ 马门列夫 ]《王宏斌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一文的第3~7小节,文题是我后加的。这里,谢谢王宏斌同志,有这么好的“解读”;也谢谢[ 马门列夫 ],给我们写了这么好的文章。  

  

以下,为[ 马门列夫 ]文章的第3~7小节。  

  

3,通过发展社会主义集体化大农业的道路发展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集体化大农业的道路发展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南街村就是走的这样的一条道路。现在的南街村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城市化,集体经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这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不可能实现的。南街村的农民不是涌向城市实现“城市化”,而是凭借农民组织起来的力量把农村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  

  

4,三中全会的两个“好”  

  

“一是感到会风很好。在3天的讨论中,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既讲成绩,也讲问题,不是一味地顺着领导的调子唱赞歌;二是多部分发言的同志都提到了毛主席,对他老人家有很深的感情。”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既讲成绩,也讲问题,不是一味地顺着领导的调子唱赞歌”,好得很!好就好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发扬!“多部分发言的同志都提到了毛主席,对他老人家有很深的感情”,好得很!好就好在怀念毛主席是人心所向!  

  

5,人民拥护党,不是拥护共产党的名字  

  

人民拥护党,不是拥护共产党的名字,牌子,而是在于党的光荣历史,伟大的革命使命,正确的革命路线,没有这些具体内容,就没有光荣,伟大和正确的党。  

  

6,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些事情的处理,都得益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社会主义制度能抗御来自方方面面的自然灾害和困难,我们共产党人要更加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维护火炬传递和抗灾的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社会主义制度”是从毛泽东时代开始的“社会主义制度”,决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30年的“特色社会主义”。把从毛泽东时代开始的“社会主义制度”割裂出去就不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爱国主义只能是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爱国主义,不爱社会主义就必然是卖国主义。维护火炬传递和抗灾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恰恰是离开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发生的一些争论,本质上恰恰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究竟谁优越的争论。维护火炬传递和抗灾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火炬传递和抗灾本身又是照妖镜,照出了一些歪理邪说的原形,如“范跑跑”和“普世价值”“西方神话”之类!  

  

7,经受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考验  

  

结合我们南街村来说,这些年之所以能经受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考验,也是靠了制度的优越,我们一定要坚持公有制体制,把我们的集体经济搞好。  

  

“经受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考验”,考验什么呢?就是考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农村就是考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就是考验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领导的坚定性!就是考验党的马列毛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南街村人民真正经受住了考验!南街村党的组织真正经受住了考验!   

  

标签:社会主义   制度   考验

条留言  

给我留言